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余潞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北京舉行的流感疫苗選株會議,臺灣當局因為晚收到邀請函來不及派人參加,將此歸咎于所謂“大陸打壓”。對此有輿論直言,蔡英文當局應該反思一下,兩岸關系冰凍、臺灣國際空間狹小的真正根源在哪里?
2014年以來首度缺席
據臺灣《聯合報》4日報道,世衛組織2月21日在北京舉行流感疫苗選株會議,但臺當局表示,直到當天凌晨1時許才收到邀請函,來不及派人參加。這是臺灣自2014年受邀參與該會議以來首度缺席。
此事成為4日“立法院”質詢的焦點。民進黨“立委”陳曼麗稱,北京跟臺北距離不算遠,為什么沒辦法趕快張羅一張機票去北京?對此,臺“外交部長”吳釗燮聲稱“這是原則問題”,“如果事事都要經過北京同意,我們沒辦法接受”,“會被覺得我們接受中國或世界衛生組織矮化我們的做法”。他還稱,此事是因“來自大陸的壓力”,而世衛組織的成立宗旨是要全人類都能夠獲得最高標準衛生醫療,臺灣人民卻被排除在外,WHO也有檢討的必要。臺“衛生福利部”表示遺憾,“外交部”也“表達嚴正不滿”。
不影響島內防疫
臺灣《自由時報》4日介紹稱,世衛流感疫苗選株會議每年在南北半球各舉行一次,主要是說明選株的考慮與結果,作為下一個季節性流感疫苗產制與防疫參考。臺《中國時報》稱,臺灣2014年開始受邀出席會議,當年也是在北京開會,臺灣推派的代表有一人因故無法出席,最后只有一人出席。之后幾年的選株會議,臺灣都曾遇上“技術問題”,總是在開會前一天才收到邀請函,但還好開會地點在歐美,臺灣能提前打探消息,派人前往等候通知,然而今年因兩岸關系而無法提前作業。
《聯合報》4日特別注意到,“外交部”與“衛福部”的說法并不一致。“外交部”稱,得知“衛福部”有意派人參加會議后,立刻請駐日內瓦辦事處向WHO秘書處提出申請,但WHO仍依據2005年與大陸簽署的秘密備忘錄,將臺方申請轉知大陸,且遲至會議當天才通知臺灣同意派人,導致臺專家準備時間不足無法成行。“疾管署”官員則稱,“疾管署”去年12月就決定派病毒實驗組成員與會,并提名單給“外交部”,但遲遲未收到“外交部”通知出發與會的消息。
相關官員還透露,此會議并非世衛組織的高階會議,因此與會者都是流感防疫專家,而不是政府高層衛生官員。“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稱,雖然缺席會議,但可通過世衛網絡公布的信息或從參加會議的專家那里取得相關資料,不至于影響島內防疫。
指責大陸“謀奪邦交國”
除了將無法與會歸咎大陸外,臺當局還渲染大陸“謀奪邦交國”。據臺灣聯合新聞網4日報道,“立法院”當天邀吳釗燮列席報告并備詢。他在送交的書面報告中稱,當前國際局勢面臨劇烈變化,大陸“借機加強謀奪我邦交國的可能性”,包括對臺“邦交國”持續影響、反對臺與其他國家提升關系、阻撓臺灣爭取加入或參與國際組織、擴大推動其一中原則國際標準化等,并以“假信息”進行干擾,“企圖削弱臺灣的主權,矮化我國家的地位,限縮我國際生存的空間”。吳釗燮稱,臺灣會持續加強與美國、日本、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理念相近地區的密切合作,同時全力維系現有17個“邦交關系”,“目前各邦交關系都相對穩定”。《中國時報》分析稱,民進黨2016年5月執政以來已失去5個“邦交國”,“外交部的警告,有打預防針的味道”。
臺灣學者陳育霖在接受香港《大公報》采訪時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且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持這個立場。蔡英文執政以來,由于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并且在“臺獨”路線上一條道走到黑,嚴重破壞兩岸關系,有這樣的局面顯然是自食其果。陳育霖說,馬英九時期由于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系有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通過兩岸協商做出特殊安排,臺灣得以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現在兩岸官方停擺,關系冰封,臺灣地區參會前提和基礎不復存在,當然這種特殊安排也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