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磊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但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自己管住自己都很困難,更別提合作。很多時候小組合作看似熱熱鬧鬧,實際上不少學生都在濫竽充數,合作學習很大程度還只是停留在形式上。那么,如何使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下面結合幾個教學片段談以下幾點感悟。
一、布置任務具體明確,讓學生知道要做什么
教學實踐中發現,小組合作學習時之所以有的學生無所事事,是因為真的無事可做,他們并沒聽清或沒弄懂老師要求做些什么。低年級的學生理解能力有限,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學中教師布置任務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及生活經驗,做到要求具體明確。
教學片段一:
師:10-2+3這樣列式可以嗎?這樣列式能先算2+3嗎?
生:不行,這樣列式先算的是10-2,而我們要先算的是2+3。
師:看來,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這里添上個符號,說明你要表達的意思。
先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想法。
師:大家聽清要求了嗎?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明確要求:“你能在‘2+3這里做個標記,讓人看出要先算加法嗎?先獨立思考,然后把想法說給小組同學聽。”
生創造符號后展示:(線、方框、括號)
10-2+3 10- 10-(2+3)
此環節教學中,學生發現10-2+3這樣列式,不能先算“2+3”,教師適時引導:“看來,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這里加個符號說明你要表達的意思,先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想法。”布置完任務后,發現有些學生并不知道要做什么,“大家聽清要求了嗎?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通過交流發現有的學生不明白“符號”的意思。于是,教師進一步明確要求:“你能在‘2+3這里做個標記,讓人看出要先算加法嗎?先獨立思考,然后把想法說給小組同學聽。”這樣的要求更容易理解,明確要求后學生很快融入了小組學習中。
二、適時引導,抓住合作學習的時機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形式,但并非任何教學內容、任何環節都需要進行合作學習。教學中,教師應注意適時引導,抓住時機有效組織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片段二:
師: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把算式寫在作業本上。
生列式:10-2-3=5
根據剪五角星的過程,擺一擺,畫一畫,想一想,還可以怎樣解決“還剩幾個五角星”這個問題?
組內交流: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師: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請你先說一說算式所表示的意義,再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方法1:先算剪去2個后還剩多少,再算又剪去3個后還剩多少?
列式為:10-2-3=5
方法2:先算一共剪掉幾個,再算還剩幾個?
列式為:10-5=5
師:減去的5是怎么樣來的?5代表的什么?
生:5是把兩次剪去的合起來,表示一共剪掉了5個。
寫成綜合算式:10-2+3
該教學環節主要任務不是用已熟悉的連減方法解決問題,而是尋求不同策略,用先加后減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而這又使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的,在此小組合作學習是很有必要的。我抓住時機,引導“借助學具擺一擺,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先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有些小組通過合作學習找到了先加后減的方法,列出算式“10-5=5”,這時我十分疑惑地說:“減去的5是怎么來的?5表示什么呢?”于是,學生圍繞問題又一次展開討論交流,投入到進一步的合作學習中去。
三、注重參與度,兩人合作與四人合作相輔相成
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有效,取決于學生的參與度。而對于低年級學生,“一對一”的兩人合作形式較“一對三”的四人合作更容易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同時,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中兩人合作與四人合作各有自己的作用。
教學片段三:
師:面對這么多的符號,你能說說自己的感受嗎?
生:一人用一個符號,太亂了。
師:看來我們應該找一個統一的、簡潔的符號來表示先算后面的2+3。(引入小括號)
算式上添上小括號:10-(2+3)=5
師:現在,你能說說這個算式按什么順序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嗎?
生:先算2+3=5,再算10-5=5。
在算式上添上小括號,并和你的同位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對比:兩道算式計算過程有什么不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以上教學片段中,讓學生“在算式上添上小括號,并和你的同位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人說,另一人聽,并監督評價,然后換位進行,這種側重于練習性的內容較適合采用兩人合作;而在解決問題及創造小括號環節,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的過程是思維的碰撞,是智慧的分享,這種探索性較強的內容更適合采用四人合作的學習形式。再如:在 “認識鐘表”教學中“撥鐘表”環節,采用一個報時,另一個撥鐘表,這樣一人操作,另一人觀察、評判,然后換位練習的兩人合作形式,學生可以獲得更多操作練習的機會,學習效率更高;而“認識人民幣”一課中“換購游戲”環節,采用四人合作的學習方式,組內的多種商品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機會,同時同樣的錢數也會出現多種不同的取錢方法,認識人民幣的相關知識可以得到更好的鞏固和應用。
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探索實踐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一步步從“費時費力”走向了“省時省力”,從而使課堂教學更高效;但同時也遇到了許多問題,小組的構建及成員的分工;思考、合作、交流、傾聽等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小組的評價等都需要進一步的探索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