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少敏
摘 要:跨欄是田徑運動中的一個項目,是在規定距離之內跨國一定數量的欄架的運動項目。跨欄對身體的柔韌性、節奏感、協調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同時具有一定的危險系數,所以是運動項目中難度較大、技術規范較為復雜、對學生的體育素養培養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在此對初中階段體育課堂教學中有效指導學生進行跨欄訓練的策略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中學生;跨欄訓練;指導策略
跨欄這項運動的速度極快,身體騰空又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完成動作的過程中需要運動員具有相當高的技術水平。尤其是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跨欄訓練,教師必須對中學生的生理發展規律和認知水平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和科學的把握,結合跨欄的技術動作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科學的訓練,提高初中生的體育技能水平,培養初中生良好的運動理念,強化初中生的體魄,提升初中生身體的協調性,促進初中生體育綜合素養的有效培養,讓初中生形成健康的體魄,實現初中體育跨欄訓練教學的高效開展。
一、消除學生心理的恐懼情緒
跨欄訓練中學生一方面需要進行加速跑,另一方面需要將身體騰空,因此整個過程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訓練過程中也就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學生會撞欄、碰腿,甚至可能跌倒。當前的中學生在家中一般都是未曾吃過苦、沒有受過磨煉的,在自己跌倒或者目睹自己的同學跌倒的情況下,就會對跨欄訓練產生一定的恐懼情緒,進而在心理上形成一種障礙。如果這種恐懼情緒不能盡快消除,那么學生就會在跨欄訓練中畏首畏尾、束手束腳,更加影響了動作的正確完成,增加了跨欄訓練中出現失誤的幾率。因此在跨欄訓練中,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和能力水平,對學生進行精確到位的技術指導,并給學生進行干凈利落的動作示范,絕不拖泥帶水,這樣讓學生認識到只要經過科學的訓練就能夠大大降低出現失誤的幾率,保證人身安全,并讓學生進行嘗試,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以徹底消除學生的恐懼情緒。
二、規范學生跨欄的基本動作
跨欄訓練中的動作規范與否,直接影響到學生跨欄的成功率,更直接關系到學生日后的進一步學習活動的開展。在進行跨欄訓練的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一種錯誤動作就是跳欄,而不是跨欄。具體原因一方面在于學生在跨欄過程中因為出于畏懼心理,害怕跨欄過程中自己的腿或腳會碰到欄架,導致自己被欄架絆倒,因此在身體騰空的時候把膝蓋盡量向上提起,腳尖盡量向上翹起,身體蜷縮,形成跳欄;另一方面,跨欄之前都需要進行一段距離的助跑,學生對于距離掌握不準確,身體和步幅調整不科學,導致自己的整體節奏還沒有調整好就已經來到欄前需要跨欄了,匆忙之間來不及調整自己的動作,只能盡量向高處跳起,最終形成了跳欄。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動作的規范,并采取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提高學生的跨欄技能水平。首先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準備動作,例如組織學生在海綿墊上進行壓腿練習,讓肌肉能夠充分活動開,避免身體受到損傷;或者抬高腿部,在一定高度的圍欄上進行壓腿訓練,做出攻欄的動作,增強身體的柔韌度。之后可以組織學生練習跨欄訓練了,可以用小竹竿或者橡皮筋代替欄架,這樣可以降低學生出現失誤而導致身體受到損傷的概率,同時還能夠大大消除學生的跨欄恐懼心理。待到學生的跨欄動作練習得十分純熟,動作也非常正確、規范之后,教師再組織學生真正進行跨欄訓練。在這樣的過程中,有了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訓練,有了教師科學的指導,學生的動作將會慢慢形成,整個跨欄訓練的實效性也就有了必要的保障。
三、指導學生身體的節奏調節
在跨欄訓練過程中,身體必須具有極強的節奏感,才能在助跑、跨欄的過程中保持身體的平衡,掌握跨欄的速度,不至于出現跨欄失誤的情況。首先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在整個跨欄的過程中保持身體的前傾狀態,這樣可以讓學生的前腿提高幅度更大,后退也不會掃到欄架,避免身體僵直影響身體的靈活度。但是還需要注意身體不宜前傾過早,應當在身體躍起的同時把上身向前俯傾,保持兩肩持平,并積極擺動雙臂,盡量調整身體姿態,實現身體的協調跨欄。其次,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在跨欄之后趕緊把前腳下壓,使整個身體的重心前移,這樣可以讓整個身體保持向前的沖力,并在距離欄架距離最近的地方落地,這樣就可以留出距離下一個欄架更遠的距離,可以讓學生及時調整身體的姿態,調整自己的步幅,以更良好的姿態跨越下一個欄架做好充分的準備。所以說,指導學生對自己的身體和跨欄的節奏進行調節,可以讓學生的跨欄速度大大提升,并保證跨欄動作的良好完成。
總而言之,跨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技巧性,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挑戰意識,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培養,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化,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海花.淺論小學生如何進行跨欄訓練[J].考試周刊,2014(9):114-115.
[2]范邦禹.淺談中學生跨欄跑的節奏訓練[J].成才,2004(6):37.
[3]莊國安.初中學生跨欄訓練初探:淺析我校跨欄訓練[J].新課程學習(上),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