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盛世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蘇兩國同為反法西斯同盟國,蘇聯政府曾先后派遣航空隊、軍事顧問團來華協助對日作戰,并援助了大量軍用物資。與此同時,鮮為人知的是,蘇聯還在中國長期秘密駐有一支軍隊。
1937年,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急劇變化,新疆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國民黨政府、新疆地方實力派和蘇聯政府都十分關注新疆局勢,各方關系十分復雜。新疆軍閥想借助蘇方鞏固擴大自己的勢力,與國民黨政府鬧獨立;蘇聯則想穩住新疆,求得邊界的平安。因而,蘇方在給予當時奉行“聯蘇”政策的新疆督辦盛世才以大量經濟援助的同時,還向盛軍提供武器裝備,派遣軍事顧問訓練盛軍,此外又秘密派遣機械化合成部隊進駐新疆哈密。
1937年春,蘇聯專家多人由新疆省督辦公署參謀處派員陪同前往哈密勘尋駐兵營址。地點確定后,即決定由哈密行政長官負責施工,經費由省督辦公署解決。待營房初具規模,1938年春,蘇聯紅軍由伊犁霍爾果斯悄然入境,經伊寧、精河、迪化(今烏魯木齊)、吐魯番、鄯善,直奔哈密。盛世才嚴令中途各縣予以通行方便,不得盤問檢查。蘇軍部隊以車前紅燈為標記,一律夜間行軍,白天則在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上休息,行跡極為神秘。
蘇軍到達哈密后,為掩護身份,使用由省督辦公署授予的“新疆省軍歸化第八團”番號,又稱“紅八團”,但其實際兵員裝備遠遠超過了團的編制。該團團長為少將銜,下轄步兵680余人,騎兵700余人,摩托兵500余人,炮兵560余人,坦克兵400余人,輜重兵125人,飛行員100余人,以及工兵、通信兵等后勤分隊,總兵員超過3000人。武器裝備甚為優良。步兵每人一支步槍,每排配以兩挺機槍,兩門小鋼炮;騎兵每人一匹軍馬,一支馬槍,一把馬刀,每90人配以火炮4門;摩托車100多輛,每輛配有機槍一挺或小鋼炮一門;另有大小地面火炮100多門,高射炮100多門,大小坦克五六十輛,各式作戰飛機近百架。為保證獨立作戰,該部營區內存有大批武器彈藥,擁有齊備的后勤保障設施,其修理車間對所裝備的飛機坦克均能自行保養維修,至于槍支、火炮、摩托車等軍械更不在話下。
哈密號稱新疆的東大門,為新疆與內陸交通的咽喉要道。“紅八團”進駐哈密后,憑借其快速機動能力,控制了東至星星峽、伊寧,北至鎮西,南至羅布泊的戰略要地。該部駐地警備森嚴,連省府官員也不得任意進入,除食物由哈密地方負責采購,蘇方按市價支付外,與省方不發生任何關系。故其駐新疆數年,省方亦不知其兵員和戰斗力的詳情,連中共駐新疆辦事處也是由間接渠道才知道該部紅軍的存在。
“紅八團”駐哈密期間一直未間斷訓練,保持著高度戰備狀態。每周一、二、三、五、六為各兵種獨自訓練,星期四則為多兵種聯合野外軍事演習。為確保機動,該團還修整了駐區附近的公路。
“紅八團”駐扎哈密前后長達6年之久。由于抗日戰爭,國民黨一直無力西圖新疆,“紅八團”與國民黨軍亦無接觸。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并于當年10月兵臨莫斯科城下,蘇聯衛國戰爭吃緊,無暇支援新疆,盛世才開始改變其親蘇聯共政策,向國民黨政權靠攏。盛、蘇之間關系逐漸破裂,蘇聯政府停止了對盛的援助,派駐新疆的“紅八團”已無繼續留在新疆的可能。
1943年5月3日上午,蘇聯駐新總領事正式通知盛世才,“紅八團”將返回蘇聯,隨后蘇軍即開始分批撤向邊境。騎兵部隊沿綏來、精河、果子溝進發,于8月7日由霍爾果斯出境;空軍飛機一部和部分裝甲車輛也分別從地面和空中開回蘇境。途中風波突起,原定撤回的蘇軍步兵裝甲部隊途中突然進占了克拉瑪依獨山子油礦與迪化頭屯河農具廠,又以雙方就蘇軍自造營房售價問題與省方相去甚遠為由,在哈密留駐部隊500多人,而新省對此事竟一無所知。
當進占農具廠的蘇軍裝甲部隊駛向迪化時,恰遇宋美齡代表蔣介石視察迪化,盛世才急令沿途各地拆橋破路,將所有能調用的部隊均派往市郊阻擊,幸虧蘇軍折向頭屯河,雙方并未交戰。后國民黨中央軍十八混成旅徐汝誠部增援哈密,與蘇軍形成對峙,蘇軍“天空中飛機往返巡邏,地面上建筑工事,沿墻挖洞”,往日盟友而今劍拔弩張。
但此時盛軍根本不敵蘇軍,中央軍又因交通問題不可能迅速入新。國民黨政府知悉此情后,不敢以武力與蘇軍對抗,乃轉求外交手段解決,以外交部照會蘇聯駐華大使館:“中國政府不問該團士兵來源如何”,令哈密駐軍嚴格約束部隊,不準任意外出,以免與蘇軍接觸,產生矛盾。同時,盛世才密令哈密縣停止提供食品,造成蘇軍給養困難,國民黨政府亦督促盛世才不惜高價買下蘇軍營房,以使蘇軍失去停留哈密的理由。
蘇軍軍營及訓練場經多年營建,規模龐大,南北縱長14公里,東西橫寬12公里,可容納多兵種合成部隊5000人以上扎營訓練。開始蘇方要價新幣270萬元,而省方只同意支付62萬元,后經國民黨政府外交特派員反復斡旋,最后雙方議定以200萬元,折合美元50萬元成交。10月30日,哈密駐留蘇軍將營房交予中方后撤回。
不久,獨山子等處蘇軍在拆除了蘇援機器設備后也返回蘇境,各地防務則由省軍與中央軍接管。由此,這支秘密進入中國的蘇軍又秘密撤回蘇聯,雙方緊張的關系也隨之緩和。
(責任編輯:葉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