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衛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寫話要求:“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明確指出了低年級寫話的目的和要求:(1)對寫話感興趣——樂于寫;(2)寫自己想說的話,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寫想象中的事物——有內容寫;特別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品嘗到學習的樂趣”作為了重要目標,單獨提出。如何讓學生喜歡寫話、樂于表達成為低段語文習作教學的重要工作。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無論學生是否善于語言表達、口頭表達、書面表達,手中的筆都喜歡畫,如何利用“畫”這個催化劑來點燃學生“話”的激情呢?我們在教學摸索的過程發現以下幾個小技巧。
一、創設情境,激發寫話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會寫的字不多,不要指望他們能寫出多么生動的內容,激發他們喜歡“寫”的興趣才是重點。教師在寫作授課過程中,盡量把要求降低,以保護學生的自信。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畫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寫上自己想說的話,不講究格式,隨心所欲地去創作。學生認真地畫、專心地寫,主動地交流,一幅幅充滿童趣的畫面上,內容豐富極了:一位同學畫了幾座簡單的房子,四周畫了一些花,幾只蝴蝶飛來飛去,天上飄著幾朵云,再配上“小明坐在凳子上,欣賞著旁邊美麗的鮮花,想要把它送給我的媽媽那該多好。他剛想伸手去摘,突然想起老師說過不能摘花,他又把手縮了回去。”雖然只寫了幾句話,但在學生的眼里,他們畫出了自己想畫的東西,寫出了自己想說的話,表達了自己對生活最真實的發現和感受。
二、拓展視野,點燃創作激情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生活中到處是可畫、可寫的素材,面對低年齡段的學生,教師應該做出具體的指導:
(一)觀察生活,訓練“畫”“話”
1.留心觀察,獲取“畫”“話”素材。二年級下學期開學,恰逢初春時節,適時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春天的景象,繪關于春天景象的畫,寫圍繞“春”的話。一個月以后,學生紛紛呈上了自己的杰作,稚嫩的作品既寫出了他們的真實感受,也激發了他們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懷。
2.放飛想象,續繪寫故事。小學生喜歡聽也喜歡講故事,讓他們續編故事,會興趣盎然。教材中有很多課文在末尾都留下了懸念,留下了無限想象空間。以原文的終點作為寫話的起點,聯系課文和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合理的想象,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續編故事,是個不錯的寫話素材。《狼和小羊》的擴展活動中,問“小羊有沒有被狼吃掉呢?它會請求和反抗嗎?會有人救它嗎?”孩子們的續編故事中把“小羊脫離狼口”的畫面畫出來,并配一段段鮮活的文字,展現出孩子大膽的想象,童趣盎然。
(二)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是繪畫寫話取之不盡的天然源泉
校園生活是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校園里沐浴著老師的關愛、同學的友誼,參與著豐富有趣的校園活動,只需要老師稍加啟發,帶著孩子去洞察、捕捉,就可以激發他們內心的感受,為繪畫寫話注入取之不盡的天然源泉。操場上各種游戲就是一個活資源,引導孩子在課間時多觀察,然后動筆“畫”“話”:一幅幅精彩有趣的課間活動圖躍然紙上,一句句稚嫩的句子勾畫出一個個熱鬧的場面。作品不但能自然地表達真情實感,還能大膽地放飛想象,充滿靈氣。
(三)視野廣闊的校外生活是繪畫寫話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話教學要向家庭和社區開放,充分利用家庭、社區、家鄉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家庭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天地,學生在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中充分展示著性格的真實……清明、五一、端午學生回老家或外出旅游,特意結合節日布置讓他們觀察家鄉的變化,用自己的筆畫出家鄉的變化,寫出家鄉的變化并在班級里展示,讓孩子們互相了解彼此家鄉的發展變化,看著他們快樂開心的笑臉,我們從內心感受到:“話”“畫”,孩子們的寫話不論是從興趣還是內容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及時評價,讓興趣深入心靈
(一)抓好典型,激發興趣
每星期抽一節課,讓學生將自己的繪畫交流展示,針對學生“喜歡模仿老師表揚的榜樣”的心理特點,將“指導”融入對“寫的不錯的學生的表揚上”,引導學生看這些學生的繪畫作文,從內容、選材到用詞,指導學生欣賞、學習,而學生也非常期待這種表揚,進而更加喜歡“畫”與“話”。
(二)正向引導,激發興趣
發掘每篇“畫”“話”的閃光點,特別對語言表達不擅長的學生適當降低要求,大致語句通順,能表達真情實感,能用上課文中學過的詞語和句子的學生額外加分,學生的“話”“畫”熱情又提升到一個高點。
(三)分享交流,互動提高
孩子天生具有與別人分享想法和感情的需要,鼓勵學生帶著自己的創作與他人分享,他們會用兒童的眼光和思想去欣賞、指點同伴的作品。學生認識到語言文字的交際作用后,就愛把自己的作品讀給同伴聽,并根據伙伴的需求修改補充自己的內容。無論是畫面還是文字上,自己的成果得到別人的贊同,自信心和“畫”“話”興趣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實踐證明畫寫結合訓練,既滿足了學生繪畫的本能,又激發了學生對寫話的興趣,使他們愉快地畫出心中“話”,寫出心中“畫”,讓這種“畫”的天性演化為“話”的能力,為后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達成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