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勇
摘 要:學生是整個基礎教育學習過程的主體,在眾多基于教師的教學模式的前提下,如何讓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產生興趣,如何找到學習的最佳途徑,是教師的事,也是學生的事。本文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為前提,以學生習慣和思維模式為入口,以具體方法為平臺,強化學習方法優化,為高中教育教學提供有力依據。
關鍵詞:學法習慣 機械學習 反思 復習和總結
在眾多的教學經驗探討中,人們更喜歡研究教法,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怎么加強輔導,我們知道,在學習這個行為中,學生是主體,應該是關注的重點,對高中生來講,學習已經有了主動性,更應該對學生的學法進行關注。學生要學好數學,提高學習效率,就必須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要巧學和會學,事實表明,數學學科在某種程度上存在學生不會學,找不到竅門,進而產生厭學的現象。而在學習方法上,往往會因為學習方法不得當而產生學習障礙,導致抵制數學、厭棄數學的現象?,F就高中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出現的學習方法問題進行淺顯分析:
一、提高學習興趣,開啟數學學習大門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結果最終要由學生決定,因此,學生是不是走進這個學習的領域是第一位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得知識的巨大的推動力。沒有興趣,談不上活動學科認同。高中數學,是一個關鍵提升期,既延續了初中的數學思維,有要在此基礎上進行思考模式轉變和學習難度的增加,在初中階段,提高數學興趣的任務主要在于教師,教師教學時要利用數學本身的魅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繼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但到了高中階段,這種方式既單調,又作用不大,因此,強化學生的能動性才最重要。比如,一個簡單的數學家故事就可能讓學生得到很大的啟發,一次普通的數學實踐活動就能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極大動力。誘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基本可以分幾種:一是利用偶發,比如通過一件小事,刺激到學生,引起其學習傾向;二是通過勵志性的交流,高中生思想相對成熟,完全可以進行深入的思想交流,教師直接的勵志性鼓勵已經會有效果;三是用合理的教學評價,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給予及時鼓勵,讓學生慢慢喜歡上數學,對數學有信心。
二、創建思維和習慣,撬動數學學習的靈感
數學學科有著很強的模塊概念,需要建立起良性思維模式,才能水到渠成,同時,也要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數學感興趣,學習起來輕松自然。
1、建立數學特有的思維模式。數學具有比較強的抽象性邏輯性和嚴謹性、應用的廣泛性等特質。要想學好數學就要建立相應的思維模式。數學高度抽象性就要求學習者首離不開觀察、概括、比較、分類等思考問題的方法。比如在學習幾何學中,線、面、幾何形狀等都可以通過生活觀察得到,但必須要經過思考,刪減、歸納,才能上升到數學體系和理論。而數學邏輯的嚴謹性又要求觀察和實驗不能作為論證的依據,而要經過邏輯推理才能得到承認。
2形成具有心理反應的學習習慣。科學的數學思維模式應該是建立在探究、提問和練習上,而良好的學習習慣應是勤思考,多動手,善于歸納、傾向應用。具體來說,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將教師的講解轉化為自己的記憶和理解方式,并在自己的思維中形成定式。這就要求學生能堅持預習、專心聽講、及時回顧、強化練習,能提出疑問,而這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最好建立起心理反應,也就是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的形成既需要時間、空間的融洽配合,也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個體的整合,并通過經驗積累總結出自己的學習方法,能獨立完成自習和課外強化自學。
三、激發技巧運用,形成強化雙基的動力
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有的環節需要強化記憶,但更多的就要活學活用。比如在掌握概念時,一定要把概念記準,學牢,但不是死死記住概念就可以了,學習數學概念只注重形式,不探求實質,就無法深入知識的內涵與外延,缺乏靈活運用和獨立思考,創新探索的能力,同樣在學習過程中,當遇到不熟悉的問題時,思維定勢會導致思維習慣阻礙發散思維形成,進而不能合理創新,以成為一個獨立解決數學問題的人。
四、提倡個性化學習,讓學習更有色彩
每個人的學習掌握程度和思維路徑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學習方法不可能完全一樣,甚至是差距很大的。所以在學習方法方面,要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采取一些具體的措施:
1、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記數學筆記和其他學科不同,信息量也許不大,但方法和步驟特別重要,尤其是對概念理解不同的數學規律,以及教師在課堂中拓展的課外知識等。這些東西也許在當時你理解了,但過些時候又忘了,所以記錄下來非常重要,因為這樣,就成了你的數學資源,相反,你什么也沒得到。還有,筆記還可以記錄你覺得沒能解決的東西,以便今后查缺補漏。
2、善于反思,補救錯誤。數學的重要環節是練習,常言說,熟能生巧,練習多了很多問題迎刃而解。但練習也要講究方法,不能沒有思想的去重復做題,尤其要學會反饋,經常在做題后進行一定的“反思”,反思方向為,本題用到了哪些的公式、理論,解題思路是什么,哪里遇到了障礙,怎么解決的。具體做法還要有自己的數學糾錯本,把平時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或題目記錄下來,通過重復練習和記憶,以防再犯。
3、培養解題技巧,做到舉一反三。無論是平時作業還是測驗考試,解題都需要時間限制,因此,答題速度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平時就可以培養自己的解題技巧,把一些答題通法牢牢掌握,并發散創新,爭取用到新題目中,做到舉一反三。另外,要有意識地培養好自己個人的心理素質,全面系統地進行心理訓練,在答題時做到穩定、冷靜,并能有超水平發揮的心境。
五、巧用復習和總結,致力厚積薄發。
復習是很多學科的有效方法,但對數學來說,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背概念、背公式,而是利用回憶、聯系等方法把教師的授課、自己的筆記和當前的掌握情況進行再現和回顧,從而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和解題方法。再有就是復習層次要有章節、單元之分,復習周期要有周、月、期中、期末的區別,復習方法得當,就會大大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總結是學習的重要環節,對高中生來講,已經能夠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系統,通過自身的經驗修復完全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另外,總結也是對以前誤區、錯誤方法的糾正,可以少走彎路。
學習成果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見得一道題,一次考試就能看出效果,科學的復習,合理的總結才能厚積薄發,讓學習更加有效。
總之,學法是千變萬化的,是極具個性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需要去偽存真,不斷完善,汲取他人經驗,保持自己優勢,讓學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釋放能量。
參考文獻
[1] 張山田:《基礎教育數學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
[2] 陳大亮:《高中數學的學習參考》,陜西師范大學,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