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彤/北京市昌平區司法局流村司法所

老張到調委會申請調解
糾紛背景
老張于2019年3月來到北京市昌平區流村鎮某狗場做門衛,后來由于身體原因于8月底辭職。某日,老張偶然聽朋友說起,法定休假日工作公司應該給3 倍工資。想到自己在狗場工作這段時間,清明節、勞動節和端午節都在上班卻沒有享受三薪待遇,老張心里很不平衡,于是跑去狗場討要三薪。狗場出示當初和老張簽訂的勞動合同,以合同約定“根據乙方崗位的工作特點,乙方執行不定時工作制,甲方以乙方工作業績作為考核乙方工作的標準,不根據工時計算加班工資”為由,拒絕了老張的要求。老張認為,法定休假日是針對全國人民的,自己不應該被排除在外,何況不能同家人團聚過節已經很是心酸了,倘若狗場再拒絕支付三薪,自己著實無法接受。因此,老張來到流村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尋求幫助。
案例剖析
調解員接到申請后,先向老張了解了事情經過及其訴求,接著又到狗場核實情況。經了解,狗場與老張簽訂的確實是不定時工作制勞動合同。
確定糾紛事實后,調解員從側面入手,先對老張隔三差五到狗場鬧事的行為進行了批評,之后表明,老張既是因為身體原因辭職,必然會給家庭生活增加經濟壓力,這種情況下想要三薪卻不能,必然會心里煩悶,希望狗場能夠體諒老張,不要責怪他。同時,調解員表示,老張鬧事的行為必然會給狗場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希望狗場能夠配合調解員盡快解決此事。之后,調解員帶狗場經理一同前去探訪老張,詢問了老張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并針對本糾紛的爭議點進行了講解。
什么是不定時工作制?
不定時工作制是針對因生產特點、工作性質或職責范圍等原因,需要連續上班或難以按時上下班,且無法適用標準工作時間或需要機動作業的職工而采用的一種工作時間制度。
根據原勞動部《關于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的規定,由于老張的工作“無法按標準工作時間衡量”,狗場不能對其實行《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的規定,因而“可以實行不定時工作制或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老張能否主張三薪?
我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三)項規定“ 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薪”。但是,由于老張和狗場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是不定時工作制,根據《關于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第六條第二款,“地方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的審批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制定,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備案”,也就是說老張能否主張三薪,還需要根據北京市政府的相關規定進行判斷。
根據 《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第十七條,“用人單位經批準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度的,不適用本規定第十四條的規定”,而第十四條第(三)項規定的便是“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300%支付加班工資”,因此,狗場無需向老張支付“三薪”。
調解員向老張講明,在法理上,狗場并沒有做錯,從情理上,狗場經理不追究其鬧事的行為,還專門帶慰問品上門看望,表明了解決問題的誠意,希望老張也基于自己的身體狀況,接受狗場的善意。經過一番講解,老張表示自己不會再去狗場鬧事,此事就此翻過,雙方最終握手言和。

調解員到狗場向經理核實情況
案例點評
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情形很常見,對于采用不定時工作制的勞動者,企業是否需要將法定休假日的工作算作加班,還需要參照當地的政策規章。如,根據《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第十七條,該種情況不能算作加班。但是根據《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第十三條,“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批準實行不定時工時制的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由企業安排工作的,按本條第(三)項的規定支付加班工資”,也就是說,在上海,企業是需要支付“三薪”的。
其實,本糾紛在法律上權責很清晰,但老張所糾結的并不是復雜的法律問題,而是以為自己應該享有的權利被“剝奪”,認為自己受到了欺騙。他的這種情緒亟需一個發泄口,在這種情形下,只有打開老張的心結,才能推動后續調解工作順利展開。因此,調解員充分運用以情入手的調解方法,先做通狗場方面的工作,使得狗場方面放低姿態,令老張感受到對方對自己的充分尊重。在此基礎上再結合相關規定進行勸解,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