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輪蟲具有超強的繁殖速度,在短時間內迅速繁殖,能吞噬掉池水中大部分有益藻類,同時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使池塘缺氧,影響魚蝦的攝食,造成魚蝦在很短時間內由于缺氧浮頭、不吃料甚至死亡,并且死后分解,敗壞水質。有時即使魚蝦攝食,但餌料的消化率低,從而提高了餌料系數,影響魚蝦生長。長時間缺氧導致魚蝦處于亞健康狀態,體質較差,免疫機能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在輪蟲大量繁殖的池塘氮態氮、亞硝酸亞普遍較高,甚至很高;水體pH值較低,在7左右;水瘦,透明度高。塘水表現出惡化、轉水,塘水中藻類大量死亡。這些死亡的藻類分解并消耗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水質變壞。這樣的塘水即使把輪蟲殺死也不能快速肥起來,反而使藍藻大量繁殖。
(一)池塘常年不清污,池底有機物過多;由于溶氧低,有害菌大量滋生,這些都是輪蟲的食物,所以很容易暴發輪蟲。
(二)水中的藻類以一些小型藻類為主,如大部分裸藻、甲藻。由于小球藻和小型硅藻個體較小,是輪蟲的天然餌料,輪蟲易大量繁殖。
(三)一些藥物的不合理使用
目前常用的魚池殺輪蟲藥物主要是代森銨類藥物,此類藥物初期使用效果較好,但使用頻率大時容易產生抗藥性,且殺藻嚴重。
(四)放養密度小
輪蟲雖是敵害生物,但也是優良的餌料,尤其是對于魚幼苗階段。但如果是粗放養殖,放養密度較小,魚苗攝食能力不足,輪蟲易爆發。
(五)輪蟲卵的外殼很堅固,可以抵抗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大部分藥物。輪蟲卵最長可以存活27年之久,所以一旦池塘暴發過輪蟲,之后很難根治,易反復暴發。
1.徹底清塘。由于在池塘的底泥中輪蟲休眠卵的數量很大,多的每平方米有幾萬粒到幾百萬粒,一旦遇到合適的水溫、鹽度、溶解度和pH,這種休眠卵則開始萌發。所以對于低質老化、塘泥深的養殖池水,要嚴格檢查所進水源,徹底清塘,清除池底塘泥,防止輪蟲隨水進入池塘。
2.養殖池塘必須搭養鳙魚。由于鳙魚以浮游動物為餌料,可以濾食大量的輪蟲,以控制養殖水中輪蟲的數量,調節輪蟲的繁殖速度,因此養殖池塘必須搭養鳙魚。
3.調理好水質。由于現在養殖池塘放養密度高,餌料的投喂量大,使池水中有大量的有機碎屑以及池底細菌大量繁殖,這些都是輪蟲的天然餌料,給其大量繁殖提供了基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要控制小型綠藻,如小球藻、小型衣藻等的繁殖,最好以硅藻和陰藻為主。因此,要經常加注新水和適當換水來調解水質,也可以使用低質改良劑,不給輪蟲的繁殖創造條件。
4.注意微生態制劑的使用。微生態制劑是現代水產養殖中重要的生物制劑,效果顯著。但是微生態制劑中所含有的大量微生物也是輪蟲的天然餌料,所以在使用前需讓專業的水產技術人員對微生態制劑進行檢查。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有的魚池在使用光合細菌后,第2天就轉水,暴發輪蟲。
5.使用物理收集的辦法。機械吸蟲寶與農藥、殺蟲劑相比,吸蟲寶利用浮游動物具有的趨光性,夜間在池塘進行燈光誘蟲,把輪蟲收集起來,在清除水體過多的輪蟲的同時,也可以為其他需要輪蟲的育苗水體提供優質的生物餌料。
6.混養部分蝦類或花鰱。在成魚池塘混養部分蝦類或適量多放些花鰱,利用魚蝦來攝食部分輪蟲,避免大量暴發。
1.阿維菌素和伊維菌素。阿維菌素和伊維菌素是近年來新出現的水產養殖用殺蟲劑,此類藥物對輪蟲及其卵殺滅較果較好,全池潑灑和局部用藥效果也很好。由于局部用藥施用量小、效果明顯、副作用小,因此是最佳的用藥方法。市場上銷售的此類藥物大多是用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復配的藥物,其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的含量差別很大,使用時要注意藥物的使用說明。
2.中草藥殺蟲劑。在殺滅輪蟲的中草藥中主要使用的是人參堿,它是中藥苦參的浸提物,市場上銷售的一般是以苦參堿為主要成分的復方制劑或是苦參末,施用劑量一般為1~1.5g/m3,效果較好,但是成本較高。隨著大眾對水產品高質量的要求,中草藥殺蟲劑必將成為今后用藥的首選。
總之,輪蟲病害防治的難點不在于用什么藥物防治,而主要在于防治時機的把握上;也不在于盲目消除輪蟲,而主要在于科學高效的養殖技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