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爽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課程教育的深入改革,我國的高中教育正逐步轉變為以學生“自我管理”為核心的教育模式。但目前我們高中生普遍存在自控、自理能力差的現象。培養自控能力是提高高中生處事能力,完善自我的重要一環,應該受到家長以及老師的重視。
高中階段是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此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重,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現階段的高中生主要是00后的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父母關愛有加,進而增長了依賴性,導致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現象的出現。在朱旭麗碩士論文中顯示,認為有必要加強高中生自我管理的老師、家長的比例分別為96.2%、80.6%,由此可見,提升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是老師、家長們的共同心聲。
一、高中生自我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正確指導
現階段的高中生自我管理缺少正確的引導。首先,當前的部分高中生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可以解決一些基本的問題,但他們在面對一些具有選擇性的事情面前,往往會不知所措。其次,部分高中教師對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還不夠,認為自我管理會隨著學生的發展而發展;部分高中教師缺少系統的理論學習,不能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指導,導致高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對薄弱。
(二)不恰當的家庭教育
現在大部分高中生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其教育的方法存在一定的不妥之處。部分家長在學生年紀較小時,沒有做好榜樣,或是沒有給孩子自我獨立的空間,甚至讓學生養成了“作業要督促,任務要人陪”的習慣,以致學生在自我管理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
(三)自控能力差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普及,現階段高中生獲取信息的渠道逐漸增多、面臨的誘惑也不斷增大,雖然他們自身的知識量越來越復雜、思維能力也越來越活躍,但他們與社會接觸的程度相對較淺,對于一些是非事情的判斷能力也相對較差,再加上高中生的年齡較小,抵抗外界新鮮事物的能力相對較弱,導致自控能力不足。四川滬州高中的一份調查顯示,對學期沒有規劃的同學比例為22.43%。由此可見,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四)缺少自主學習環境
在高中生階段,學生課程緊、作業多,老師的任務主要是傳授學生知識、學生的任務主要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學習。高中課堂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缺少創新性,因此學生課上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的思考,學生在課后思考的同時,自主管理和自我學習的時間便被占用,再加上學生只想自己的思考結果得到老師的肯定,種種原因導致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環境氛圍,從而影響了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五)拖延現象嚴重
拖延癥已經成為普遍存在于高中生群體的問題,浙江大學附屬中學周琦在調查案中發現,影響高中生拖延癥的主要原因是環境因素、其次是性格因素、再之是任務相關因素、最后是能力因素。對于環境因素,高中生們認為沒有足夠的自由支配時間,導致拖延情況的發生;對于性格因素,主要是由決策恐懼帶來的拖延。但引起高中生拖延情況發生的往往不是個人的能力造成的。由此可見,高中生的學習環境很容易影響拖延現象的發生。
二、提高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對策
(一)利用信息技術,營造自主學習環境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設備在各個高中校園已得到了相應的普及。自主的學習環境,更能將高中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以成都七中為例,此校去年30多人被伯克利等國外名校錄取,70多人考進了清華北大,一本率超九成,號稱“中國最前列的高中”。反觀他們的課堂教學,高中生上課下課,總熱衷討論問題。課堂上他們被允許攜帶手機和平板電腦,用來接收教輔資料,以便課后復習使用。由此可見,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采用開放的教學模式,能更好的培養高中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升高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構建家長、學校、學生協同管理機制
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單單靠的是“君子慎獨”,家長、老師都應參與其中。高中階段,高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隨時會出現違紀現象,在事情發生時,家長要和老師做好溝通、交流,及時幫助學生找到問題的源頭。其次,學校、家長還應該為高中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校有人教、在家有人問,從環境因素上盡量減少高中生拖延現象的發生。最后,學校要將相對完善的學校管理機制與學生現有的自我管理機制有機結合;家長要盡可能多的了解孩子;高中生要明確個人目標,學會換位思考,解決自身問題,從而更好的提升高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培養學生興趣、尊重高中生個性發展
高中生追求個性發展是成長過程中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個性發展也是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終極目標。高中生個性發展包括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等。不同個性的高中生,有不同的自覺性。學校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舉辦多樣化的活動,例如書法比賽、文藝表演、體育運動等等,有針對性地培養、發展學生的個性。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更有助于高中生更好的認清自我,讓高中生的自我管理更有成效。
(四)培養自制力,跳出舒適圈
正如馬克·吐溫所說,養成自制習慣的黃金定律,就是去做一點自己心里不愿意做,但必須要做的事。高中生若想要培養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做的事便是跳出所適應的舒適圈,做一些“不愿意去做的事”,制定一定的計劃,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并做出總結。這樣才能提高自我的控制力。
結 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飛速發展,提高高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迫在眉睫。但提升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僅僅靠學生個人遠遠不夠,它需要家庭、學校、學生的共同參與,齊心協作。在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下,學校可以將教學和計算機信息技術融入到一起,充分發揮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優勢,在原有教學模式的條件下,創造出更好的課堂效果,讓高中生更自主的學習,進而提升高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周琦.高中生拖延的主要因素及自我管理措施研究[J].基礎教育.2018(1)
[2] 傅蕾蒙.論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6(2)
[3] 李亞靜.淺談高中生的自我管理[J].中國校外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