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信息教育的重要培養目標就是高中生的信息素養和技能。尤其在這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當中,信息技術對人們生活和工作都有著重要影響。而高中作為信息技術的重要教育階段,更是應該將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意識進行全面的有效樹立,并以目標導向作為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效率的有效策略,以此來提升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質量和效率。而本文就是針對如何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運用目標導向的相關理論來提高教學效率提出了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目標導向;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2-0082-02
引? ?言
高效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不僅可以加強高中生對信息技術理論知識的掌握,還可以有效培養高中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必須首先加強自身和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目標意識,其次調整和改善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思維,從而在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體系的形成起到推動作用的基礎上,促進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事業的綜合發展。
一、樹立目標導向的信息技術教學理念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融入目標導向的前提和基礎,就是基于目標導向的信息技術教學理念的樹立[1]。為此,首先,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教師必須對教學實踐進行有效的、積極的反思,確定以目標為導向的理論,并查看自己的教學過程是否存在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以此在進行教學工作時避免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進而提高高中生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和計算機技能。其次,高中學校還要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開展大范圍的目標導向教學理論培訓活動,以此來將該教學理論傳輸到更多教師的教學理念中,并使高中教師能夠積極地運用。
例如,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信息及其特征”一課的講解時,就可以通過目標導向為高中生設置這樣的目標:在感受信息豐富多彩的情況下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并通過這些基本特征對現實生活中的信息實例進行列舉等。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加強高中生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和掌握,還可以訓練高中生在生活當中的觀察力和應用能力,進而使高中生信息技術學習水平提高的同時提升其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力。
二、建立健全高中信息技術的內容體系
要想全面建立高中信息技術的內容體系,首先就必須將以下四個方面做好:一是要保證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與時俱進,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課程講解時要注意現在最前端的計算機技術,將其充分納入教學中,以此來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先進性提供保障;二是要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目標設計時,將高中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實際水平等因素考慮進去,以此來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目的性;三是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將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進行有效融合,以此在加深高中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時,達到提高高中生實際計算機操作能力的目的;四是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要設計良好的教學內容和目標,還要將拓展性和開放性較強的題目和問題融入進去,以此來提升高中學生對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從而加強高中生對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力。
例如,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講解“文本信息加工”這一課的知識時,首先需要查找一些全新的字處理軟件,其次將高中生對文本信息加工的理解和掌握情況調查清楚,并為不同學習情況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任務和目標,最后要在課程內容學習完之后對學生進行提問:除了常用的拼音輸入法,還有哪些輸入法可以使用?可以用來處理字的軟件都有哪些?這些字處理軟件都可以進行哪些操作?如果要在一篇文檔當中插入圖片、設置背景,應該怎么做?這些字處理軟件都有哪些作用?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去機房進行課堂實踐,讓學生在這樣的課堂實踐當中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的方式可以加強高中生對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的應用,從而在提高高中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同時促進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形成多樣化的信息技術教學方法論
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既可以使用任務驅動法,也可以運用案例教學法,更可以利用實踐比賽法[2]。任務驅動法,就是將信息技術課程目標進行合理劃分,并在形成多個任務的前提下讓高中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從而將高中生的課堂主體性發揮出來。案例教學法能夠推動課堂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相關的經典案例,以提高學生案例處理的參與度,從而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實踐比賽法就是集合每位學生的作品,讓教師和其他學生對這些作品進行評價,在將最好作品評選出來并給予相應獎勵的一種教學方式,此種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競爭力,也可以讓高中生在合作、競爭的學習氛圍中提高學習能力,從而提高高中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對“音頻、視頻、圖像信息的加工”這一章節講解完之后,首先可以給學生進行分組,并制定一個做姚明投籃的動態微視頻任務;其次可以通過放映姚明投籃的相關視頻為學生提供案例素材;最后教師再把所有小組所完成的作品集中起來,通過多媒體進行一一的匿名展示,并讓所有學生給出自己的評價,之后在選出最優作品的時候將所有作品展出公布,這樣的方式可以加強高中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從而促進高中生信息技術實踐能力的提高。
四、做好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科學評價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評價主要是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即教師的投入狀態,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情況、應用能力以及學生的理論知識、操作能力、平時表現,和高中學校對學生計算機信息技術成績的考核機制兩個方面。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和教師要一起對學生進行監督和評價,以達到鼓勵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信息資源管理”這一章節時,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就可以讓高中生通過利用數字助理來安排學習計劃,或者用電子表格管理個人財務,抑或是用blog管理網上學習資源,甚至用資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計算機資源和用收藏夾分類管理喜愛的網站等。這些個人數字化信息資源的運用,既可以顯現出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也可以呈現出高中生的學習情況,更可以展示出高中生對計算機的實際操作能力,從而可以在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進行教學監督時達到對高中生學習效率的評價,進而使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信息技術課程進行知識的講解,以實現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性的提升。
結 語
總而言之,要想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性,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在目標導向的前提下樹立目標導向的信息技術教學理念,并全面建立高中信息技術的內容體系,然后在形成多樣化信息技術教學方法論的情況下做好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科學評價,以在提高高中生學習水平和應用能力的同時,促進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屠靈.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9(06):111.
朱慶.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有效教學策略[J].信息系統工程,2016(06):153.
作者簡介:唐嬋芬(1979.9—),女,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信息技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