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司坤
平臺經濟或平臺化,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使生產端和消費端、需求端和供給端之間很好地對接起來,大大提高了效率。平臺還能使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至于新消費,我認為,應該從三個方面來發揮新消費的作用。一是要加大電子商務環境的優化。目前這方面總體來說做得還不錯,但在推動發展的同時還要加以規范。二是,要大力推進共享平臺的發展。盡管近幾年諸如共享單車的發展存在競爭無序的情況,但通過市場整合后,共享經濟仍然是未來服務業尤其是社會服務業如教育、出行、住房等領域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三是,要加大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發展,尤其是跟移動支付等相關的市場發展,讓線上和線下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結合起來。
我們過去談消費,主要是談讓老百姓怎么花錢的問題。但如何學會花錢,如何通過零售來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質,這個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所以,我今年特別提出,應建立一個全程反映老百姓消費結構、消費水平、消費品質變化的宏觀統計的指標體系?,F在,我們經常談老百姓的消費結構在變化、升級,但缺少客觀指標。過去的統計指標都是生產端,很少有消費端的。有了消費統計指標,不僅可以了解老百姓花了多少錢,更能關注他花錢做了哪些事。
傳統消費有其優勢,比如線下體驗及對商品的甄別。現在中國老百姓很少單純去商場購物,其購物行為通常跟觀光娛樂、飲食消費等結合起來。我們一定要把新消費和傳統消費結合起來。中國未來消費的發展方向是線上線下融合,更好滿足消費結構升級的需求。▲
環球時報201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