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彭博社3月8日文章,原題:隨著虛假賬號威脅電子商務可信度,中國正對社交媒體進行整頓中國大眾娛樂社交媒體平臺新浪微博大約有3.37億用戶。其中有約1/3的用戶曾轉發或點贊過該國人氣偶像蔡徐坤的音樂視頻。考慮到中國社交媒體的獨特生態環境,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當我看到這個數字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有點假。
果不其然,中國官媒前不久的一次暗訪揭示了社交媒體粉絲數造假的黑色產業鏈。該明星發布的視頻人氣如此之高背后的秘密在于一些機構向虛假賬戶購買粉絲。
近年來,中國電子商務與社交媒體的融合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深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國迅速普及的移動支付系統。因為各種品牌負面新聞頻發,中國消費者對于品牌的信任度是非常脆弱的。因此,他們更喜歡認識的人或較有影響力的人——比如受歡迎的流行歌手——向他們推薦或銷售產品。
毫不夸張地說,社交媒體信息造假對電子商務的良性發展造成了惡劣影響。這不僅增加了相關品牌的營銷成本,也損害了很多老實本分的網絡“大V”的信譽。最重要的是,影響力營銷正在一步步地侵蝕消費者的信任。
營造風清氣正的互聯網環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哪怕是在網絡監管法律更加完備的美國,互聯網打假都是一個令政府部門頭疼的難題。然而,中國政府最近對該問題的重視還是值得點贊的。筆者認為,類似微博這樣在中國具有很大影響力的社交媒體應該主動公示網絡“大V”的虛假粉絲數。這樣做可能無助于社交媒體盈利,但一定能為中國打造一個更好的網絡空間做出貢獻。▲
(作者AdamMinter,胡建坤譯)
環球時報201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