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凌云
摘 要:主要是剖析目前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途徑,真正體現現代體育與健康教學的指導思想。初中體育教學,我們應該做到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習慣,才能真正有利于學生體質健康發展。
關鍵詞:體質健康;教學行為;目標偏離
一、研究目的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我們應該做到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真正有利于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然而在體育教學當中,有些教學行為變味,背離了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的先進理念,成為阻礙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瓶頸。發生這種現象有多方面的原因:學生鍛煉身體不講究方法,突擊式練習,特別是應付體育與健康測試分值,加到考高中的分值里面。這樣的教學和練習行為不符合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精神,也違背了當初我們設置體育與健康測試工作有利于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有利于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指導思想。存在為了追求體育與健康測試高分,教學行為與新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五個學習內容體系、三維健康觀不符。
二、體育教學行為與新課程精神不相符的現狀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著體育教學目標偏離的現象,比如:把提高學生全面身體素質的練習變成了特長生性質的訓練等。這些現象既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也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然而更得引起重視的是大多數體育教師雖能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卻不會自覺改變這些現狀,反而認為是一種正常狀態。讓“嚴格按照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要求認真完成教學任務”只存在于書面總結中。
三、初中學校存在體育教學目標偏離的原因
1.急功近利,拼體育與健康測試分
初中學生在考高中時會有50分的體育與健康測試內容,多數家長、學校、學生本人非常看重此分數,因此有人說做一千道題不如多考點體育分,這樣考入重點高中就更有把握。可是來自健康的測評、家長的期盼、領導的期望都會給體育教師無形的壓力,甚至有些學生明知自己有疾病故意隱瞞事實,也要力爭能多考一分,上重點高中就多一分希望。如之前有報道,學生在高強度訓練時發生許多損傷身心健康的事故,有一個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學生在大強度訓練后出現了不良反應,結果就再也沒有醒來,讓人扼腕痛惜。
2.拔苗助長,拼體育與健康測試好口碑
在平時的練習中,年級體育教師更換很常見,往往有些領導會認為那些帶出特長生的優秀教練會技高一籌,所以會在沖刺階段給他們壓上任務立下軍令狀,不切合學生的實際,超出學生身體承受能力。
四、避免體育教學目標偏離的方法
1.循序漸進,正視學生身心發展個性差異
每個學生身體的發展有很大的差異性,比如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方面。體育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培養學生良好鍛煉的習慣,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精心備課,正確對待新課程體育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嚴格按照新課程教學目標要求,始終堅持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作為教學目標,精心組織備課,備學生因材施教,備教材有的放矢。
3.聲像結合,激發學生平時鍛煉興趣
提高學生的鍛煉興趣有很多方法,比如,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給學生看一些精彩的籃球比賽、足球比賽,或者其他的體育大賽,利用微課程進行分解教學,體育教師充分利用這些手段激發學生鍛煉的興趣,擴大他們的視野。
4.潛移默化,引導學生愛上體育鍛煉
正確引導,爭取學生家長理解與信任。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時刻提醒學生安全第一,有利于身體健康的練習才是我們追求的唯一目標,在體育練習中講究科學的方法進行鍛煉。利用陽光大課間等多種鍛煉途徑,保證每天鍛煉一小時,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教師也要經常和家長進行溝通,經常向家長反饋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在完成教學目標上爭取學生和家長的理解與信任。
5.建立科學多元的評價體系
體育教學內容和方法有其特殊性,科學制定考核標準有利于體育教師嚴格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進行體育教學,防止急功近利。如在評價體育教師考核內容上,可以把學生平時對上體育課的興趣指數,學生每學期的身體成長變化,也納入考核范圍。建立長效機制,使體育教學評價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進行體育與健康測評的時間,不一定非要在初四年級中考前一錘定音,有些學生可能初三時候的測評成績好些,有些可能初四好些,可以試著學期綜合評價,按比例累計積分,達到一定的學分,即為合格、良好、優秀。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特別是優秀的體育教師,要有足夠信心、持久的耐心、堅強的決心,匠心獨運,為學生身心健康快樂成長保駕護航,為我們教學改革盡一份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廖文科.貫徹落實中央7號文件 做好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工作[J].中國學校衛生,2010,12(7):769-770.
[2]楊貴仁.切實加強青少年體育 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J].人民教育,2007(10).
[3]劉海元.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及解決對策[J].體育學刊,2008(1):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