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印發《關于加強公交車行駛安全和橋梁防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深刻吸取重慶萬州“10·28”公交車墜江事件教訓,進一步加強公交車行駛安全和橋梁防護工作。
《意見》要求,進一步加強公交車安全運行保障,健全完善公交車駕駛區域安全防護隔離設施標準,組織對在用公交車駕駛區域安全防護隔離設施進行安裝改造。在重點線路公交車上配備乘務管理人員(安全員),加強安全防范。對駕駛員開展心理和行為干預培訓演練,提高駕駛員安全應對處置突發情況的技能素質。
《意見》強調,提高橋梁安全防護水平,全面排查在用城市、公路橋梁防撞護欄設置情況,加強護欄升級改造支撐技術研究,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進行徹底整改,提高橋梁安全防護能力。強化落實綜合性交通管控措施,對改造難度大且途經重點路段的橋梁,研究科學調整公交線路或采取公交車限速等交通管控措施,并加強對橋梁上車輛運行情況、駕駛行為的監控,確保車輛通行安全。
《意見》要求,強化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健全長江航運應急救助指揮體系,完善水上搜救應急預案體系,建立有關單位定期會商機制,整合區域性救助基地功能,推進長江干線巡航救助一體化。
《意見》指出,要運用多種方式,加強對《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中關于危害公共安全相關條款的宣傳和警示告誡,曝光一批典型案件,引導社會公眾自覺增強安全意識和規則意識。加大違法懲處力度,對以襲擊毆打駕駛員等方式干擾安全駕駛的犯罪行為,明確適用刑法的具體規定,嚴格偵辦查處。同時完善獎勵機制,鼓勵乘客勸導和舉報干擾公交車正常行駛的違法行為,對見義勇為的先進個人要予以大力表彰褒獎和宣傳報道。
(據“中國政府網”)
2018年12月13日,全國城市交通工作暨“公交都市”建設推進會在廣州召開,會上授予北京、天津、廣州等12座城市“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稱號。
據悉,為貫徹落實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按照《交通運輸部關于開展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有關事項的通知》部署和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驗收工作相關安排,交通運輸部受理了北京、天津、大連、蘇州、杭州、寧波、鄭州、武漢、長沙、廣州、深圳、銀川等12座城市提出的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驗收申請。經前期考察調研、實地驗收、社會公示和綜合評議,上述城市已達到公交都市創建預期目標。
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城市交通對城市經濟具有全局性、先導性的影響,要加快建立以規劃先行為核心的城市交通發展格局、以公交都市為標桿的城市交通出行服務系統。此批獲評“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稱號的12座城市要主動對標國際先進,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變城市交通發展方式,著力提升公交服務水平,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對公交都市建設的滿意度和獲得感,為深入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發揮更大的示范引領作用。同時,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認真學習以上城市的創建經驗,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立以公共交通為主體的城市交通體系,更好發揮公共交通對城市發展的引領作用,為建設交通強國、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更大貢獻。
(本刊編輯部根據相關新聞材料整理)
近日,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公交車司乘沖突引發刑事案件分析》專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公交車司乘沖突引發的刑事案件量近年來有上升趨勢。案件被告中,近七成為乘客,約二成為公交司機。糾紛起因多為車費、上下車地點等小事,合計占比近六成。
據介紹,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的公交車司乘沖突刑事案件共計223件。2017年較2016年增長4.8%。90.57%的判決為有期徒刑,超八成被告人刑期在一年至五年。
據了解,《報告》中所稱“公交車司乘沖突刑事案件”,是指案件誘因為公交車司機與乘客在乘車過程中發生沖突而引發的刑事案件,包括但不限于案件發生地點在公交車上。據統計,超五成案件發生在車輛行駛過程中,46.40%的案件有“緊急停車”情形。
《報告》指出,公交車司乘沖突刑事案件中,超半數案件有乘客攻擊司機的行為;更有近三成乘客出現搶奪車輛操縱裝置的情況。面對糾紛,約三成案件的司機選擇了避讓,僅約一成案件有其他乘客出面制止司乘沖突的情形。超七成案件發生在市內道路、路口、大橋、盤山路、高速等危險環境下。超五成案件出現車輛撞擊其它車輛、行人、道旁物體或劇烈搖晃等危險情況,僅20%的案件未造成重大不良后果。在公交車司乘沖突刑事案件中,案件量占比排名前六的罪名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妨害公務罪,交通肇事罪,盜竊罪。
(據《經濟日報》文/李萬祥)
北京公交集團于近日發布消息稱,備受關注的廣渠路快速公交系統工程已經開工,計劃2020年投入使用。該項目是連接中心城區與城市副中心的快速公交走廊,重點建設內容分為線路工程和場站工程。其中,線路工程全線26公里,共設16對站臺,項目沿線集公交專用道、高架快速路、地下隧道等交通設施于一體,將有效縮短乘客通行時間,大幅度提高副中心與中心城區之間的通行效率;同時,對于改善快速公交系統沿線四環到六環段公共交通不完善的現狀具有重大意義。
據悉,北京目前共有665個公交場站,面積達540余公頃,分布在16個區,但主要集中在城六區的范圍內。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通州區的路網格局不斷優化,配合路網的優化,通州區今年還將新建土橋中心站、東小營公交中心站兩處公交場站。
