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戰士, 楊小榮,任黎剛,張心男,孫 庭
(1.浙江省立同德醫院 泌尿外科, 浙江 杭州 310012;2.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泌尿外科,江西 南昌330006)
腎癌(renal carcinoma)是泌尿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其主要病理類型為腎透明細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發病率約占腎癌的85%[1-2]。目前腎癌的主要治療方法是外科手術切除,但轉移性腎癌預后較差,且對放化療等治療不敏感,5年存活率低于5%[3]。分子靶向藥物(如舒尼替尼等)已廣泛用于晚期轉移性腎透明細胞癌,然而藥物的不良反應及高昂醫療費用限制了其臨床應用。表觀遺傳調節異常是腫瘤發生(包括ccRCC)的重要機制[4]。賴氨酸特異性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 LSD1)又稱KDM1或AOF2,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賴氨酸特異性組蛋白去甲基化酶,屬于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依賴性的H3K4特異性去甲基胺氧化酶家族[5],與許多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6]。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LSD1在腎透明細胞癌組織中高表達,本文以LSD1為靶點,觀察其特異性抑制劑反苯環丙胺(tranylcypromine,TCP)對人腎癌786-O細胞增殖、凋亡的影響。
1.1 試劑和儀器 TCP購自英國ACROS公司,細胞凋亡檢測試劑盒購自南京凱基生物有限公司,PCR逆轉錄試劑盒購自Takara公司,MTT、RPMI 1640培養液和胎牛血清購自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酶標儀購自奧地利Anthos公司,流式細胞儀購自美國BD公司。
1.2 細胞株及細胞培養 人腎癌786-O細胞株購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細胞所,接種于含10 %胎牛血清(含100 U/mL青霉素、100 U/mL鏈霉素)的RPMI-1640培養液,培養條件為37 ℃、5 %CO2,將細胞培養至對數生長期時進行研究。
1.3 MTT法檢測細胞增殖 將對數生長期的786-O細胞接種于 96 孔培養板,每孔200 μL,細胞密度為2×104個/mL。培養24 h后,吸掉細胞培養液,實驗組分別加入不同濃度 TCP,每孔200 μL。空白對照組加入相同體積的培養液,陰性對照組加相同體積的1 ‰DMSO (PBS稀釋),每組設6個復孔,分別培養24、48、72 h后加入5 mg/mL MTT溶液 20 μL,繼續培養4 h后用移液器吸凈孔內液體,再加入DMSO 150 μL,水平搖床上震蕩10 min,用酶標儀在570 nm處測定OD值,重復實驗3次。生長抑制率(IR)=(1-加藥組OD值/空白對照組OD值)×100%。
1.4 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 培養24 h后,吸掉細胞培養液,實驗組加入終濃度分別為0、10、40、80、160 μM TCP,空白對照組加入培養液,陰性對照組加1‰DMSO,每組設3個復孔,繼續培養48 h。采用Annexin V-FITC/PI雙染技術檢測細胞凋亡。實驗重復3次,計算細胞凋亡率。細胞凋亡率=凋亡細胞數/(凋亡細胞數十正常細胞數)。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之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TCP對786-O細胞增殖的影響 TCP作用24、48、72 h后,10 μM組與0 μM組和1‰DMSO組OD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作用時間的延長、藥物濃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隨之增強,呈現時間-劑量效應關系(P<0.05);TCP 48 h的IC50值為67.66 μM;見表1。

表1 TCP對786-O細胞增殖的影響(n=6)
注:*與0 μM TCP組比較,P<0.05。
2.2 TCP對786-O細胞凋亡的影響 TCP作用腎癌786-O細胞48 h,與0 μM組比較,DMSO組和10 μM組凋亡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濃度的增高,與0 μM組比較,40 μM、80 μM、160 μM組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細胞的比例都逐漸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1,圖2。

圖1 不同濃度TCP誘導786-O細胞48 h凋亡情況

*與0 μMTCP組比較,P<0.05。圖2 不同濃度TCP誘導786-O細胞48 h的凋亡率比較
組蛋白賴氨酸甲基化是轉錄調節的一個關鍵因素[7]。LSD1能促進包括腫瘤細胞在內的多種細胞的生長并抑制細胞凋亡,抑制其表達可降低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誘導腫瘤細胞的凋亡[8]。Lv等[9]研究發現,與正常的肺組織相比,非小細胞肺癌(NSCLC)組織中LSD1的表達量顯著增高,且其表達量和NSCLC患者的總生存期呈負相關;同時LSD1的過表達能促進NSCLC細胞的增殖、轉移、浸潤。Jin等[10]構建質粒將LSD1 基因shRNA轉入人結腸直腸癌細胞系HCT116中,沉默LSD1表達,結果發現LSD1缺失可引起體內體外細胞增殖的下調,認為LSD1可能是調控細胞增殖的重要因素之一。Kashyap等[11]發現LSD1在前列腺癌LnCaP、LnCaP:C42和PC3細胞中高表達,應用siRNA技術敲除LSD1基因可以降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水平;帕吉林和反苯環丙胺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細胞系的生長,降低前列腺癌的復發。Lan等[12]研究發現,與正常組織相比,LSD1在膀胱癌組織中的表達明顯升高,敲除LSD1可以顯著抑制膀胱癌細胞系的增殖;且LSD1水平與惡性程度呈正相關。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LSD1在腎透明細胞癌中高表達。
TCP是一種單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 MAO)抑制劑,能夠通過與FAD的輔基共價結合形成共價復合物而抑制LSD1的活性[13]。LSD1是 Mi-2/核小體重塑(NuRD)、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 HDAC)復合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LSD1/NuRD復合體可以通過影響染色質結構的催化活性來抑制基因轉錄,能夠調控多種信號通路,包括TGF-β1信號通路,參與細胞增殖、細胞生長、上皮-間充質轉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等過程的調節[14]。Schenk等[15]用NOD/SCID -IL-2受體-γ缺陷型(NSG)小鼠模型研究LSD1抑制劑TCP和全反式視黃酸(ATRA)聯合治療非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結果顯示TCP能顯著下調H3K4me2蛋白的表達水平,提高全反式維甲酸的療效。Huang等[16]在MDA-MB-231和MDA-MB-468細胞株中聯合應用LSD1抑制劑(TCP、優降寧)和HDAC1/2抑制劑(TSA),結果顯示它們能夠使H3K4me2和AcH3K9表達水平提高,表現出對乳腺癌細胞生長的協同抑制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TCP對腎癌786-O細胞的增殖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呈時間-劑量效應關系。
E2F1是細胞周期轉錄因子E2F家族成員之一,參與多種轉錄的調控。抑制LSD1表達可調控E2F1和組蛋白H3K4甲基化,下調Bcl-2、Bcl-1和procaspase-3的表達,上調Bax表達,從而誘導細胞凋亡、抑制細胞增殖[17]。Ma等[18]報道E2F1在786-O和A498細胞系中高表達,能加速細胞周期中的G1/S轉換,促進癌細胞的生長。本研究采用流式細胞儀AnnexinV-FITC/PI雙染法檢測顯示,隨TCP濃度的增高,786-O細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比例都逐漸增加,提示TCP能夠抑制腎癌786-O細胞增殖并誘導其凋亡,且呈時間-劑量依賴性。另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且隨TCP藥物濃度增高,細胞壞死率也增高,提示TCP具有一定的細胞毒性。
綜上,TCP可抑制人腎癌786-O細胞增殖和促進凋亡,后續將進一步研究TCP對LSD1mRNA和蛋白表達的影響,對786-O細胞轉移和侵襲活性的影響,并對其相關通路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