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元芬 陳建國



“我不能放棄我的信仰,一個人必須準備為自己的信仰犧牲生命!將來從事自由勞動的女人將成為自由藝術和美好生活的女人,根據無產階級的全部歷史存在,她不論在感受上或思維上都是樂觀的。經濟生活中的推動力量使
她滿懷希望,歡欣鼓舞地迎接一個新時代的到來,解放時刻的到來,她的精神生活信心百倍地談論著這一切。”說這話的人叫克拉拉·蔡特金,一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她畢生都在倡導婦女權利,被稱為“國際婦女運動之母”,三八婦女節的創設也因她而起。
中年喪夫
1857年7月5日,蔡特金出生在德國維德勞村,原名叫克拉拉·約瑟芬·艾斯納。她的父親是一名小學老師,母親受過良好教育。蔡特金的母親深受婦女權利運動影響,同19世紀德國婦女權利活動家路易絲·奧托-彼得斯保持著密切聯系,她很喜歡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的作品。母親對童年的蔡特金影響很大。在她15歲那年,全家搬到萊比錫。不久,蔡特金進入萊比錫馮·斯泰貝爾女子師范學校求學,她開始接觸革命思想。1878年,德國議會通過《社會黨人法》,禁止德國境內所有社會主義者活動。在白色恐怖籠罩下,蔡特金不顧危險加入馬克思主義政黨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立志要用馬克思主義促進婦女解放。
由于德國政府日益迫害左派人士,蔡特金先流亡瑞士蘇黎世,然后又到了巴黎。為了喚醒民眾,她在巴黎學習如何當記者和翻譯。有一次,在悼念巴黎公社活動中,她被警察的馬刀砍倒昏了過去。身體的創傷并沒有磨滅蔡特金的意志,1886年,她發表講話稱,只有同無產階級聯合,婦女解放運動才能取得勝利,后來她的講話被印成小冊子發行。
在巴黎期間,她同俄國革命家奧西普·蔡特金結婚,從此更名克拉拉·蔡特金。她和丈夫生了兩個孩子。1889年初,她的丈夫病重,不久就撒手人寰。在這段最艱難的歲月里,蔡特金仍然積極奔走創建工人運動世界組織第二國際。1889年7月19日,在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蔡特金發表了一場著名演說,她在演說中提出,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婦女和工人才能完全擁有應有的權利。1890年,有著“鐵血宰相”之稱的俾斯麥下臺,《社會黨人法》取消,社會主義工人黨改名為社會民主黨(簡稱社民黨)。這一年秋季,蔡特金帶著兩個孩子返回德國,定居在斯圖加特。不久,社民黨任命她為黨內女性期刊《平等報》主編,她以筆為武器,在德國掀起了婦女解放浪潮。蔡特金堅信,社會主義是唯一真正能滿足工人階級婦女需要的運動。她開始構思一個世界上所有女性都能慶祝的節日……
設立節日
1910年8月26日-27日,第二國際社會主義婦女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來自17個國家的100名女性代表 參加了這場大會,她們代表了工會、社會主義政黨和職業婦女俱樂部等,其中包括德國社民黨女性組織領導人蔡特金。大會討論了許多問題,例如教育、公共衛生和俄國沙皇企圖侵蝕芬蘭主權,但焦點議題還是女性權利。如何才能進一步推進女性權利?蔡特金在會上提出了一個構思多年的計劃,她建議每年都抽出同一天時間定為國際婦女節,讓婦女慶祝自己的節日,她希望這個節日能推動全球按照社會主義原則對待婦女選舉權問題以及整個婦女問題。
與會代表一致贊成蔡特金的提議,
蔡特金起草了一份決議案,國際婦女節由此確定下來,但具體日期未定。1911年3月19日,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首次慶祝國際婦女節,超過100萬婦女和男子參加了國際婦女節集會運動,爭取女性在工作、投票、接受培訓和擔任公職方面的權利以及要求結束對女性的歧視。
蔡特金提出的國際婦女節甚至改變了20世紀世界歷史。1917年3月8日(俄歷2月23日)國際婦女節,在俄國首都彼得格勒,饑餓的紡織女工發起大罷工,響徹全城,這標志著俄國二月革命和接下來十月革命的開始。婦女們高喊“要面包、要和平”的口號,要求沙皇政府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結束食物短缺、結束沙皇暴政。俄國革命家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茨基寫道:“2月23日(公歷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預計會舉行會議和活動。但我們沒有想到婦女節會打響革命,一大早,紡織女工離開工廠,她們派代表請求支持罷工……這引發了大規模罷工,所有人都走上街頭。”7天后,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
險遭暗殺
一戰期間,蔡特金強烈反對社民黨中央支持戰爭的做法,她和其他反戰人士一道組建了國際社會主義婦女反戰大會,為此她多次遭到德國政府逮捕。一戰結束后,她參與組建了德國共產黨。1921年6月,蔡特金主持了在莫斯科召開的第二國際共產主義婦女大會,會上正式確定國際婦女節為3月8日。
隨著納粹在德國抬頭,蔡特金又投入到了反納粹戰場,她四處發表演說反對納粹及其頭目希特勒,從而被納粹分子視為眼中釘。1932年8月,蔡特金作為德國國會中年齡最大的議員從莫斯科趕回柏林主持新一屆國會開幕式,納粹威脅說,如果她敢主持國會開幕式就殺死她。盡管如此,她還是不顧死亡威脅走上國會主席臺,發表長達40分鐘的演說抨擊希特勒和納粹。
“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是組成全體工人統一戰線,以便抗衡法西斯主義”。蔡特金的演說令希特勒暴跳如雷,一度要暗殺她。1933年1月底,納粹在德國上臺,納粹把她列入“死亡名單”中,這一次,她再度流亡國外。1933年6月,蔡特金在莫斯科去世。她被安葬在克里姆林宮紅場墓園,她的墓碑上沒有照片,也沒有墓志銘。▲
環球時報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