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近段時間,民進黨當局一直在宣揚旅游“暖冬補助”“擴大暖冬補助”對臺灣旅游業復蘇“有極大功效”,因此他們在春天來臨之際,強調將要再推“春游補助”。然而不少島內旅游業者反映,所謂的旅游補助實際實施起來盡是亂象,補助不到位,甚至讓不少商家出現虧損。有人表示,“不想再陪政府玩了”。
“暖冬補助”方案全名為“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游”,于去年11月至年底實施。在這段時間內,臺灣民眾于周六日出游宜蘭、花蓮、臺東、高雄、屏東等地時,由當局補助每次住宿費、交通費各1000元(新臺幣,下同),60歲以上老人可提高補助至1500元。此補助方案剛出臺時收到不少好評,因此當局繼續加碼,實施今年1月開始的“擴大暖冬游方案”。臺當局號稱在此補助中投入21億元,帶來115億元效益,旅館的住宿提高2到3成。今年4月開始,“春游補助”又將實施,除臺“交通部”稱將不分年齡為每人提供500元住宿補助,各縣市政府議會還可能提供額外加碼,讓民眾在“春游補助”中最高可領取1000元。
然而在這些旅游補助實施以來,島內檢討聲浪不斷,不僅業者抱怨補助款項拖欠太久,還有出現補助亂象,不該補的地方亂補,擾亂旅游市場。據聯合新聞網3日報道,“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蕭博仁擔憂,一整年都在補助,會不會“以后旅客都等拿到補助后才出去玩”。耐斯王子飯店總經理曾慶攢也提到,一旦民眾習慣補助,原本3000多元的價格,現在只要付1000多就可以住到五星級飯店,久而久之,民眾會不會不再舍得花3000元去住好飯店?
臺灣“東森新聞云”4日稱,因“春游補助”為入住星級飯店的客人提供額外補助,令一些得不到補助的中小旅店和民宿管理者大大不滿,“我們干脆都關門好了”。一些業內人士表示,3月至5月本來就是旅游旺季,補助等于是從旅館等服務行業方面扣錢,接的客人越多,扣得越多。還有業者質問當局,是不是因為到了選舉年,才一直補助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