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市園藝局,河南 靈寶 472500)
靈寶市地處黃土高原東緣,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是蘋果等落葉果樹最佳適生區。靈寶蘋果色澤鮮艷、香味濃郁、酸甜可口、軟硬適中、耐貯耐運、品質優良。靈寶蘋果1921年引進栽植,發展歷史悠久,果品資源豐富,產業優勢明顯,是我國中西部地區蘋果栽培的發源地。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蘋果始終是靈寶市農業農村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
目前,靈寶市果品總面積7.67萬hm2,其中蘋果6萬hm2,靈寶市果品產業的發展壯大,帶動了加工、貯藏、銷售、包裝、運輸以及農資供應、食用菌生產等關聯產業全面發展,形成了“果—菌—肥—果”和“果—加—畜—肥—果”兩大循環經濟產業鏈。全市食用菌總規模超1億袋,年產鮮品10余萬t;果品一產產值47.5億元、二產產值52億元、三產產值107.5億元,靈寶蘋果產業化集群總產值達到207億元。
靈寶市果品資源豐富,為發展以香菇為主的木腐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1998年,靈寶市委、市政府站在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實現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高度,作出了發展食用菌產業的戰略決策。近20年來,食用菌產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品種由少變多、由有變優,已成為靈寶特色農業發展亮點和支柱產業,靈寶先后被評為“全國食用菌產業化建設示范縣”“全國小蘑菇新農村建設優秀團體”“全國食用菌文化產業建設先進縣”“全國優秀香菇出口基地縣”和國家級出口香菇質量安全示范區、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
發展食用菌產業,尤以“靈寶香菇”為代表,生產原料來源于蘋果木;以“靈寶香菇”為品牌,帶動食用菌產業全面發展。“靈寶香菇”以蘋果樹木屑為原料,所產香菇品質優良,菇形圓整美觀,菇肉致密瓷實,菇香純正濃郁,菇色淺褐自然龜裂成花,食之鮮嫩口感好,先后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和生態原產地產品認定,已成為靈寶市第二大農業農村經濟支柱產業。目前,“靈寶香菇”年栽培規模近1億袋,實現年產鮮品10萬多t,年產值12億多元,年出口創匯超過5 000萬美元。全市食用菌企業、合作組織超過1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9家、木屑加工15家、菌種生產7家、菌袋生產1家、菌棒加工3家、出口加工5家、菌品深加工2家、廢棄菌棒再利用2家、交易市場2個,安置和帶動從事食用菌生產經營的群眾超過5萬人。
食用菌生產過后廢棄的菌棒,有機肥廠回收再利用,經過科學配方后加工成有機肥,有機肥用于肥沃果園土壤,構建了“果品生產——廢棄枝條(樹樁)再利用——加工食用菌袋料——食用菌生產——廢棄食用菌袋料再利用——加工有機肥——果品生產”的生態循環經濟模式。
靈寶市果品加工企業隨著果品產量的增加應運而生,大多起步于2000年左右,目前有6家果品加工企業,其中濃縮果汁加工企業3家,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省級龍頭企業1家,年加工果蔬能力40萬t,轉化果蔬能力180萬t,主要加工產品包括濃縮果蔬系列、飲料濃漿系列、果蔬罐頭系列、水果濃漿系列、果沙飲料系列、果汁飲料系列、乳品飲料系列、果酒系列等八大系列100多個品種,遠銷美國、加拿大、歐盟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全市出口濃縮果汁1.06萬t,創匯1 012.5萬美元。
靈寶市每年的風落果、殘次果、無等級蘋果全部用于加工,果品加工企業經清洗、篩選、榨汁、殺毒、超濾、脫色、濃縮等工序,加工成濃縮果汁。在蘋果榨汁環節,將榨汁后的果渣,經烘干處理合理配方再加工后,制作成畜禽飼料,畜禽的糞便腐熟后肥沃果園土壤,還可以制作沼氣,沼氣用來做飯、照明等,沼液噴灑果樹防控病蟲害,或將沼液、沼渣肥沃果園土壤,構建了“果品生產——果品加工——果渣加工飼料——畜禽養殖——糞便肥園”的生態循環經濟模式。
