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 盼 盼
(河南五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建筑行業的發展推動著社會的經濟發展,國家對裝配式建筑更是進行了大力的支持,但是在實際的建筑工程中,由于技術的發展水平與經驗的不足,導致在建筑施工中的發展處于落后的形式,構件的安裝也未能按照標準的精確度進行操作,使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施工質量更是沒有得到保障[1]。因此,本文全方面、多角度的對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施工質量控制進行了探究。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頭原理主要是由三部分組成,帶肋鋼筋、套頭、灌漿料。其中鋼筋連接原理是把帶肋鋼筋插入到套筒內,并且向內注入灌漿原材料,使材料能夠把帶肋鋼筋與套筒之間產生縫隙,進行填充,讓兩者能夠完全的進行吻合,從而兩點之間產生外力作用。鋼筋套筒連接的接頭方式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全灌漿接頭,另一種是半灌漿接頭,其中,全灌漿接頭是最常見的也是最傳統的一種接頭方式,主要的操作是在接頭的兩端,采用灌漿連接,但是對兩端的鋼筋連接要求就是必須是帶肋鋼筋[2]。半灌漿接頭主要操作是從一端的帶肋鋼筋把原材料進行灌漿,在另一端的處理方式是采用螺紋連接,只針對一頭的連接點進行原材料灌漿的操作,叫做半灌漿接頭。
根據實際的使用情況,對半灌漿接頭方式、全灌漿接頭方式進行合理的選擇與使用。例如:對預制柱、墻,豎向的受力鋼筋截面連接點可以采用半灌漿接頭或全灌漿接頭的接頭方式,而在橫向受力鋼筋截面連接點的,通常都會選擇半灌漿接頭的方式。在接頭方式的選擇上,要根據鋼筋接頭的性能進行合理的選擇,嚴格的按照國家制定的技術規程以及鋼筋的性能指標合理的應用。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工作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對預制構件進行加工處理,第二階段是到現場的組裝與安裝[3]。首先,對預制剪力墻、柱需要在廠內進行前期的加工處理工作,主要是把鋼筋與套筒進行連接,對連接點鋼筋進行固定;其次,再對套筒內壁進行灌漿,把灌漿原材料引入到預制構件的模板內;最后,再向內注入混凝土,在預制的構件內把連接鋼筋及套頭進行預埋處理。其布置圖如圖1所示。

正規的模板就要配用專業的鋼筋套筒,對其固定在模板上,并且準確的進行定位鋼筋套筒的位置。與實際的尺寸之間存在的差異應該控制在上下浮動0.5 mm范圍內,縫隙差異不超過1.0 mm。同時,周線差異也要控制在0.5 mm范圍內。只有把鋼筋的外徑與套筒的內徑產生的尺寸差值降低到最小化,只有符合全部的要求下才能對鋼筋固定架、套筒進行準確的定位。
在安裝工作前,首先要對預制構件的連接處進行檢查,包括使用的鋼筋規格、表面狀況、長度、軸心位置等都要確保無誤。并且對預制構件的連接處檢查,確認灌漿腔、排漿孔內都沒有雜物的存留[4]。與此同時還要對干燥的混合土進行處理,確保混合土的濕潤度。提前把安裝點的下方放置足夠厚度的支撐板,要確保灌漿腔預留的空間最小,待預制構件安裝完成后,要所有的鋼筋連接口的深度進程檢測,讓其達到深度標準,最后預制構件的位置加以固定,確保構件連接的處理工作與安裝工作能夠穩定的進行。
在灌漿工作完成后產生的工藝,要嚴格的按照操作制度進行正確的保護,如果操作不當就會導致灌漿工藝的質量不合格。因此,在灌漿工作中要確保原材料能夠順暢的流入到構件內部,直至流通到底部,在底部位置上要注意連接位置不會發生錯位的現象,確保無雜物、無殘留,為灌漿工藝品的質量提供保障。此外,對鋼筋套筒灌漿連接口進行處理工作,要提高連接頭的使用性能,確保連接接頭操作有效,從一些易發生的程序上控制工藝質量,做好防護措施。
