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喜華

摘 要:自十九大以來,鄉村振興戰略猶如一陣春風,使廣大鄉鎮的土特產種植、生產和加工的企業煥發出了蓬勃生機。“武岡鹵菜”歷史悠久,是武岡市有名的傳統土特產,備受當地人的推崇,經過多年的發展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總體已形成了一定的市場規模。但目前“武岡鹵菜”公共品牌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應當借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之東風順勢進行深層次的改革,實現做大做強“武岡鹵菜”公共品牌的愿景。
關鍵詞:鄉村振興;武岡鹵菜;公共品牌;土特產;品牌建設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的又一項重要經濟舉措。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關系國計民生的宏大計劃,它涵蓋了經濟、社會、生態、文化多個領域,要求我們必須走出固有的發展思路,轉變思想,探索一條“三農”問題的可持續路徑。
一、“武岡鹵菜”的歷史淵源
世界美食看中國,中國鹵菜看武岡。鹵菜,是我國主要的傳統菜品之一,在國內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它是中國菜的精華所在,地位極其重要。武岡,地處湘西南,古稱都梁,有著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美食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其中,“武岡鹵菜”久負盛名。相傳當年秦始皇為求長生不老之靈藥,遣盧、侯二人去東海求仙丹。盧、侯二道自知無法煉出長生不老丹,便偷偷逃往湖南武岡并隱居在云山。他們深居簡出,就地取材,采用宮廷飲食的方法,結合煉丹的中藥配方,制作豆腐和食品,這便是武岡最早的“武岡鹵菜”。唐代中葉,“武岡鹵菜”鹵制方法慢慢流傳至民間,清代被列入皇家貢品,如今已有上千年的生產歷史。武岡鹵菜屬于“藥鹵”式原生態綠色食品,其獨特的鹵水和特殊的制作工藝,是其他鹵菜無可比擬的。武岡鹵菜具有益氣補血、生津開胃、提精養神的功效,經常食用有益健康,既是宴請賓客的佳肴,又是旅途休閑食品,更是饋贈好友的上佳禮品。時至今日,“武岡鹵菜”已成為武岡市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二、“武岡鹵菜”的發展現狀與制約因素
(一)產品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生產企業規模偏小
“武岡鹵菜”歷史悠久,是武岡市的一張名片,備受當地人的推崇,經過多年的發展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總體已形成了一定的市場規模。但目前“武岡鹵菜”的本地生產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稍微有點規模的鹵菜企業有湖南省武岡市華鵬食品公司、武岡市陳氏福元鹵業公司、武岡市法新豆腐食品公司等,大部分“武岡鹵菜”的生產企業還是家庭小作坊式的初級模式。此外,還有一大批武岡人在外地開的小家庭作坊,打著“武岡鹵菜”的名號進行生產、加工和銷售。據保守估計,目前國內從事“武岡鹵菜”生產、加工和銷售的企業有六百余家,而且數量還在逐年增加。
(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武岡鹵菜”公共品牌亟待拯救
“武岡鹵菜”的企業雖然數量很多,但多是小作坊式的,其大部分還停留在人工制作階段,而且點很多,分布散,全國各地都有,以家庭作坊式維持著生計,沒有形成規模。這些小作坊在將“武岡鹵菜”推向全國的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一些問題也逐步暴露了出來。由于作坊式生產,全憑借家庭作坊的多年或者祖傳的經驗存活,產品的衛生、質量、供需等無法得到保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甚至連口感也各有不同,嚴重損害了“武岡鹵菜”公共品牌的公信力。如果相關部門不及時對公共品牌進行有效的規范,“武岡鹵菜”多年來積累的口碑將消耗殆盡。
三、“武岡鹵菜”的先天優勢和發展機遇
(一)獨特的制作工藝,純正的口感
“武岡鹵菜”工藝復雜,其他的鹵菜都是一次鹵制成的,而武岡鹵菜卻要鹵制五遍以上,而且鹵制次數越多,味道越好。“武岡鹵菜”采用二十多味名貴藥材,用鹵鼎熬制成鹵水,將原料反復浸煮,涼干而成,屬“藥鹵”范疇,富含人體必需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和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武岡鹵菜”用焦糖溶液進行著色,也就是將白砂糖炒至熔化后加水制作而成,不使用任何色素和食品添加劑,這種傳統工藝從秦朝延續至今,一直沒有改變,故黑色或褐色一直都是“武岡鹵菜”的本色。“武岡鹵菜”常鹵常鮮,越鹵越香,回味無窮,各種原材料在經過多次鹵制脫水后,重量減少50%到70%,故而“武岡鹵菜”品位較高,口感純正,這也是“武岡鹵菜”的獨特優勢。
