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棟
摘 要:所謂“讀寫結合”,就是閱讀與寫作的結合。教學中抓住教材特點,把握訓練重點,找準讀寫結合點,挖掘以讀促悟,推薦課外讀物,進行寫作訓練。
關鍵詞:讀寫結合;以讀促悟;以寫促讀
所謂“讀寫結合”,就是閱讀與寫作的結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在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通過讀寫訓練,達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要使學生在讀寫兩方面同時提高,我在課堂教學中是這樣做的:
一、抓住教材特點,進行讀寫結合訓練
寫作訓練有多種。教師如果能依據本單元的課文特點,適時抓住讀寫結合點,對學生進行各種寫作訓練,就能促進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一)抓住故事內容,進行續寫
有些課文故事性強,結尾耐人尋味,學完了課文之后,引導學生續寫故事,如《凡卡》結尾,教師抓住時機,鼓勵大膽續寫,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寫作能力。
(二)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補寫
大多數的課文,留有令人回味的地方。針對場景進行補寫,是教學的點睛之筆,同時成就了一次讀寫結合的機會。學了范成大的《夏日田園雜興》,抓住時機,引導學生觀察初夏田園的景象,再次對夏天場景描寫,進行二次創作。
(三)依據教材特點,進行仿寫
教學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反復誦讀,領會寫作方法。進行仿寫訓練,情不自禁的就把讀寫結合起來了。學習了《修鞋姑娘》可結合學習“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指導學生為修鞋姑娘寫頒獎詞。
(四)結合文章內容,進行改寫
為了讓學生加深理解情景,進行改寫,這樣就把學生自然而然地融進了故事之中。學習了《雅魯藏布大峽谷》,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用第一人稱來寫導游詞,用文中的優美詞句,將文本與寫作結合了起來。
(五)依據教材,縮寫進行
縮寫是對原文的壓縮,在中心和主題不變的情況下,把長文縮成短文。縮寫是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學生在閱讀全文以后,對課文的內容和主旨概括、把握好。學了《小抄寫員》進行縮寫。
二、把握訓練重點,進行寫作訓練
緊緊抓住課文的訓練重點,來指導寫作訓練,如歸納等常見的構段方式。如《天馬》是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的說明順序對“天馬”的外形特點進行說明,指導學生朗讀,品味寫法,在習作時借鑒賞寫法,習作方法始終貫穿整個課堂。按時間順序寫、按事情發展順序寫、按觀察順序寫等常見的文章結構方式,讓學生感悟、掌握作文的一般過程和方法,引導習作前搜集、整理資料,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等。
三、找準讀寫結合點,進行寫作訓練
緊扣文本,滲透“寫什么”和“怎么寫”的原則,讓習作方法始終貫穿整個課堂,不僅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讓學生積累寫作方法,讀寫結合點、切入點選恰當。如《幸福在哪里》文中使用語言描寫,指導學生朗讀,品味語言描寫,深刻地反映人物內心世界的寫法,讓學生對文本深刻感受。在寫《我的老師》時,使用語言描寫借鑒賞寫法,由于讀寫結合點選得恰當,學生當堂小練筆教學效果也較好,這節課讀寫結合訓練體現了由讀到寫的水到渠成,也讓學生在練筆中加強了對文章的理解。因勢利導地對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增強了讀寫結合訓練的有效性,從而提高了學生讀寫能力。同時,在作文中形成的知識技能,也能促進閱讀教學。
四、挖掘以讀促悟,進行寫作訓練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只有讀中有寫,寫中帶讀,以讀促寫,學生的作文才能逐漸提高,教師要創設多種形式朗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領會表達,進行寫作。學習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通過多種方式朗讀,把學生引入意境,激發學生展開大膽的想象,學生的情感與場景融為一體,抓住時機,體會離情別緒。恰好馬上就要告別母校,寫送別語,是練筆的過程,也是情感內化的過程,小練筆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五、推薦課外讀物,進行寫作訓練
作文是各種知識的綜合運用,沒有豐富的知識,很難寫出思想深刻,內容豐富,新穎別致的好作文來。所以教學中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籍,廣泛的閱讀使學生思維活躍,并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寫作方法,將習作置于現實生活中。平時多鼓勵學生寫日記,把所見所聞寫下來;還可以寫讀后感、心得體會,組織一些比賽或演講比賽;以講故事、辦墻報、校園文學報等形式提高學生書面水平。將積累的知識應用到寫作中。通過閱讀,學生的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思維活躍了,不為沒有無米之粥而苦惱。
總之,閱讀和寫作各有自己的目的和任務,在實踐中緊密結合,相互為用,找到兩者的結合點。用心琢磨,爭取讓“讀寫”的結合達到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徐世赟.簡單的閱讀 實踐的思索:圖畫書《失落的一角》 讀寫結合實踐課節錄及解讀[J].小學語文教學,2013(3).
[2]曹龍.從“形似”到“神似”:如何提高從讀到寫的有效性[J]小學語文教學,2018(10).
注:本文為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