對預制構件用密封材料對構件的連接處及四周產生的縫隙進行密封處理,如果有必要的可以采取型鋼或木方把縫隙進行填充處理,在操作的過程中要注意填充量,確保填充物不會對進漿口造成影響。與此同時,對尺寸比較大的連接面要采用分倉隔斷填充,針對實際情況經過反復的實驗與操作,確認灌漿料能夠順暢的流通到各接口處,防止在灌漿時產生的壓力使其周圍產生漏漿的狀況發生。在操作前要針對現場一切有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提前制定解決方案與措施,防止在現場操作中能夠很好的應對緊急情況。此外,對預制梁連接鋼筋時要采用全灌漿接頭方式,在安裝過程中要對鋼筋連接處做好標記,重點是灌漿口與排漿口的位置都要超過套筒內壁的最高位置,這樣有利于灌漿原材料能夠順暢的流入與流出,兩端的端口位置要進行密封,保證無損壞。
裝配式建筑的主要核心技術就是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隨著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已經逐漸的擴大發展區域,同時也推動了建筑市場的發展前景。但是由于建筑市場受到了影響,市場中的灌漿原材料的廠家越來越多,并且灌漿原材料的質量也出現了差異,價格上更是參差不齊,這也給建筑公司在選擇原材料的時候通常會選擇市場中價格最低的灌漿,這樣就導致了完全沒有做好對鋼筋套筒灌漿連接的質量問題進行控制[5]。因此,建筑企業要對灌漿原材料選擇的使用上加強管理力度,及時的對市場的行情進行調查,同時對原材料的廠家選擇更要慎重。
灌漿原材料在進程前期要進行驗收工作,主要是對質量進行驗收,一方面是檢測廠家材料出廠是否符合要求,對包裝及編碼進行識別。國家標準的灌漿原材料每桶/每袋的凈含量要在25 kg或50 kg,并且質量要求合格率在99%。另一方面對包裝進行識別,包裝上應該有凈含量、產品名稱、生產廠家、日期、批號、保質期、單位地址及使用說明,通過包裝上的各項顯示可以明確的看到各項指標,對灌漿原材料進行了檢查,避免灌漿原材料進場后出現不必要的麻煩。此外,產品合格證、出廠檢查報告、使用說明書等都對灌漿原材料的檢查提供信息。在夏季檢查是否出現膨脹,夏季溫度高會影響灌漿的實施效果,冬季由于溫度低,出現凝固的狀態,由于這些外界因素的產生,在灌漿原材料的儲存、使用要加強管理力度。
在開工前期,需要根據現場的施工情況對灌漿原材料進行采購,要制定詳細的采購計劃,重點關注灌漿原材料的使用日期,避免在后續的現場中無法進行使用。采購完成后,不僅要考慮現場的場地空間還要考慮灌漿原材料的堆放場地及空間,確保堆放場地周圍能夠排水暢通[6]。在對相關材料的合格報告檢測過后,就要進一步的對鋼筋套筒與灌漿連接的質量進行控制。在接頭的拉伸處要采用構件生產,有利于后期的接頭檢測,可以進行模擬實驗,按照現場施工標準進行模擬,坐在鋼筋的套筒內側進行安裝,當灌漿連接完成后對其進行密封,在室內的溫度下、無水的環境中對其進行28 d的養護,完成后再對其進行拉伸,從模擬中檢測出標準質量。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工作不僅要求建筑施工的安全,還對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對其進行不斷的創新,才能推動經濟發展[7]。本文從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施工中各主要的階段,對影響質量的原因進行了探究,并且給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為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施工質量提供了保護的措施,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施工的標注與規定進行質量的掌控,為建筑施工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確保驗收工作可以一次通過,促進了建筑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