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民,宋蘇林,李繼政
(1.濟南市水文局,山東 濟南 250014;2.山東大學土建與水利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隨著濟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不透水面積增大,暴雨洪澇災害已經成為了潛在的威脅,國內暴雨洪水事件頻繁發生,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如何采用現代化手段進行城市防洪預警、預報,能夠在洪水來臨之前做好防洪搶險工作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濟南市位于中緯度地帶,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受西伯利亞干冷氣團的影響,降水稀少;夏季受到熱帶和亞熱帶氣團控制,降水集中。濟南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84.0 mm,多年平均陸面蒸發量550 mm,降水空間分布不均,總的分布趨勢是由東南向西北遞減[1]。因受季風的影響,不同季節之間的降水量分布極不均勻,汛期降水集中,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為548.2 mm,汛期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86.2%,而且易出現汛期降水集中于1~2場高強度降雨過程中的情況。短時間高強度的降水,會導致雨水在地勢較低處快速形成積水或徑流,若在短時間內無法將積水或徑流排出,則會在地勢低洼處形成洪澇災害。
濟南市南側依靠丘陵山區地帶,北側有黃河過境,依次劃分地形為:南部低山丘陵帶,約占全市面積的40%;中部山前平原帶,約占全市面積的20%;北部臨黃沖積平原帶,約占全市面積的40%。濟南全區為平緩的單斜構造,南北高差約470 m[2]。這種南高北低的特殊地勢,容易導致水流由南部地勢高區域向北部平原地帶匯集,北部為濟南市主要城區,人口密度大,且城區大部分地勢平緩,以大明湖為中心周邊多是低洼地,容易形成積水,導致洪澇災害。
濟南城區的排洪河道有興濟河、全福河、廣場東溝,廣場西溝等10余條河流,這些河流全都發源于南部丘陵地區,且大多數是季節性山洪河流,在河流上游部分,河道比降大,下泄洪水迅速,一旦遇到大規模降水情況,從南部地勢高區域下來的雨水會迅速通過各河流匯流成河,匯入全市唯一的泄洪干道小清河,小清河干流位于濟南市北部,河流走向由西南向東北,承擔了濟南市的全部泄洪任務。
小清河的防洪標準僅為5~10年一遇,并且因為主干道多處在市區,河道的比降較小,排洪能力較低,部分河道還存在被其他工程侵占、覆蓋、甚至堵塞的情況,更削減了小清河的行洪排澇能力[3]。洪水無法及時下泄,沿河道溢出的洪水會在城區低洼處形成積水;另外,濟南市的排水管網系統相對落后且排水功能不夠完善,積水無法及時外排,可能會加重城區的洪澇災害。
濟南市是山東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近年來發展迅速,隨著濟南城市規模不斷擴張,城市中越來越多的建筑用地、公共用地、道路被先后開發建設,城市中硬性不透水地面所占的比例不斷增大,城市中植被覆蓋程度低,公共綠地偏少,分布也不均勻。濟南市的下墊面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地面硬化影響了水文循環過程,主要體現在硬化路面大大降低了原有地面的蓄流存水能力,天然降水因缺少植被攔截蒸發和土壤表面的水流入滲填洼,雨水下滲損失量顯著減少,城市滯洪能力大大降低。城市的徑流系數明顯增加,導致洪水匯聚時間縮短,短時強降雨能夠在城區坡地地形處形成小規模洪水,匯入主河道后河道徑流量顯著變大,積水從地勢高處向低處積聚,容易形成洪澇災害。
元胞自動機是定義在一個具有離散、有限狀態的元胞組成的元胞空間上,并按照一定演化規則,在離散的時間上演化的動力學系統。元胞自動機由元胞、元胞空間、鄰域、元胞演化規則和元胞狀態組成,每個元胞的狀態受其相鄰元胞狀態的影響,通過演化規則決定下一刻元胞狀態。

式中:A為一個元胞自動機系統;Ld為元胞空間,d為空間維數;S為有限的、離散的元胞狀態集合;N為鄰域內所有元胞的組合(包括中心元胞);f為狀態轉移矩陣。
本元胞自動機模型采用二維Moore型鄰域關系,即一個元胞的上、下、左、右、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相鄰8個元胞為該元胞的鄰域。
元胞自動機作為一種抽象的建模方法,通過簡單的基元和規則模擬復雜系統的運作。運用元胞自動機方法分析系統的運作主要流程為:研究問題的分析→確定元胞自動機適用性→系統性質的分析研究→確定系統自組織性、維數以及靜動態特性→明確系統初始狀態和演變規則→系統結構的規劃設計→計算模擬→反饋分析。
本模型以濟南主城區為研究區域,以濟南市某暴雨洪水為模型進行驗證,結果如圖1所示。
選取5個典型站點,對比模型預測結果,對比結果如表1所示。

圖1 洪水淹沒圖

表1 實測水位與模擬水位對比 cm
由表1知,在選取的5個站點中,實測值與模擬值相差不大,且均方根誤差為8 cm,模擬效果較好。根據洪水淹沒圖可以看出,降雨形成的地表徑流最終會在地表低洼處匯集形成積水,且在有排水管網的地方積水隨著匯流的進行,淹沒深度變小,與實際情況相符合。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濟南市修建了大批的水利工程,基本上改變了歷史上大雨大災,無雨旱災的局面,在控制洪水、調節徑流、抗旱減災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但濟南市目前的防洪安全體系仍然存在防洪設施不完善、河道防洪能力低等突出問題。本文基于元胞自動機理論,構建模型模擬了濟南市某場洪水的淹沒情況,結果較為精確,可為濟南市洪水預警及防洪排澇體系建設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