(二)國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自十九大以來,鄉村振興戰略深入人心,從黨中央到地方政府一致認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21世紀初,武岡地方政府為扶植壯大“武岡鹵菜”產業發展,專門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鹵菜產業的決定》,針對鹵菜產業強化了“三個”扶植:規費減負扶植、資金投入扶植、項目建設扶植。近年來,武岡市堅持以超常規思路謀劃、扶植、發展武岡美食產業,每年安排18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鹵菜產業發展,專門成立特色產業開發辦公室,挖掘整理武岡美食文化,大力發展鹵菜等特色產業。武岡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鹵菜之都”,“武岡鹵菜”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國家質檢總局批準武岡鹵豆腐、武岡鹵銅鵝等受到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武岡鹵菜”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四、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武岡鹵菜”的品牌建設之路
(一)品牌提升價值,文化凸顯品味
“武岡鹵菜”作為一個地域公共品牌,是當地政府和所有從事“武岡鹵菜”經營企業的共同財產。目前“武岡鹵菜”的品牌形象建設還較為薄弱,其一表現在知名度還不夠大,在邵陽地區,在湖南省內,“武岡鹵菜”的品牌知名度還算可以,可是出了湖南省,其知名度就堪憂了。這不僅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更需要每個企業、每個從業者的自發推動,企業不能只享受公共品牌帶來的實惠而不去為公共品牌的建設添磚加瓦,只有齊心協力打造好“武岡鹵菜”這塊金字招牌,才能有效提升企業的價值。其二表現在文化內涵還不夠豐富,目前廣大消費者對“武岡鹵菜”品牌的認知大多還停留在口味不錯、特色小吃的初級階段,認為其難登大雅之堂。因此必須深入挖掘“武岡鹵菜”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內涵,比如從“藥鹵”的角度宣揚“武岡鹵菜”的健康內涵,提升產品的品味和價值等。
(二)產業集群發展,共同做大“武岡鹵菜”品牌
上海中歐商學院的校長有句名言:“你要想知道地球是什么樣的,就必須站在宇宙的高度來看。”對于“武岡鹵菜”這樣一個地域公共品牌來說也是如此,鹵菜企業必須明白未來的市場競爭不僅是產品的競爭、企業的競爭,更是產業集群的競爭,地域農產品企業要想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只靠單個企業的單打獨斗是不夠的,必須樹立地域公共品牌觀念,多個企業抱團形成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才能實現1+1>2。因此,武岡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應做好充分協調工作,讓本土企業之間既有良性競爭關系,又有相互依存的合作關系,在從行業的上游原材料企業到下游的鹵菜生產和銷售企業之間形成良好的產業集群生態平衡發展,共同做大“武岡鹵菜”品牌。
(三)互聯網思維,品牌發展應著眼于全球市場
如今互聯網已深度融入我們吃、穿、住、行、信息獲取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聯網成了人與萬物的新連接方式。然而,在互聯網時代,無論互聯網如何“+”,不變的核心仍然是滿足用戶需求。因此,互聯時代的品牌塑造必然是以用戶為核心,而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品牌經營者則需要感知與洞察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的特點和需求。“武岡鹵菜”的經營者們應該擺脫傳統、落后的經營觀念,主動擁抱互聯網,順應互聯網生態規律,把產品的推廣工作全面延伸到線上渠道,形成新媒體、新思路、新業態,并且要從產品的口味、包裝等方面積極開發滿足互聯網銷售的新產品。例如針對北方市場開發微辣、無辣口味鹵制品,針對滬蘇浙等地市場開發稍帶甜味的鹵制品,滿足不同地方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雖然對于大多數鹵菜企業來說,自己的企業能成為區域強勢就算成功了,但在互聯網時代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世界早就成為扁平化的,這要求企業必須站在更高的角度來謀劃,放眼全國,乃至全球,只有這樣,企業未來才會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五、結語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農業品牌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地域公共品牌的建設對當下我國農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由于地域公共品牌有著無可替代的區域整合力和區域聯動力,地域公共品牌建設已經成為很多地方農產品產業升級、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路徑。然而地域公共品牌建設是個系統而復雜的過程,“武岡鹵菜”公共品牌建設這些年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遠遠不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舒澍成,徐娜,廖翼.湖南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研究[J].商業經濟,2019(5).
[2]李小俠.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及其發展路徑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9(15).
[3]丁陽光,彭希林,李新平,等.武岡鹵菜品牌文化建設有關問題探討[J].飲食科學,2019(2).
[4]金歡容.從武岡鹵菜實際談地方傳統產品的開發[J].才智,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