其中,土橋中心站項目是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地區第一個純電動公交場站,日充電能力達到210輛,對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區新能源車輛的推廣發揮重要的引領示范作用。同時,該項目的建設將有效解決通州地區公交停車需求,滿足公交車輛運營、管理、停放和保養功能。
東小營公交中心站作為廣渠路快速公交系統工程的首站,項目占地面積約4公頃,總建筑面積為8.9萬平方米。其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公交立體停車樓、乘客配套服務設施以及社會車輛駐車設施等。中心站建成后,可停放18米公交車138輛、12米公交車36輛,微循環車25輛,小汽車551輛。此外,該站在保障副中心通勤需要的同時,也為承接北三縣部分常規公交線路提供了條件,將助力推進京津冀地面公交城鄉一體化發展。
(據《北京日報》文/孫宏陽)
2018年12月16日,河南省公共交通協會理事長工作會議在鄭州圓滿召開。協會理事長、鄭州公交黨委書記、總經理巴振東以及來自洛陽、新鄉、商丘、安陽、平頂山、駐馬店、南陽、許昌、漯河等地公交企業主要領導出席會議。協會監事會監事長郝輝、焦作公交董事長楊耀輝應邀參會。會議由秘書長李文主持。
會議傳達學習了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2018年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城市客運分會年會以及在2018年全國城市交通工作暨“公交都市”建設推進會上的講話精神;研究確定了協會2019年工作要點;研討交流了成立協會工作委員會相關事宜;分享了全國多地城市公交發展經驗,互相借鑒學習,共同發展提高;對新申請入會的企業單位進行了審議。與會代表還集體觀看了《改革開放40年城市公共交通影響力事件評選展示》宣傳片。
會議指出,協會及各會員單位要以劉小明副部長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認真謀劃、優化完善下一階段發展的整體工作思路和具體舉措。要提高站位、主動作為,切實在推動河南省公交行業發展中當好先行、做好表率;要以國家公交都市創建和省公交優先示范城市創建為契機,進一步提升本地城市公交發展水平,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協會要繼續履行宗旨,充分發揮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加強各會員單位間的交流與合作。
代表們在會上各抒己見,坦誠交流了行業發展經驗,對協會2019年工作以及為會員單位開展相關業務活動營造良好服務平臺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據“河南省公共交通協會微信公眾號”)
2018年12月17日,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高鐵南站至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海石灣火車站公交線路正式開通,標志著青海民和與甘肅紅古兩地正式有了跨省際公交線路。
據了解,紅古區是甘肅省蘭州市的遠郊區,民和縣是青海省的東大門。紅古與民和只有一河之隔,相對于蘭州、西寧兩大省會城市,兩縣區無論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和蘭西經濟區建設上,還是在川海同城化發展上,都有著更直接的區域協作條件。特別是自2007年以來,兩地就川海同城化、川海一體化、交通互聯互通等多個領域加強合作,共謀遠景。
民和、紅古兩地交通運輸部門從2016年開始,就加強交通互聯互通領域合作開展多次溝通協商,達成共識。而民和高鐵南站至海石灣火車站跨省際公交線路的正式開通,是民和、紅古兩地交通領域互聯互通合作的一個成果體現,新開通的省際公交線路共投入新能源純電動車22輛,其中民和恒安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投放12輛,蘭州交通發展建設集團投放10輛,實行3元一票制,全程共設置30個停靠站點。
(據《青海日報》文/羅 君)
近日,南京公交集團與滴滴出行達成合作,首批120條定制公交線路已于2018年12月18日在南京上線運營。市民可通過滴滴出行App輸入出發地和目的地,選擇線路購票體驗,新用戶還可享受一定幅度的乘車優惠。
南京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定制公交是發車集中在早晚高峰兩個時段,為上班族們提供快速直達的通勤班車,可縮短33.5%的通勤時間。市民可以依據自身出行情況,定制屬于自己的“專屬”通勤線路;同時,也可提前在滴滴出行App上預購定制公交的車票,并實時查詢定制公交所在位置。
滴滴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合作是基于“互聯網+交通”的出行理念,助力公交集團產品轉型,提高運力效率,以“通勤班車,快速直達”為定位服務南京全城市民。
雙方還表示,定制公交可使公共交通出行“選擇更多、效率更高、服務更好”,進而提升城市公共出行比例,滿足市民對公交出行多元化的需求。未來,南京公交將聯合滴滴推出更多南京定制公交線路。
(據“騰訊網新聞頻道”)
2018年末,哈爾濱市全面啟動公交電子站牌建設工作,2599塊采用衛星定位等技術、可以實時查看公交運營信息的電子站牌將成為冰城一道獨特的風景。
據哈爾濱市交通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建公交電子站牌采用衛星定位技術、無線聯網接入、地理信息系統技術以及先進的視頻傳輸技術,覆蓋了主城區絕大多數公交站點。根據公交智能調度系統提供的車輛調度排班數據,以及智能車載終端設備實時傳輸的衛星定位到離車站數據,乘客可在電子站牌的大屏幕上實時查看公交車進出站、公交站臺視頻監控等信息。
目前,電子站牌的建設安裝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正在陸續進行設備通電調試、軟件系統性能優化和實時公交數據聯調測試。電子站牌在調試期間可能會出現公交信息推送不準確等情況,乘客出行仍需以電子站牌下方的實體線路導向信息為準。
據了解,電子站牌的分批投用,是以公交線路為單位進行。例如,哈爾濱公交6路共設15站,途經道外、南崗兩區,15個電子站牌均可實時顯示其行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