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省援藏援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黃楚平,省政府副省長楊云彥分別在“湖北省2018年度對口援藏工作情況報告”上作出批示和圈閱:“2018年度援藏工作成果豐碩,亮點紛呈。望2019年繼續堅持實心實政,爭取援藏工作更大實效。”
2018年,湖北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為指導,在黨中央及鄂藏兩省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各對口支援市、省直各部門和廣大援藏干部人才牢記援藏政治責任,勇于擔當,創新發展,我省援藏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省委書記蔣超良率省黨政代表團赴藏考察調研和西藏自治區黨政代表團來鄂開展回訪取得圓滿成功;全面推進省“十三五”援藏規劃項目、資金落地實施,全年撥付援藏資金超2億元;扎實推進“精準援藏”助力“精準脫貧”,湖北對口支援西藏乃東、瓊結、加查、曲松四縣(區)全部實現脫貧摘帽;湖北省50名短期援藏專業技術人才赴藏開展援助工作富有成效;開展“鄂企楚商進山南”招商引資活動成效明顯;成功開通“武漢至拉薩”直航,改寫了大武漢沒有直飛拉薩航班的歷史;支持我省援藏律師在山南首設律師事務所,支持援藏技術人才在武漢舉辦《走進山南》藏源文化圖片展,拓展了援藏工作新途徑;省建藏援藏協會積極推動鄂藏文化大融合,大型音畫劇目《長江雅江譜華章》在我省成功上演取得好效果,廣受贊譽。
(莊輝錦)
2019年1月28日,湖北省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談會在武漢舉行,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爾肯江·吐拉洪出席會議并講話。他指出,宗教工作關系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關系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各宗教團體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堅決落實黨中央、省委關于宗教工作的決策部署,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鞏固黨同宗教界的愛國統一戰線,為共同譜寫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凝聚正能量。
(民軒)
2019年2月13日,湖北省民宗委召開2019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傳達學習十九屆中紀委三次全會、省紀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傳達了全省地廳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有關精神,回顧總結2018年黨風廉政工作,安排部署2019年工作任務。
會議強調,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省民宗委全體干部職工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新時期黨的建設總要求,嚴格落實管黨治黨責任,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著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落地生根,建設敢于擔當、敢于斗爭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以黨建工作新成績、黨風廉政建設新成效推動湖北民族宗教工作再上新臺階。
2019年1月13日,湖北省新疆商會2019年年會暨第一屆二次全會在武漢舉行。湖北省新疆商會成立一年來,在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新疆駐湖北工作組及省、市各級黨政部門關心指導下,商會通過“四愛四爭當”、選樹新疆典型人物、國家通用語言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等主題教育和實踐活動,新疆同胞融入度得到明顯提升;通過開發“鄂疆一家親APP”信息系統、扶持新疆籍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小創新型企業、倡導行業自律等方式,全覆蓋、無縫隙的服務網絡和服務渠道得到健全完善,為在鄂新疆同胞增收致富、民族團結、規范經營、群體穩定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增進鄂疆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發揮了積極的橋梁紐帶作用。
(葉長青)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宗教工作的決策部署,切實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已將修改《湖北省宗教事務條例》列為2019年正式立法計劃。為有序推進修法工作,2019年1月14日至30日,省委統戰部、省人大民宗僑外委、省司法廳、省民宗委聯合組成5個修法調研組,分別前往上海、江西、貴州、甘肅4個兄弟省市和9個省內宗教工作重點市州開展修法工作專題學習考察和調研。此次專題調研活動以召開座談會和實地走訪等方式,學習兄弟省市地方性宗教法規修訂工作的立法經驗和創新性做法,了解全省各地在實施現行《湖北省宗教事務條例》中存在的問題、新時代宗教工作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修法的訴求及對修法的意見和建議。調研組將在這次專題調研的基礎上,起草《湖北省宗教事務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推動修法工作順利進行。
(江莉)
為貫徹落實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邊穩藏”重要論述,扎實做好2019年度湖北教育援藏工作,2019年2月18日,湖北省75名援藏教師聚集武漢華中師范大學進行學習充電,為進藏開展工作打基礎。此次在武漢參加培訓學習的75名援藏教師中,有50名是湖北省首批“組團式”援藏教師,25名是湖北省“萬人援疆援藏計劃”教師。本次培訓是在新高考、新課程改革在全國大力推進的新形勢下舉行的,旨在通過培訓,讓全體援藏教師能迅速適應新高考的教學、教研、教改環境,并把全新的教育理念快速傳遞至受援地西藏山南市,高原山南師生及時受益。
(莊輝錦 王圣平)
