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楊小燕
2019年起,江門市在全省地級市中率先探索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同時在市、縣、鎮三級人大全面推行,并通過不斷創新,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全鏈條的常態化跟蹤監督體系,推動民生實事真正落地見效、惠及百姓。
民生實事項目,顧名思義,就是要為民辦事,造福百姓。在今年1月江門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人大代表首次以差額票決方式決定2019年江門市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從原來的政府“為民作主”到如今的“由民作主”,不僅政府實施什么民生實事項目由人大代表拍板定,而且項目實施得好不好也是人大代表說了算,這既體現了人大代表更多的民主權力,同時也意味著人大代表將肩負著更大的責任和使命。
根據江門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開展政府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的決定》,在民生實事項目監督和評估環節要充分發揮各級人大常委會(鄉鎮人大主席團)和人大代表的監督作用,通過代表視察及代表小組活動等多種形式,全程監督、合力推進,保證民生實事項目的實效性。民生實事項目票決產生后,常委會便將項目實施工作列入年度監督計劃,制定督辦分工方案,并組建由常委會分管領導牽頭領辦、相關工委具體負責、人大代表共同參與的專項監督小組,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一對一”跟蹤監督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
為進一步增強監督實效,常委會在常規跟蹤的基礎上,聚焦人民群眾需求最迫切的民生項目,開展剛性監督。例如,精準脫貧既是江門2019年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更是江門“十三五”期間的頭等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5月22日,常委會會議在聽取了市政府精準脫貧工作情況報告后進行專題詢問,市農業農村局、扶貧辦到場應詢。隨后,常委會相關工委將詢問內容形成審議意見反饋給市政府加以整改落實,推動政府加大精準脫貧力度。據統計,截至8月份,江門市全面推進扶貧線與低保線“兩線合一”工作已基本完成90%,完善“江門市低收入人口識別指標體系”和“搭建低收入人口信息管理平臺”工作已基本完成70%,項目推進超時進度。
精心“備課”,方能心中有譜。為做好年中聽取審議政府十大民生實事項目進展情況報告作準備,常委會密集開展了一系列民生實事項目監督活動。尤其在7月份全市開展“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期間,各監督小組通過調研、視察、走訪以及約見部門負責人等形式,集中開展民生實事項目監督活動。
在十大項目中,教科文衛工委負責牽頭督辦“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基礎教育服務水平”和“加快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三個項目,任務多、責任重。為在審議時做到“心中有譜”,該工委在5月份針對“加快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項目,組織人大代表到臺山市圖書館、文化館以及開平市長沙街道文體活動中心、赤坎鎮華僑文化展示項目等調研,就調研發現的問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對策建議,并形成調研報告給政府參考,以“實招”推動民生實事項目加快實施。
7月30日,常委會組織召開了“一府兩院”2019年上半年工作情況通報會,市政府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也迎來了“期中考”。代表們在肯定“一府兩院”工作成績的同時,更多地指出了問題和不足,并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不到1小時的通報會,15位代表共提出了40多個問題和建議。例如,關于基礎教育方面,全市教育發展需要進一步擴容提質,擴容可以通過加大投資來解決,提質則需要從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校的管理服務水平入手。關于公共文化方面,江門市的文化作品和活動還不夠豐富,缺少精品,民間團體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此外,代表還就老百姓關心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低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這場“期中考”,既是一次“問政”,是對民生實事項目實施半年來進度的回顧、總結、匯報,更是一次“問診”,是對民生實事項目實施中所遇困難的梳理、剖析、思考。有中肯的“贊”,有犀利的“彈”,更有良策,體現了人大履職的“胸有成竹”,也理清了今后進一步落實好民生實事的方向。

召開“一府兩院”2019年上半年工作情況通報會

監督組視察白水帶體育公園公共廁所
民生實事既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大監督的“例牌菜”。以往民生實事到底要做哪些?投入多少?都是政府說了算。項目符不符合實際?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沒有發言和評判的機會。實施代表票決制后,民生實事項目落實得好不好,得由人大代表來評判。
根據票決民生項目的決定,全市各級人大常委會(鄉鎮人大主席團)年終還將聽取和審議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報告,并對實施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為推動全市565個民生實事票決項目按時限、高質量完成,也為做好年底滿意度測評的準備工作,9月份,江門市再次創新,上下聯動,三級人大同步開展“民生實事監督周”活動,全面摸清全市民生實事項目推進的真實情況,推動重點、難點問題的攻克。
監督周期間,常委會主任會議成員分率監督小組,深入基層和市直部門,通過座談問政、現場調研、查閱臺賬、入戶走訪和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民生實事票決項目進展情況(包括資金安排、項目推進、存在問題)和下一步工作計劃,聽取群眾意見。監督周活動結束后,各監督組充分結合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及群眾的意見建議,總結分析民生實事監督情況,形成報告。在常委會主任會議專題研究后,形成書面報告和意見建議,反饋給市政府進一步落實,同時報告給市委。
江門市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只是全市三級人大565件民生實事票決項目的一小部分。民生無小事,監督周活動必須上下聯動、形成合力,才能增強監督實效。就在常委會如火如荼開展監督周活動之際,各市、區和各鎮、街人大也紛紛結合自身實際,創新活動方式,同頻開展“民生實事監督周”活動。蓬江區人大常委會通過開展“民生無小事,代表來議事”主題實踐活動,創新監督載體,組織人大代表與相關職能部門共商議事,推動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據統計,監督周活動期間,該區共有210人次的市、區、鎮三級人大代表參加,開展督導11場次,開展主題活動4場,提出建議意見49條,推動解決問題24個,有效推動了民生實事項目的落實。臺山市人大常委會在“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期間,組織了10個監督小組重點跟蹤10件民生實事項目,62名江門市人大代表、83名臺山市人大代表參加了監督周活動,推動民生實事真正辦到群眾心坎上。新會區人大常委會整合社會資源,開展“代表委員+百名青年”助力十大民生實事項目調研活動,由一名人大代表、一名政協委員和10名青年學生組成調研小組,共組織10個小組圍繞民生實事項目開展調研,取得“1+1>2”的效果……
目前,常委會已研究制定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的績效評估和滿意度測評方案,通過了《關于市政府2019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的滿意度測評辦法》,將在12月底常委會會議上對市政府2019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開展滿意度測評。根據方案,各監督小組正在組建評估小組對十個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績效評估并形成評估報告,常委會也正在起草相關初審意見,一并為常委會組成人員在測評時提供參考。屆時,常委會組成人員在聽取審議市政府關于2019年十件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報告的基礎上,結合對項目的跟蹤督辦情況和各監督組評估報告及常委會初審意見,對項目完成情況測評打分。測評結果將報市委,并印發市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全體與會代表。縣、鎮兩級人大也參考市一級的做法,同步開展滿意度測評工作。
“年初問計劃、年中問進度、年末問結果”,從票決項目到貼身追蹤,江門市三級人大票決民生實事項目實現了全鏈條動態監督。同時,全市三級人大堅持上下聯動,充分發揮人大主導作用,廣泛征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科學提出明年的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確保民生實事票決工作實現跨年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