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昌巖
不去尋春,何得見春?古人有詩云:“盡日尋春不見春”,然而筆鋒一轉,歸來時卻見“春在枝頭已十分”,便終是尋得了春。可見,沒有尋找的艱難過程,何來最終的成果呢?

尋春是如此,人生亦該如此。追尋的過程對于我們十分重要。高中生活便是追夢的過程,所以應樹立好志向——“沒有夢想,何必遠方”,固然如此,但“沒有追尋,何談夢想”?
“成功的花兒,必然淋遍了犧牲的血雨。”任何成果的背后都少不了努力,這個道理在古今中外都得到印證。文學巨匠高爾基在童年的悲慘生活中仍不懈讀書,終成為了大作家。藝術家米開朗琪羅為雕塑的每一寸皮膚都精心研磨,留下了輝煌的藝術杰作。更別說無數的數學家、科學家、政治家……這些輝煌人物的成就離不開付出的努力。也許有人說努力不一定會有收獲,但是不付出努力,一定就沒有收獲。這便是努力追尋的意義所在。
“有目標很重要,但堅持目標更為重要。”追尋夢想的過程,重在始終如一的堅持。恰如詩中尋春一般,若無“盡日尋”,又何來“春已十分”?晉王羲之練書法,終日于一池塘邊寫字,以池水來洗硯。久而久之,池水竟變為黑色,可見堅持之久,終成一代書法名家。而今日有些年輕人卻沒有這份堅持的意志,對夢想的追求不過是渴望“一炮而紅”,終究是不能達到目標。為何?此類年輕人只不過一試即止,只求快,失敗后就放棄。而沒有堅持,怎么可能達到目標呢?可見,追尋路上的堅持尤為重要。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艱難與困苦是追尋路上必不可少的。古代詩人為了尋春,可以“芒鞋踏遍隴頭云”,可見其中亦有艱苦。今人為了追夢,能否拿出這樣的意志呢?古有“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百里奚舉于市,孫叔敖舉于海”;今有馬云在商界激烈競爭中不畏艱難,斬獲首富;屠呦呦在無數次失敗中不斷尋找,終于提取出青蒿素。因此,追尋夢想少不了艱難,我們若是被困難嚇退,又怎能像他們一樣做出成就?不畏艱難,即使未成也可以說:“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面對困難,追尋夢想不可以后退。
若無尋春,何得見春?盡管追尋路上可能坎坷不平,但我們仍應堅持追求,才會得到成果。上帝只會眷顧勤奮努力的人,我們是否應努力拼搏,追尋自己的春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