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春 余龍英 張憲彧 黃慧娟 李健 符寶芳 吳秀琴
[摘要]目的 探討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圍術期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骨科行人工膝關節置換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實驗組給予快速康復護理,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采用疼痛數字評分(NRS)對兩組患者術后第1、2、3天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價和比較;采用膝關節功能評分(HSS)對兩組患者術后第3、7、10天的膝關節恢復情況進行比較;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結果 實驗組患者術后第1、2、3天的NR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術后第3、7、10天的HS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住院天數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應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能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患者的治療費用和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膝關節恢復及康復速度。
[關鍵詞]快速康復外科護理;人工全膝關節置換;圍術期
[中圖分類號] R473.6?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1(c)-0203-03
骨性關節炎是影響膝關節功能的重要疾病,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TKA)是用于治療骨性關節炎的有效措施。術后需要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如護理方式選擇不合理,會給患者帶來不利影響,干擾患者的后期康復。相關報告顯示,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其優越性在國內外得到普遍地關注,比較成熟地應用到胃腸外科手術、肝膽外科手術、泌尿外科手術、心胸外科手術、婦產科手術等[1]。多項研究顯示,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契合了人們對健康的追求,更符合循證醫學的發展,逐漸被應用于麻醉、髖部骨折、結直腸癌、大腸癌、食管癌等患者的治療和護理中[2-7],有著積極的臨床效果。本研究探討快速康復外科在人工TKA圍術期中的應用效果,選取60例患者,隨機分兩組,對比各項指標,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骨科行人工TKA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實驗組中,男13例,女17例;年齡55~76歲,平均(62.81±3.71)歲;病程1~5年,平均(3.41±1.06)年;對照組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55~76歲,平均(63.04±4.21)歲;病程1~5年,平均(3.22±0.95)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手術指征,骨性關節炎診斷明確,符合TKA;②所有患者于治療前簽署知情同意書,配合檢查、定期復診[8]。排除標準:①體重超標者;②存在嚴重精神疾病者;③嚴重心、肺、腎疾病者;④存在近期膝關節手術史者[9]。
1.2方法
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
對照組患者主要進行常規護理,包括入院后常規宣教、身體指標檢查,術前禁食12 h、禁飲4 h。術后患者疼痛時,給予患者阿片類藥物。術后常規使用低分子肝素鈉治療,對患者進行功能康復指導,在家屬的輔助下進行活動。出院前,給予患者出院指導。
實驗組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下的護理方式,詳細內容如下。①術前教育: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在治療過程中,參與醫生的查房,加強與醫生的交流,使患者了解自身情況及病情發展。由護理人員結合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注重術前心理輔導,配合良好的心理暗示,提高患者的康復信心。向患者介紹人工TKA的相關知識,使患者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避免焦慮、恐懼等心理,保證患者能進行良好的配合。②術前準備:常規術前檢查,控制相關基礎疾病,對存在營養不良者,注重患者的營養補充。進行常規術前禁食6 h以上,禁水2 h。術前予以靜脈滴注能量合劑。安撫患者情緒,必要時給予鎮靜藥物。術前做好對人工TKA的手術準備,保障手術設備的消毒及齊全。③手術情況:注意對患者保溫,嚴格控制手術室溫度,并保障合理的輸液量,≤2000 ml。④疼痛管理:術前患者口服西樂葆,術后口服0.2 g,3次/d。再給予患者膝關節局部水療。鋪一次性治療巾,于膝關節兩側及前方設置冰袋,維持冰袋溫度,2 h更換1次,持續48 h,靜脈注射酮洛酸30 mg,2次/d。在鍛煉前口服0.2 g西樂葆。并在病房內播放舒緩的音樂,使患者的注意力得到轉移,減輕患者的疼痛。⑤康復鍛煉:術后早期的功能鍛煉和康復計劃可以切實提高TKA后患者的遠期效果,具體包括a.做好康復鍛煉的相關宣教工作,增強患者對康復鍛煉的認知,注意對肺功能的鍛煉指導,告知患者正確的咳嗽方式,實現有效咳嗽,遏制肺部感染。b.入院后,展開股四頭肌鍛煉,踝泵運動指導,術后使用足底靜脈泵聯合低分子肝素鈉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c.術后4 h展開足趾活動,踝泵背伸活動,術后第1天股四頭肌等長鍛煉;術后第2天床上練習膝關節活動、直腿抬高活動;術后第3天,進行床邊膝關節的屈伸,床邊體位轉移;術后第4天,獨立下床,練習行走。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采用疼痛數字評分(NRS)對兩組患者術后第1、2、3天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價和比較,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嚴重;采用膝關節功能評分(HSS)對兩組患者術后第3、7、10天的膝關節恢復情況進行比較,主要包括肌力、功能、疼痛、穩定性、屈曲畸形等,分數越高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越好;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以術前1 d至出院當天為標準。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NRS、HSS評分、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的比較