2018年,湖北省政府在恩施召開湖北武陵山片區脫貧攻堅推進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統籌銜接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著力改善片區發展環境,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戰果。據統計,全年武陵山片區各成員單位共落實項目344個,落實支持資金61.07億元;片區減少貧困人口35萬,貧困發生率降至7.2%,3個貧困縣順利通過省級預脫貧評估;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萬元,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萬元,增長9%。
(蘇金華)
近日,湖北省民宗委、省財政廳聯合印發了《湖北省省級少數民族資金管理辦法》。《辦法》明確了資金使用支出的三個主要方向、資金分配的四項主要因素、資金管理與監督的九條重要原則,為各級在使用省級少數民族資金完成民族領域重點工作上提供了政策保障,為保證資金使用管理合法合規提供了制度遵循。
(商振華)
近日,湖北省政府出臺文件,建立起省內較發達縣(市、區)對口支援民族鄉鎮發展機制,并召開全省民族鄉鎮工作會議進行專題部署推進。省政府決定,由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排名前12位的縣(市、區)分別對口支援全省12個民族鄉鎮。目前,較發達縣市對口支援民族鄉鎮機制運行順暢,效果初顯。12個較發達縣市區積極行動,把對口支援民族鄉鎮加快發展納入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完善對口支援民族鄉鎮工作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主動對接12個民族鄉鎮,結合民族鄉鎮需求,明確對口支援思路、目標,擬定對口支援規劃,開展項目調研和論證,編制對口支援資金預算,匯聚支持民族鄉鎮和少數民族加快發展的力量。
(湯先鵬)
近日,國家民委印發《國家民委關于命名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區(單位)的決定》,湖北省5個單位榜上有名,分別是武漢市東湖中學、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恩施供電公司、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樂坪鎮腰牌村、襄陽市樊城區水星臺社區。
(巢明榮)
2018年12月29日,湖北省民宗委舉辦學習貫徹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精神交流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會上,省民宗委機關與委屬事業單位各支部推薦的7位黨員干部代表圍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個人思想和工作實際進行了交流發言。
(黃紅兵)
近日,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資丘鎮被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據了解,該縣堅持把保護與傳承優秀民族民間文化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人、省級5人、市級9人;以“民族文化進校園,民間藝人進課堂”為抓手,先后共培育出撒葉兒嗬、南曲、山歌、花鼓子小傳人6000多名。
(魯愛民)
2018年12月28日,湖北省援藏辦主任及省對口援藏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絡員培訓會在武漢召開。會議結合實際,總結分析了2018年湖北對口援藏工作援藏工作形勢,討論研究2019年湖北對口援藏工作任務。武漢、黃石、襄陽、宜昌4個對口支援市援藏辦主任及聯絡員,省對口援藏工作領導小組25個成員單位聯絡員以及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代表參加培訓會。
(莊輝錦)
2019年1月19至20日,湖北省民宗委開展消費扶貧專項活動,動員委機關干部職工及社會各界人士一起為扶貧攻堅出力,積極加入消費扶貧行動中,兩天時間為省民宗委幫扶駐點村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樂坪鎮洞口村銷售土豬肉、土雞、土雞蛋、土酒、臘肉等優質農產品價值10萬多元。
(依拉木江)
2019年1月,湖北省民宗委下發通知,明確在全省開展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范社區創建活動,每年評審命名一批省級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范社區,旨在通過開展省級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范社區創建活動,打造一批省級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范社區,在全省構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區環境和社會結構,讓城市積極接納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讓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更好地適應城市。
(湯先鵬)
由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民族團結雜志社、中國電影文學學會、中國知青網主辦的“多彩中華”——首屆“愛的文化杯”2018全國民族廣場舞大賽總決賽于2018年12月26日在武漢舉行。經過激烈角逐,大涼山聲藍藝術團參賽的彝族舞《涼山什么最美麗》、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文工團參賽的傣族舞《百夷諾》、天山藝術團參賽的新疆舞《我們新疆好地方》分別榮獲總決賽冠軍、亞軍、季軍。據了解,本次大賽自啟動以來,有來自全國各地近2000支舞蹈隊,超過40個民族成份的萬余名各族舞蹈隊員報名參賽。
(郭用德)
2018年12月17日至2019年1日15日,武陵山區土家族苗族服飾民俗研修班在武漢舉辦。此次研修班是根據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社部2018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與武漢紡織大學聯合舉辦,共有21名學員參加培訓。他們都是來自武陵山區的土家族苗族服飾民俗傳承人群,包括土家族苗族服飾制作的手工藝人,以土家族苗族服飾為主要經營內容的企業、手工作坊的相關人員,與服飾相關的傳統美術及傳統手工技藝傳承人,以及本地民俗文化管理人員等。
(王平)
