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可以更加有趣
我去參加上海市作家協會第十次會員大會。午休時,我拿出《新天地》雜志請熟識的作家評頭論足。大家總體感覺《新天地》是老年朋友的良師益友,無論是版式和欄目的設置都非常到位,稿件內容安排精心。有的作家提出是否能增設“小幽默”欄目,來拉近刊物與讀者的互動。生活需要幽默,老人的晚年生活更需要幽默來調劑,但希望是“原創”,因為現在老年雜志上的“小幽默”原創太少,總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大家建議,為了鼓勵原創,是否可采用“優稿優酬”的辦法,將老年讀者身邊發生的“幽默”記錄下來,真正做到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上海 金洪遠
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訂閱《新天地》許多年了。這本雜志傳遞給讀者的信息很豐富,可以讀到生活中那些和我同齡人的精彩故事和勵志故事,我每次讀到這樣的故事,都萌生向這些人物學習,讓生活過得更有意義的想法。雜志中那些關注老年群體問題的文章也很好,這些問題都是老年人關心的,也總是能引起我的深思和警醒。如果圖文并茂,圖片再精美些就更好了。另外,每期如果都能有一個老年人關心的專題或話題,會更加吸引老年讀者閱讀。
@ 大連 呂樹龍
為這樣的創新點贊
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剛剛結束。作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我認真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祖國40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而感到驕傲。
這天晚上,我的一位老友非常興奮地打電話過來,說在網上看到我回憶改革開放的文章。我根據他提供的線索,點開《新天地》雜志社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光明日報新天地雜志”。一看,原來是我一篇回憶文章《壓箱老物件 承載新變化》被采用了,不但圖文并茂,還有相應的配樂朗誦。我心里美滋滋的,馬上轉發了朋友圈,讓更多朋友分享我的喜悅。我的朋友圈都轟動了,大家紛紛點贊,老朋友們都很羨慕。
在耄耋之年,我的一些感懷,也能用新媒體報道方式在網絡上傳播,刷屏朋友圈。這種方式集合了廣播的聲音特點、視頻和圖片的可視特點,還加入了大家的時時評論,讓我們老年人也沒有被網絡世界所拋棄。
“光明日報新天地雜志”推出創新舉措,時間點抓得準確,在此后幾天又陸續推出了各地老年朋友關于改革開放的回憶性文章。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各地引起強烈反響,如此高大上的內容卻在這里用了如此接地氣的形式,真正體現了新媒體的優勢。《新天地》雜志想老人之所想,顧老人之所盼,讓老年人與實現中國夢進程同頻共振,我為《新天地》創新舉措點贊!
@新天地官方微信讀者何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