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亞 宋琨 孔曉霜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研發總院,長春市,130011)
主題詞:智能網聯汽車 標準體系 概述
1.1.1 智能網聯汽車定義
智能網聯汽車是指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X(人、車、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具備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功能,可實現“安全、高效、舒適、節能”行駛,并最終可實現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1]。
1.1.2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目標
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目標包括:個體目標[指具備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功能]+群體目標[使車輛與外部節點間實現信息共享與控制協同]+最終目標[以實現零傷亡、零擁堵,達到安全、高效、舒適、節能行駛]。
我國針對智能網聯車通用規范、核心技術與關鍵產品應用,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指導車聯網產業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加快構建包括整車及關鍵系統部件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在內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充分發揮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在車聯網產業關鍵技術、核心產品和功能應用的基礎支撐和引領作用,并逐步形成統一、協調的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架構[1]。
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已上升到我國國家戰略層面[2][3],由工信部、國家標準委于2017年12月正式發布,給出兩個時間節點的建設目標:
2020年,初步建立能夠支撐駕駛輔助及低級別自動駕駛的標準體系,制定至少30項標準,涵蓋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人機界面等通用技術,以及信息感知與交互、決策預警、輔助控制等核心功能相關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促進智能化產品的全面普及與網聯化技術的逐步應用[1]。
2025年,形成能夠支撐高級別自動駕駛的標準體系,制定至少100項標準,涵蓋智能化自動控制、網聯化協同決策技術,以及典型場景下自動駕駛功能與性能相關的技術要求和評價方法,促進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化+網聯化”融合發展,以及技術和產品的全面推廣普及[1]。
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框架[1]
劃分為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自動駕駛、信息安全、網聯四個領域。
ADAS標準項目及目前狀態見表1。

表1 ADAS標準項目及狀態
信息安全標準項目及目前狀態見表2。

表2 信息安全標準項目及狀態
自動駕駛標準項目及目前狀態見表3。

表3 自動駕駛標準項目及狀態
網聯標準項目及目前狀態見表4。

表4 網聯標準項目及狀態
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由中國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組織主要汽車企業、供應商等牽頭制定。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國內最早進行智能駕駛研究并將其應用到量產化產品,直接參與國家ADAS、信息安全、自動駕駛、網聯標準工作組制標工作,牽頭制定了智能泊車輔助系統等5項國家標準。
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已處于國際領先地位,2019年2月1日,中國當選UNECE聯合國自動駕駛車輛工作組(GRVA)副主席[4]。
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尚需進一步完善,亟待開展其相關設施及環境標準需求研究,包括通信需求、車道路設施需求、自動駕駛地圖及標準需求等,以便加快推進功能要求、測試方法、信息安全等相關標準法規的制定與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