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SeekingAlpha網站3月7日文章,原題:盡管增長減速,中國仍是至關重要的全球增長引擎盡管與美國發生貿易戰,但中國仍將堅持政府的既定政策。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已為2019年經濟政策定下基調。中國設定了靈活的增長目標。
近來,中國經濟冷卻趨勢已有所緩解。如今,隨著供給側改革范圍擴展到金融等行業,中國監管部門正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加強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并提高金融資源效率。洶涌流入的資金顯示看好中國股市的情緒正返回。此外,全球最大指數公司MSCI將把中國股市在其全球基準指數中的權重增至以前的4倍,這或將令中國吸引800億美元的外國資金。與此同時,上海證交所將推出類似納斯達克的科創板,這無異于中國創新科技企業的金融孵化器。
盡管減速,但中國經濟規模僅10年就增至當初的3倍。隨著中國對世界GDP增長的貢獻率仍將超過30%,全球經濟前景依然有賴中國支撐。
中國領導人對更包容性全球化的承諾仍堅定有力。無論珠三角大灣區的世界級生產力,還是助推21世紀全球化的“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廣泛國際合作,都彰顯中國的(強大)創新(能力)。(作者丹·斯坦恩伯克,崔曉冬譯)
香港《大公報》3月7日文章:原題:中國營商環境再升級全球“創投熱土”更具引力中國政府在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列為政府十大任務之一。在國際貿易關系復雜多變、中國轉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這不僅有利于提升中國經濟活力與競爭力,對全球投資者也是巨大利好。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采取一系列減稅降費、簡政放權、優化服務等改革舉措,營商環境有了顯著改善。世行去年的《營商環境報告》將中國的全球排名由78位提至46位,認為中國相關改革“令人驚嘆地快速且有效”。
今年中國仍將采取一系列新舉措持續升級營商環境,以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公正市場環境。無疑,這些措施會令外界更深感受中國政府開放市場和完善營商環境的強烈意愿。在去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整體下降背景下,中國吸引外資卻逆勢上揚,再創歷史新高。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之所以繼續成為全球創業投資熱土,不僅是因為擁有近14億人口這一巨大市場“硬件”,也因為有營商環境持續升級這一發展“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