靈寶市按照“高質量、高效益、全鏈條、全循環”的理念,圍繞推動果業“縱向拉長發展復合型產業,橫向延伸發展相關二、三產業”思路,先后制定了《靈寶蘋果提質增效2017-2019年工作意見》《靈寶市現代果業發展獎補辦法(2018-2021年)》等長遠規劃,努力實現“穩定面積、優化結構、科學管理、提升質量、叫響品牌、增加效益”的效果,為果品產業持續引領相關產業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按照《地理標志產品靈寶蘋果》國家標準、《國家標準果園管理技術規程》《靈寶蘋果品牌建設實施細則》《“靈寶金蘋果”品牌運營辦法(試用)》《靈寶蘋果99道生產管理工序》等標準,加強蘋果生產管理,不斷完善果品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體系,蘋果品質明顯提升。經檢驗檢測,靈寶蘋果完全符合安全衛生、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要求,達到國家綠色食品(蘋果)生產標準,產品質量安全率達100%。蘋果生產核心區優果率提高、商品率增加,分別達到了80%、95%,蘋果含糖量15%左右,酸度0.32%左右,硬度8 kg/cm2左右,糖酸比53.9左右,固酸比66.4左右,蘋果酸甜適中,爽脆香甜備受青睞,不但內在品質優良,而且是營養價值較高的綠色健康食品。
堅持產業聯動、三產融合、集群發展,綜合利用果品資源,提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目前,全市有機肥生產企業3家,生產能力20萬t,其中以廢棄的香菇菌棒為原料的有機肥廠生產能力5萬t,年創利潤500萬元。果品出口企業3家,2017年全市出口果品4.3萬t,創匯4435萬美元。專業合作社270家,果農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生產效益非常可觀。果品機械化冷藏庫182座,基本實現了靈寶蘋果季產年銷。果品產業鏈條年吸納農村勞動力30萬人,安排就業轉移4萬人,帶動果農年增收3億元。
圍繞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三大主題,靈寶市果業發展模式形成了4個鮮明特點:一是減量化排放。果汁加工廠收購風落果和殘次果、有機肥加工廠收購廢棄菌棒、果園廢棄的樹樁和枝條被食用菌廠收購、豬糞用于制作沼氣等,凈化了生產生活環境,減少了廢棄物的排放。二是再利用。果品加工后的果渣制作成飼料、廢棄的菌棒被加工成有機肥等,再次利用生物質,將廢棄物“吃干榨凈”,實現污染零排放。三是循環性。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變成再生資源,形成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四是可控性。通過蘋果、香菇、養殖、有機肥的標準化生產,實現全程質量安全人工控制。
農民不斷降低生產生活成本,持續增加發展果品產業帶來的經濟收入。2017年,全市果農13.5萬戶,50余萬人,戶均果品收入3.52萬元,人均果品收入9 500元,蘋果除去生產成本畝均約2 500元,果農人均純收入5 250元,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1.04%。特別是寺河鄉窩頭村,101戶410口人,果園面積106.7 hm2,年產優質果品325萬kg,年產值1 500多萬元,人均果品收入3.65萬元,全村有70%以上的農戶,每年蘋果收入超10萬元,收入20萬元以上的35戶。
靈寶蘋果生產區域,遠離工礦企業,產地環境符合《蘋果產地環境技術條件》,優質精品蘋果生產區位于海拔600~1 200 m,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孕育天賜高原好果,全市建成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基地2萬hm2。隨著蘋果經濟效益的增長,群眾大力發展蘋果產業,全市果品種植面積占農村綠化面積的70%以上,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地表水源、預防水土流失、凈化空氣質量、保持生態平衡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蘋果發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