實驗組患者術后第1、2、3天的NR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術后第3、7、10天的HS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住院天數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表1)。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的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3.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也是最重要關節之一,其結構復雜。在人的正常活動中,膝關節可維持下肢長度和減輕震蕩,在站立或活動中,都要求膝關節具有良好的穩定性[10]。但膝關節容易發生半月板或關節韌帶損傷。針對該癥患者,可給予人工全膝關節置換的方式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可引入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其強調外科、麻醉科、營養科、護理等多學科的共同協作,與常規圍術期處理方法相比,可達到抑制圍術期應激反應、降低術后并發癥等優勢,被廣泛關注[11-13]。在人工TKA實施過程中,需要配合適宜的護理方式,將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到人工TKA中,能強化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增強患者的康復水平,在整個圍術期為患者提供高質量、快速康復的護理方式,有助于患者住院期間生活水平提升,可縮短住院時間,減少患者的住院費用,患者具有良好的接受度[14]。劉文慧等[15]研究顯示,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手術圍術期的應用中效果理想。臨床在對人工TKA患者實施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下的護理時,予以術前教育能夠讓患者對自身疾病、手術治療相關知識有所了解,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減輕心理負擔,更平靜的面對手術治療,避免出現生理上的變化,確保手術治療的順利實施;護理人員充分的術前準備工作保障了手術操作的順利實施,避免了術中意外情況的發生;術中保溫措施的實施能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適度,輸血量的合理控制,防止或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疼痛管理的實施能通過注意轉移、膝關節局部水療、藥物服用等方式來幫助患者減輕術后的疼痛感;康復鍛煉指導的實施則能幫助患者術后更好進行關節功能恢復、改善預后。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術后第1、2、3天的NR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術后第3、7、10天的HS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住院天數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的應用中效果理想,可改善疼痛,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對人工TKA患者實施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下圍術期護理,能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患者的治療費用和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膝關節恢復及康復速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裴艷玲,盛巖,龐靈,等.快速康復外科在膝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及對患者膝關節功能的影響[J].國際老年醫學雜志,2017,38(5):218-222.
[2]Hemmerling TM,Romano G,Terrasini N,et al.Anesthesia for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J].Ann Card Anaesth,2013,l6(1):28-39.
[3]Hommel A,Kock ML,Persson J,et al.The Patient's View of Nursing Care after Hip Fracture[J].ISRN Nurs,2012:863 291.
[4]王星,劉良,徐亞偉,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膝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7,4(38):7412-7413.
[5]李玉,何潔,楊昌鳳,等.目標營養管理在老年人工髖膝關節置換圍手術期中的實踐[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7,23(3):71-75.
[6]張敏娟,陳嫻.快速康復理念在全膝關節置換術的護理實踐及對預后影響[J].浙江醫學教育,2016,15(6):35-37.
[7]薛翌蔚,錢燕,董文君,等.多媒體健康教育在全膝關節置換術病人康復治療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7B):2489-2491.
[8]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M].4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
[9]陳善玉,尤倩,李玲利,等.快速康復理念在膝關節置換術病人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7,31(21):2644-2646.
[10]楊賢智,王文波.快速康復理念下髖膝關節置換圍術期非手術干預措施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7,23(13):2616-2620.
[11]阮小燕,盧耀甲,桑學涵,等.快速康復外科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圍術期管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2):97-99.
[12]曲音音,徐懋.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下全膝關節置換術圍術期鎮痛進展[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6,16(2):172-176.
[13]李萍,董鳳琴,鮑麗麗.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25):1946-1949.
[14]田梅梅,楊柳柳,龔美芳,等.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29):4233-4237.
[15]劉文慧,姜曉薇,姜連英.快速康復理念在老年膝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新進展[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3(3):475-477.
(收稿日期:2018-08-23? 本文編輯:劉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