周曉紅/江蘇省南京市人民調解員協會


2009年9月,我被國務院授予“第五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在人民大會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并受邀參加了國慶觀禮。十年后的今天,我成為了一名專職人民調解員,在新中國成立70 周年之際,再次收到了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 周年”紀念章。接過紀念章時,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這是對我工作的最大肯定,也是對人民調解員的肯定。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將人民調解工作當成我畢生的事業,加倍努力地為人民群眾化解各類矛盾,讓黨和政府放心,讓人民群眾安心。
回顧走過的20 多年人民調解路,我從一名兼職人民調解員到專職人民調解員,從一名普通的人民調解員到南京市人民調解員協會會長、全國人民調解專家,體會頗深。
剛從事人民調解工作時,我常憑我的老資格、老面孔、老方法去化解糾紛??蓵r間一長,我發現,僅憑老資格化解矛盾,有時會因一言堂、代雙方當事人做主而有失公平,甚至不合法理;僅憑老面孔化解矛盾,當事人不好意思說出真實想法,有時調解結果會背離當事人的真實意愿;僅憑老方法化解矛盾,有時會因自己的主觀想法、經驗之談,忽略每一起糾紛的個性特點,無法做到精準調解。如今,我對調解又有了新的認識。調解是一門學問,它涉及到法學、社會學、心理學、邏輯學、醫學等專業知識,調解是把法律精神貫穿到調解的全過程,把人文關懷落實到具體案件之中?,F在我對《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早已爛熟于心,還認真學習心理學,獲得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能夠靈活運用法學和心理學知識,對癥下藥調解糾紛。
今年9月,葛家五姐弟因房產分割產生糾紛。經了解,老人去世時沒有留下遺囑,生前一直由小兒子贍養。經過協商,姐弟中四人同意每人分得15 萬元,只有老四堅決不同意。三個姐姐一致勸說四妹,四妹仍然不為所動,調解陷入僵局。我得知后便與四妹單聊,她向我哭訴父母重男輕女,從小偏愛弟弟,家里什么好東西都讓弟弟先拿。聽到這里我知道,四妹對父母一直存有心結:年輕時她本可以到父母單位工作,可母親把工作留給了弟弟,后來她便把工作和家庭的事事不順都歸結到父母的不公。
了解到問題的癥結后,我迅速從心理學中尋找辦法。四妹是潛意識創傷性記憶在決定她的行為,我通過“模仿法”和“認知行為療法”,幫助她從憎恨父母的心理陰影中走出來,使她認識到血濃于水的親情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最后她同意姐姐們的分割辦法,一場激烈的家庭矛盾得以化解。
調解員不只是一個職業,還肩負著沉甸甸的責任。去年夏天南京持續高溫,肖大爺因生活費問題和兒子吵架后離家出走,兒子小肖向我求助。我判定肖大爺沒有走遠,果然在一公里外的河邊找到了肖大爺。這時正值晌午,太陽越來越毒,我站在太陽下苦勸了大爺一個多小時,大爺才答應回家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我與小肖進行溝通,他當即答應會按時給父親生活費,好好贍養老人。事后我才發現,我的兩個胳膊已經被曬傷,但心里還是美滋滋的。
作為一名全國人民調解專家,我越來越深地體會到,調解員在維護社會和諧中的責任之重。在調解糾紛中我堅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牢記角色。我們的角色是中立的,調解工作要客觀公正,依法依理。二是牢記使命。我們的使命就是為人民服務,要時刻保持良好的服務意識,以足夠的耐心和充分的熱心為當事人排憂解難。三是牢記宗旨。我們的宗旨是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滿意為目標,當矛盾趨于激化、當事人關系陷入僵局時,調解員不要放棄,要堅定信念,持之以恒,最終將矛盾圓滿化解。
從事調解工作后,我從未換過手機號碼,手機24 小時保持暢通,對群眾有求必應,時刻保持待命狀態。記得2006年3月的一個凌晨,我接到一位求助者的電話。打電話者是位70 歲的老人,她和患有精神病的兒子相依為命,為此想為兒子辦理“低?!?,但社區不同意,如果得不到救助,她就和兒子同歸于盡。
聽到老人的極端想法我一下子睡意全無,立馬理清頭緒,思索如何幫助老人解決生活難題。第二天一大早我趕到老人所在社區,得知是由于老人兒子不肯到醫院就診,沒有醫院開具的診斷證明,辦理低保的手續不齊才導致無法辦理。了解問題根源后,我經過數次協商,說通醫院終于派醫生上門服務。手續齊全后,老人的兒子如愿享受到了政府每月800元的最低生活補助。拿到第一個月補助時,老人激動地跪在我面前說:“感謝政府,感謝黨,感謝人民調解員給了我家第二次生命?!贝丝痰奈野俑薪患?,深深感受到群眾的安居樂業是對人民調解員無私奉獻的最好回饋。作為人民調解員,就應該把群眾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在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架起“連心橋”,把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今年7月,迎國慶維穩工作的緊要關頭,我受理了某房產租賃公寓拖欠1187 戶房主租金的糾紛。接到任務后,我們“白加黑”“五加二”連軸干,在國慶前夕順利化解了糾紛,維護了轄區的和諧穩定。國慶當天,當我在電視機前看到歡慶的禮花在天安門上空綻放時,我仿佛再一次置身觀禮現場,享受著舉國歡騰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