2018年12月27日至29日,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舉辦民族團結進步成果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成果展涵蓋該縣黨的建設、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六大方面,74塊圖文并茂的展板圍繞人民群眾衣、食、住、行和上學、就業、就醫、用電、通訊等生產生活環境的不斷改善,多角度、全景式展現了在黨的民族政策照耀下,全縣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時代精神風貌和生動實踐,展示了長陽經濟社會發展的光輝歷程和巨大變化。
(韓華)
2018年12月14日,首屆《肉連響》大賽在利川市都亭普庵小學拉開序幕,都亭轄區的5所學校組織了20個班級進行了比賽。《肉連響》是國家級非物資文化遺產,也是民族體育項目。湖北省第九屆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首次將它列為競賽項目,既是為了保護民族體育項目,更是傳承、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舉措,對湖北省民族體育、民族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劉黇臣)
2019年1月18日,荊州市舉行“2019年荊州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員迎春聯誼活動”,來自新疆、青海、甘肅等地少數民族流動人員150多人歡聚一堂,與荊州各族群眾共同祝福偉大的祖國,共迎2019美好新年。
(董耘)
2019年1月16日,“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土家織錦文化數字化保護與智能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通過項目驗收。項目驗收專家由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科院軟件研究所、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等11個單位組成。《土家織錦文化數字化保護與智能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是“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社發領域重點任務之一,該項目從土家織錦文化挖掘與聚合、互動式土家織錦文化資源展示、土家織錦智能織造技術等3個方面開展科技攻關,構建土家織錦文化資源數據庫,研發了互動式土家織錦虛擬織造系統、土家織錦創意設計系統、土家織機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試制了土家織錦智能織造機。項目利用虛擬展示平臺對土家織錦文化資源進行展示與傳播,并將挖掘的土家織錦文化資源(如圖像和圖元資源)引入到土家織錦虛擬設計中,實現土家織錦文化資源和土家織錦智能織造的深度融合。
(段迪斯)
2019年1月22日,北京市消費扶貧產業雙創中心開業。其中,以富硒產品和旅游宣傳為特色的巴東館是唯一一個以縣為單位設立的展館。北京市消費扶貧雙創中心是北京市以“愛心北京·消費扶貧”為主題,立足超大型消費城市市場優勢和各方要素優勢,打通受援地區農特產品生產、運輸、包裝、銷售等全產業鏈條,實現線上線下同步展示展銷。此次巴東館首批入駐雙創中心企業11家,包括巴東郡貢茶、柑橘、茶葉、中藥材、野豬肉等73種富硒系列產品,將通過渠道銷售模式,以集團客戶為對象實行線上線下銷售,打造長期經營的扶貧產品館,可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500人,間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9萬余人增收致富。
(康軍)
2019年1月25日至27日,恩施州鶴峰縣舉行“喜迎新春佳節·領略非遺文化”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活動。來自全縣各地的100多名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各顯身手,4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以及41項傳統茶禮、傳統手工藝、傳統飲食、傳統醫術的展演活動掀起山城濃濃的傳統“年味”。
(李仲科)
2019年1月28日晚,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舉辦“民族團結一家親”暨2019年迎新春百姓春晚。晚會在縣民宗局選送的歌舞《春滿土家》中拉開帷幕。新創編的表演唱《精準扶貧六口茶》、歌舞《同心筑夢》等精彩的土家歌舞節目,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濃濃的“年味大餐”。
(韓華)
2018年12月26日,“湖北民族大學”揭牌儀式在該校行政樓一號會議室舉行,湖北民族學院正式更名為湖北民族大學。湖北民族大學位于我國最年輕的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經教育部批準,以本科教育為主的省屬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政府和國家民委共建學校。學校溯源于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立聯中鄉村師范分校,1989年定名為湖北民族學院,1998年與恩施醫學高等??茖W校合并組建成新的湖北民族學院。學校已成為了湖北民族地區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科技創新的重要陣地,成為了恩施自治州的名片和對外開放的窗口,成為助推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創新引擎。
(段迪斯)
2019年1月30日至31日,恩施州舉行2019年脫貧攻堅能力提升工程培訓班。州脫貧攻堅指揮部成員單位分管領導,州直單位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各縣市政府分管扶貧工作的領導、扶貧辦主任、民政局局長以及州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全體干部職工參加培訓。
(段迪斯)
2018年2月17日,恩施市2019年首批經過專業培訓的家政服務人員,借東西部勞務協作的東風,前往杭州就業。此次出發前往杭州的務工人員共有11人,都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經過專業培訓全部取得了職業資格證書和“雨露計劃”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結業證書。據了解,2018年以來,恩施市把東西部扶貧協作作為推動勞務輸出的重點,加大實施技能培訓工程,全力促進全市貧困群眾精準轉移就業增收,全年舉辦建檔立卡人員東西部協作勞務輸出培訓班16期,參加培訓學員425人,其中貧困戶165人。
(田勇 阮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