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宇文/福建省南平市司法局
近年來,福建省南平市司法局著力提升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務水平,為南平市建設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是強謀劃抓推動。南平市司法局把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作為近年重點工作,并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2018年,先后在順昌縣、浦城縣召開全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平臺規范化建設現場推進會,同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和網絡平臺建設。創新設立 “公共法律服務協理員”隊伍,總結推廣順昌縣“四位一體五職能、崗位補貼加獎勵”管理機制,集中統籌公共法律服務協理員、綜治協管員、治保會主任、首席調解員“四大員”力量,明確協理員法律援助、人民調解、法律咨詢、矯正幫教、法律指引等五項職能,給予協理員每人每月100 元崗位補貼,并按服務次數及件數領取報酬,由縣財政給予經費保障。
二是強整合抓建設。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高標準打造實體平臺。立足平臺“法律事務咨詢、矛盾糾紛化解、困難群眾維權、法律服務指引和提供”四大功能定位,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打造成集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詢等職能為一體的“柜臺化、綜合性、一站式”工作平臺,并在武夷山市、順昌縣、浦城縣等地開展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建設試點。
除了整合業務,還從硬件建設上保障司法所工作。對具有獨立業務用房的司法所,采取設置面積不少于20m2的開放式服務接待受理大廳,統一背景墻、公示欄,配備座椅、飲水機、觸摸查詢一體機等服務設備的建設模式,在后廳設置辦公室、接待室、調解室等功能室。對條件不具備的司法所,采取進駐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增設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窗口、規范性標識標牌的建設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成獨立工作站95 個,進駐式工作站43 個。
同時,加強司法所對村級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指導,建立教育培訓、季度核查、年度考評等管理制度。
三是強推廣抓服務。采用“市縣(市、區)一體、統談分簽”的方式,高質量建設網絡平臺。南平市市縣兩級司法局與項目承建方就全市掌上12348 網絡平臺建設簽訂服務合同。南平市司法局投入80 多萬元建立南平市掌上“12348”微信公眾號,各司法所安排專人負責平臺運行管理,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微信群,實現法律服務掌上辦、指尖辦,不斷提升法律服務質效,打通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司法所指導建立村(社區)法律顧問微信群552 個,近萬人關注12348 微信公眾號,全市處理平臺反饋矛盾糾紛239 件、法援案件38 件、法律咨詢317 件。

建陽區司法局開展司法所崗位大練兵考試
一是突出實用。結合“一學三比”練兵比武活動,將練兵活動融入司法行政各項日常業務工作中,堅持在工作中學、在工作中練、在學練中提高。成立由市司法局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崗位練兵領導小組,確定練兵內容和要求,具體量化考評標準。圍繞隊伍建設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方向,開展創新創優競賽提升創新能力,組織“所長說課”比賽、業務知識考試、撰寫調研報告等提升說寫能力,組織司法所制作PPT 工作短片展示新時代司法所新形象。
二是突出實戰。堅持學練結合、全員參與原則,安排市縣兩級分級培訓,有計劃地組織新錄用的機關干部進入機關前到司法所掛職鍛煉,組織司法所工作人員到機關跟班學習,實現司法所人員和新錄用人員業務能力“雙提升”。目前,市縣兩級共開展跟班學習5 批次76 人。組織司法所工作人員到法院觀摩庭審,組織調解員開展模擬調解比賽,現場制作調解文書,開展社區矯正突發性事件應急演練,實際檢驗和提高司法所工作人員工作能力。
三是突出實效。堅持重在基層,建立分管領導掛點督查制度,采取現場考核、隨機抽考、查閱臺賬、聽取匯報等方式,對全市練兵活動落實情況開展調研指導,對各縣(市、區)活動開展情況梳理總結、通報。同時,強化結果運用,將考核結果列入司法行政綜治考評內容,考評結果直接與司法所及個人評先、評優、提任掛鉤,形成鮮明用人導向。
一是強化基層保障。積極踐行省司法廳一線工作法和駐在式調研活動,通過下派機關干部駐司法所,深入基層摸排實情,及時發現司法所建設、經費保障等方面的問題短板,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司法所的工作指導和服務保障,補齊問題短板。目前,南平市已補齊公共法律服務和司法所建設經費短板,在開展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回頭看”中先后投入320 余萬元,各地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水平顯著提升。
按照省司法廳關于司法所工作人員職位準入及管理的有關規定,對外借人員進行“提級審批”。加強與組織部門溝通聯系,向各縣(市、區)組織和編制部門下發關于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人員準入條件的建議函,嚴把司法所工作人員的“入口關”。同時,加大懲戒力度,將司法所工作人員準入和規范管理列入綜治考評,對借調不規范的司法所在綜治考評中予以扣分。近三年,新任命、新招(聘)錄的67 名司法所工作人員均達到職位準入條件。
二是強化考評推動。圍繞當前制約司法所工作的突出問題,積極發揮綜治考評指揮棒作用。堅持每季度對綜治考評項目進展情況向縣(市、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業務科室書面通報一次,每季度對綜治考評中“人、財、物”保障存在的問題向縣級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書面通報一次,每半年對綜治考評重點工作存在的問題向南平市黨政分管領導書面匯報一次。對進展慢的縣(市、區),市司法局實地督查,反復幫助協調,促進工作任務有效落實。
三是強化排查調處。組織司法所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活動,指導人民調解組織將矛盾糾紛吸附在基層、化解在當地。2016年以來,全市成功調處矛盾糾紛63664 件,成功率99.8%。健全完善公調、訴調、訪調對接機制,浦城縣成立全省首個縣級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指導鄉鎮(街道)調委會建立派駐派出所調解室137 個,覆蓋率達100%。積極推進“兩代表一委員”調解工作室建設,大力吸收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參與人民調解工作,建立“兩代表一委員”調解工作室53 個。2018年,市司法局基層科被司法部評為“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