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方幔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全國各地中小學在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有效實施的前提下,根據學校的發展情況和辦學理念,結合學校傳統和優勢、學生實際需要及本校的培養目標,選擇、改編、新編教學材料或設計學習活動的方式,組織編寫適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教材。
關鍵詞:中學地理;校本教材;編寫
校本教材是各個學校根據教師、學生實際需要,結合學校自身條件,在校本課程標準指導下符合本地區、本學校教育教學發展目標而編寫的教材,但是校本教材開發良莠不齊,校本教材編寫存在諸如選題面大、內容空泛、脫離學生實際需求、脫離教育教學總目標、缺少課程評價機制等現實問題。要解決好中學地理校本教材編寫存在的問題,就必須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一、遵循學生需求的原則
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及時發現學生對某些知識領域的興趣,形成學校課程的選題。通過課后與學生的接觸交流,發現學生對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某些現象和規律有探究的欲望,轉化為學校課程的選題。通過書面問卷調查,全面了解學生對具體課程內容的需求,從而形成學校課程的課題。考慮學生的知識儲備、接受能力的大小、對國家統編教材延伸補充等內在需要,盡量選擇體例新鮮生動、貼近生活、易于理解的內容作為校本教材編寫的內容。例如天文基礎知識、自然災害、環境保護、地方旅游景觀等內容的選編。
二、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的原則
中學地理校本教材編寫要符合基本教育教學規律,要以學生的認知規律為依據,內容難度和廣度要適當,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要科學選擇材料,材料的科學性和內在邏輯性要強。通過校本教材學習促進學生具備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努力使校本教材成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以外促進學生發展的有益補充。
三、遵循選題適中的原則
選題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宜點不宜面。特別要注意避免學術性過強、學科體系過于完整。要注意弱化“知識與技能”,強化“過程與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要善于從某個知識點、某個地理規律、某些地理現象出發,借助鄉土地理的知識素材,能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地理學習很實用,很生活化,點燃學習興趣。特別是自然地理知識在統編教材中要照顧更大面的學生,從而整齊劃一地強調了抽象原理,而忽視了與不同地區常見的自然現象的有機結合。而校本教材可以靈活選擇諸如本土氣候、地形、水文、植被、物產等狀況的題目,小而精、小而專、易于搜集資料,整理
編寫。
四、遵循結構完整的原則
雖然校本課程本身課時不多、周期不長、系統性弱、生成性強,校本教材編寫也不太強調邏輯性和嚴謹性,但是校本教材要應用到教學中去就必須結構完整,內容翔實,基本要素要齊全,校本教材要有課程綱要、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安排、課程評價。不能變成知識點堆砌,大匯總,要重點突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目標、內容、評價等要素齊全,條理清楚,這樣才有利于完成校本課程的教育教學任務。
五、遵循內容開放的原則
中學地理校本教材編寫中要盡量避開學生已經掌握的語言材料,因為受校本教材自身的時效性、變化性和動態生成等特點,使校本教材的編寫必要、使用范圍、使用周期、使用效率等方面都極其有限,所以校本教材編寫時要遵循內容開放的原則,不可能像國家統編教材一樣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不變,校本教材內容要隨現實變化靈活調整內容,對一些近期發生的重大地理事件、地理現象以及前沿學科新的發現、新的認識融入校本教材。要加強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整合,以便使學生能全面、充分、健康地發展。讓教材成為學生綜合學習、研究性學習的范本。
六、遵循互利性原則
校本教材編寫不只是為服務學生,也是對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和鍛煉,是互惠互利的,教師在編寫校本教材過程中要思考與原有國家統編教材之間的互補性,要考慮開設課程的可行性,要考慮教材本身的教育性等問題。所以編寫校本教材是教師整合教學資源、展現知識素養和教育思想的重要過程,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當然,中學地理校本教材的編寫不拘一格,可以分為知識拓展型(部分具有為考試服務的性質)、課題研究型(具有素質教育屬性)、校外實踐型(具有素質教育屬性),也可根據課時長短編寫長、短、微校本教材。編寫校本教材是一項挑戰,但是對地理教師的專業水平是“質”的提高,是走向優秀的專家型教師的臺階。校本教材的開發有力地促進教師的課程意識和課程能力,能讓教師在基礎課程的教學中從“以本為本”自覺地轉化為“以生為本”,還能讓教師的課程資源不斷更新,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涵。校本教材的編寫也能夠讓地理教師獲得學生的喜愛、尊敬和信任,使得教師的形象不再是照本宣科、死扣試題,而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理貫通、通曉古今的學者,是一位有專業、有特長的地理教師,這也是大家期望的職業形象。
參考文獻:
[1]王麗.談中學地理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
[2]林洋.“聽說讀寫”:中學地理教學的重要環節[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