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四川農業大學 張安莉

夜晚,漫步在樹影婆娑的路上,秋風加重了一絲寒涼,除了呼嘯而過的車輛,和匍匐在腳邊的落葉無感之外,過往行人皆感受著這深淺的秋意。燈火明滅的大街,濕漉漉的,有雨水的味道,雨水里,有十月故鄉的味道。
月坐落于樹梢,周遭星子閃爍,清冽的白月光如水般浸染著闌珊的夜色。風是冷的,光是冷的,周圍的草木分明是燦爛的顏色,卻如水一般清涼。想起去年這個時候,故鄉的老樹正是掛果的時候。在秋日晴空下,憑靠的老屋就像是一張宣紙,旁的果樹都入了畫,田埂堆的雜草里開出幾朵艷麗的小花,雖與隨處的秋景有些不合時宜的色調,但有幾片新綠的調和,秋涼也會變得淡一些。記掛尤深的是高中校園里那棵隨著季節變換著裝的銀杏樹,夏日里青翠欲滴,入秋后,綠色的葉子慢慢變黃,待秋更深一點,黃色的葉子隨風片片凋落,像一只只飄飛在秋日里的黃蝴蝶,我見猶憐,卻不勝清歡。
鄉村曲折的小路零落地夾雜在山林中并不起眼,田野里水稻秋收已經結束,被鄉親們翻了地,種上了青菜蘿卜,到處是一片綠油油的景象。這塊土地上躬耕的農人們,每天忙著一些瑣碎雜事,砍柴打水,洗菜喂雞,順帶做著一些簡單的吃食。他們沒有詩歌或者情緒的渲染,沒有發達的網絡將他們的日常巨細無遺地傳播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他們樸實真切,他們勤勞無畏,雖說是看天吃飯,倒也踏踏實實。
故鄉的晴日里,大朵壯美的云如水波般漣漪開來,展露出由淺及深的澄靜天空,開辟出獨屬于秋的疏散感。我喜歡故鄉如此清寧的秋日,穿著一身清涼,扎著簡單的馬尾,漫步在十月的日光里,踩著光陰的腳步,一寸寸從樹蔭繁茂的盛夏走進千山落木的秋日。斑駁的碎影,林林總總,偶爾從樹林里傳來幾聲呢喃,那是戀秋的鳥兒在軟語,恍惚間,喬木葉下,好像早已沒有了秋蟬的蹤影,那聒噪的聲音似是幻覺般寂寂無聲。山重水復,葉葉蕭涼,炙熱如荼的陽光突然被迎面而來的山風稀薄,慵懶地傾灑在微微泛紅的臉上,身上的汗水被涼爽的秋風拭去。
故鄉下雨的時候,嵐氣籠罩群山,順著雨滴降落在大地上,把手按上去,能沁出一種踏實穩當的溫柔。山峰上生長的深色的松,在雨霧中若隱若現,向遠方伸展。一路風塵被一場秋雨洗盡后,雨水積在凹陷的地方,倒映著青空,樹葉上閃著淚滴,蜻蜓若有似無地一點,落在大地上,像是寂靜的花凋的聲響。
十月,路途遙遠,故鄉的樣子,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