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寧
這個小輯的散文,都是子長作協成員的作品。《三顆小米》深情流露出作者對奶奶的懷念,三顆米,不僅是掉在地上的三顆米,鍋里刮出的三顆米,而是勤儉節約的傳承,對苦難歲月的禮贊。《騾馬會散記》從“趕廟會”的出發、“騾馬市”的買賣、悄然發酵的愛情等細節的描寫,傳遞出濃郁的淳樸民風,呈現出時代特有的生活。《籠中鳥》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敘事散文,自由、理想、愛情、執著的信念都融在其中。《傘花》以“傘花”為切入點,逐步寫到風雨中送傘的父親,寫出了女兒對父親的愛,歌頌了父親高大如山的愛。《我家的兩棵花果樹》中所寫的兩棵花果樹,就像一首童謠,伴隨著作者一路走來一路歡笑。在“小花果”香飄四溢的季節,那些可愛的人像又長出的小苗,在心頭滋生,老家是每個游子終身不忘的情懷。《初春早燕》描寫了春寒料峭早到的燕子,帶給作者喜悅和驚訝以及給寂靜已久的大地帶來的生機活力,引領春天的足跡遍及每一寸土地。《又是一年槐花香》描寫了生長在山野間的槐樹,盛開于枝頭的槐花,一年又一年,流經作者的歲歲年年,有記憶,有母愛,有親情……《童年紀事》就像曾經的老黃歷不見蹤影,獨坐靜思,它又像翻新的土地,柳笛、放風箏、打澡洗,成為記憶中最珍貴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