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月宏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當前我國高度重視專業人才的新形勢下,應當將“產教融合”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但目前高校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需要認真加以改進。本文從產教融合的角度,深入分析了高校財務管理人才培養的基本情況,特別是對存在的制約因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實施策略。
產教融合是指職業學校根據所設專業,積極開辦專業產業,把產業與教學密切結合,相互支持,相互促進,把學校辦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服務為一體的產業性經營實體,形成學校與企業渾然一體的辦學模式。產教融合是產業與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院校為提高其人才培養質量而與行業企業開展的深度合作。自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深化產教融合以來,高校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制約因素,導致產教融合無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在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的認識,并運用系統思維和創新理念,大力推動高校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使產教融合能夠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產教融合是將產業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因而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融合性。對于高校來說,在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的過程中,一定要對產教融合給予高度重視,并深入研究實施策略。但從當前一些高校來看,在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的過程中,盡管已經將產教融合作為重要的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模式,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重視不足的問題,比如一些高校還沒有建立比較完善的產教融合培養機制,相關的管理工作不夠到位,而且在如何促進產教融合深入開展以及構建更具有融合性的運行機制方面不夠到位;再比如還有一些高校盡管也建立了相對比較完善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卻存在一定的形式主義,特別是在財務管理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特別是在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方面不夠到位,導致產教融合無法深入實施等等。
將產教融合應用于高校財務管理人才培養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構建更加科學和完善的融合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但從當前一些高校來看,在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的過程中,盡管已經將產教融合納入到發展體系當中,而且也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進行優化和完善,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特別是相應的融合體系不夠完善,導致產教融合無法發揮積極作用。比如在實施產教融合的過程中,一些高校沒有與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同時也缺乏對企業的有效引導,導致企業的積極性不高,產教融合無法順利實施;再比如還有一些高校在實施產教融合的過程中,盡管也十分重視與企業的戰略合作,并且建立了很多基地,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規劃和設計,特別是融合模式相對比較單一,普遍都采取實習、實訓的方式,在提升財務管理人才綜合素質方面比較薄弱。
健全和完善的產教融合運行機制,對于更有效的培養財務管理人才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但目前一些高校在這方面還沒有引起重視,普遍沒有建立比較完善的產教融合運行機制。比如一些高校在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的過程中,盡管實施了產教融合,但還沒有建立比較完善的戰略發展規劃,對產教融合缺乏深入調查研究,導致產教融合受到一定的影響;再比如還有一些高校沒有建立比較完善的產教融合運行制度,相關工作缺乏規范化,在組織實施、監督管理、考核評價等方面還沒有形成具有較強針對性和系統性的運行制度。還有一些高校缺乏產教融合模式的創新,還沒有將“職業導師”等作為重要的產教融合模式,導致產教融合在培養財務管理人才方面缺乏針對性;個別高校也不注重發揮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實施“互聯網+產教融合”的意識不強等等。
高校在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的過程中,通過實施產教融合,能夠培養出更加適應社會、更加符合企業需要的高素質財務管理人才。高校應當進一步加深對產教融合的認識,將其作為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的重要戰略性舉措,進一步提高重視程度,推動產教融合步入創新發展的軌道。這就要求高校要對產教融合進行系統的設計和安排,特別是要加強調查研究工作力度,找出存在的薄弱環節,堅持問題導向,有針對性的組織實施。比如高校在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的過程中,為了能夠使產教融合更有效的實施,應當建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專門負責產教融合工作,使其更具有專業化;再比如高校領導應當經常過問產教融合實施情況,特別是要加強研究力度,同時各高校之間也應當經常開展一些座談會和研討會,共同推動產教融合工作,進而在培養財務管理人才方面取得突破。
健全和完善的產教融合體系,對于更有效的培養財務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這就要求高校在實施產教融合的過程中,一定要不斷優化和完善融合體系,使產教融合能夠有條不紊的開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高校應當將產教融合納入到財務管理人才發展戰略當中,特別是要構建更加科學、更加完善、更加系統的產教融合模式。比如高新應當加強與企業的戰略合作,可以從不同產業、不同行業、不同業務進行科學劃分,提升產教融合的層次性,有針對性的開展專業化培訓。要切實加大對企業的引導,在實施產教融合的過程中,應當引導企業與高校進行互動,既要加強基地建設,同時也要引導企業推動產教融合創新,比如可以采取“訂單式”產教融合模式,為企業培養急需的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再比如還要著眼于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綜合素質,引導學生融入到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當中。

高校在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的過程中,要想更好的實施產教融合,還要在創新運行機制方面取得突破,努力使產教融合更具有創新性。這就需要在實施產教融合的過程中,高校在建立相應的制度體系,推動產教融合規范發展。
比如高校在與企業建立產教融合體系的過程中,應當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與合作,更加重視發揮企業的積極作用,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作為重中之重,強化企業在培養財務管理人才實踐能力方面的積極作用。要更加高度重視產教融合運行制度的系統性,構建組織實施、監督管理、考核評價制度。要將“職業導師”作為產教融合的重要方法,強化企業財務管理人才對學生的指導和教導,并且使學生與企業導師建立良性互動關系,加強對企業導師的激勵。要大力推動“互聯網+產教融合”模式,通過信息技術推動學生與企業財務管理人才的互動交流。
作為一種創新性的人才培養模式,產教融合越來越受到高校的重視,而且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改革和創新,有力的促進了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入開展。從當前高校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模式來看,盡管與過去相比有了一定的進步,而且在實施產教融合培養模式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按照較高的標準和要求,特別是在培養專業化、復合型、職業化人才方面還沒有取得重大突破,直接導致產教融合培養模式無法發揮積極作用。
這就需要高校在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的過程中,要堅持問題導向,著眼于破解產教融合培養模式存在的制約因素,重點要在提高重視程度、完善融合體系、創新運行機等方面取得突破,使產教融合培養模式能夠在高校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