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平
摘 要:教師廣博的愛就是流淌在學生心池中的水。愛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愛像生命中的一縷陽光,能把心靈的冰雪融化,又像春雨能滋潤心田。作為教師,要理解和關愛學生,用真誠的愛心感動學生,用寬容之心對待學生,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寬容;愛心;和諧師生關系
我們的教育是渡人渡己的過程,是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教育的過程,是沙灘上的兩行腳印,一行是學生,一行是我們。孩子們都有一顆純真的心,他們敏感、天真。可在學習生活中他們也會產生煩惱,心靈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創傷,有時也會產生迷茫。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為他們指引迷途,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生活態度和價值觀,使他們健康快樂成長,這就需要教師要用愛心換取真心,用真心換取真情。
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沒有了情和愛,教育便是無水的池。即便是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免不了空虛。教師廣博的愛心就是流淌在學生心池中的水。愛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愛像生命中的一縷陽光,能把心靈的冰雪融化,又像春雨能滋潤心田。作為教師,我們要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用愛去融化孩子心中的堅冰,用心去溫暖孩子脆弱的心靈,用情去感化孩子的心結,孩子們才有可能對我們敞開心扉,才能走出精神低谷,樹立自信,走向成功。
一、用真誠的愛心,叩響學生心靈之門
一朵嬌嫩的花需要雨露的滋潤和陽光的呵護,一顆幼小的心靈更需要我們用真情和關愛去呵護。當我們靜靜地審視班里的每一個孩子時,就會驚奇地發現,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不只是一顆顆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更是一座座資源豐富的礦山,等待我們去挖掘、提取寶藏。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善于用真誠的愛心去叩響他們心靈的那道門,開啟他們心靈的那扇窗。
去年所帶過的五年四班的孫卓同學是從農村學校轉入的學生,因為教材不同,加上環境變化,他很不適應我們的教學。他是一個性格內向、膽小,甚至有些自閉的學生,所以在學英語的時候表現得尤為吃力,總是沉默寡言,不善于和同學交流,課堂上不發言,作業不按時完成。我曾試過上課提問、課下跟蹤輔導等方式與他交流溝通,可收效甚微。我冷靜思考,覺得想要真正提高他的成績,應該先要深入了解他的家庭,從改變他的性格入手。對此,我向他的父母提出建議:改變對孩子的管理方式,積極監督、引導孩子的學習,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在課堂上也更多地關注他的學習,給予他必要的輔導和幫助,積極發現他的點滴進步,表揚和鼓勵他,幫助他樹立學習自信心,同時讓同組的孩子經常教他朗讀英語,幫助他解決學習疑難。就這樣,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他的英語學習變得主動了,成績也在慢慢提高,他也敢于和同學交流,課堂上不再沉默。
二、用寬容的心對待學生,揚起希望的風帆
寬容來自理解。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修養,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教育方式。身為教師,首先要理解孩子,寬容孩子,教會孩子在寬容中理解別人,感恩別人。
我班上的李××,長得很可愛,但是本學期開學初好幾次不按時上交英語作業,問其原因,便說是忘記帶作業本。過后學生悄悄告訴我,因為他貪玩而沒有寫作業,害怕老師批評就謊稱沒有帶作業本。于是,他被請到了辦公室。我沒有批評他,而是給他講《說謊的孩子》的故事,告訴他撒謊欺騙老師是不光彩的,老師會生氣,同學也會疏遠他,不喜歡跟他玩。他聽后,低下頭,哭了。他跟我說:“Miss Sun,我以后要認真完成作業,不再撒謊了。”從那以后,他再也不會有忘記帶作業現象了,而是每天的作業書寫認真,主動讓家長檢查簽字,課堂上認真聽講,英語學習進步很大。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用愛心換取學生的真心
由于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心理很脆弱,自尊心很強,要讓學生接受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方法,必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新課標提出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作為教師,不要把自己置于學生之上,要彎下身子做學生的朋友,了解學生的思想、感情、性格、愛好等,想學生所想,看學生所看,多進行換位思考。教師對學生多一點理解和寬容,從愛出發,了解學生真實的感情需要和豐富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給學生平等對話的機會,讓學生覺得老師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從而自覺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育。我在教學實踐中比較恰當地使用了三種心態:成人心態、父母心態和兒童心態。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成人心態,客觀理智地嚴格要求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學會學習的必要性:在生活中,我運用父母心態,對學生多關心,多愛護,理解他們;在玩樂中,我運用兒童心態,與學生一起娛樂,讓學生感受到在玩樂時沒有師生之分。由于恰當地使用了這三種心態,我與學生在交往中游刃有余。可以說,我與學生的這種朋友關系是在不經意中建立起來的,但這中間不缺少對學生的愛。
熱愛學生,既是教師高尚道德的表現,更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前提和手段。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教師用一顆平等的心與學生交往,用全部的愛去滋潤他們的心田,讓他們得到尊重;用一顆寬容的心與學生交往,讓他們得到理解;用一顆關愛的心與學生交往,讓他們得到溫暖。老師們,不要吝嗇我們的愛,把愛撒向每一位學生,讓愛流淌在每一個學生的心田,讓我們愛的教育結出累累碩果!
參考文獻:
江立寒.讓愛流淌在學生心田[J].人民教育,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