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澤慶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用“九個必須堅持”深刻總結和高度概括改革開放40年的寶貴經驗,其中擺在第一位的就是“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歷史的必然、人民的選擇、長期執政的要求,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為改革開放40年取得巨大成功提供了堅強保證,也必將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保證。新形勢下強調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對于落實黨的全面領導、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和堅強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的領導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政治原則。近代以來,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也是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一大批仁人志士探索中國問題出路均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在危急情勢下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一登上歷史舞臺,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從而站在了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也站在了團結引領中國人民改天換地的時代潮頭。黨的先進性特質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決定了40年前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絕不是偶然的,是黨主動把握發展大勢和人民愿望,果斷抓住變革時機和開放機遇的一次偉大覺醒,是充分彰顯黨的領導優勢和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力的歷史巨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黨作為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把堅持黨的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統一起來,全面推進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黨的政治領導力和執政權威大大增強,經過革命性鍛造的黨更加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愛戴。實踐已經充分證明,因為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今天的中華民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復興偉大目標。時代還將繼續證明,新征程必然呼喚黨的全面領導,黨的領導核心和主心骨作用也必將在統攬“四個偉大”進程中得到有力展現。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黨長期執政和全面領導的必然要求。黨的領導不同于領導學意義上的一般化領導,帶有鮮明的政治特征和執政屬性;黨的執政也不同于世界其他政黨的執政,帶有鮮明的人民屬性和制度特征。黨的十九大強調黨的領導是全面領導、黨的執政是長期執政,這是對中國共產黨既是領導黨又是執政黨的雙重政治地位和定位的宣示和強化。我們黨是一個立志于長期執政、事實上長期執政、有能力實現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歷史使命和崇高理想決定了黨必然要堅定追求跳出歷史周期律、著眼于長期執政而實現全面領導;同時要積極應對“四大挑戰”和化解“四種危險”,著眼于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而實現堅強領導,從而不斷提高長期執政能力和全面領導水平,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長期執政條件下,我們要自覺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根本方針貫穿于黨的建設始終,不斷增強黨的建設的政治性、時代性、實踐性,同時自覺把黨的領導貫徹和體現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領域,切實實現黨的領導全覆蓋。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關鍵在堅持和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啟示我們,正因為始終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我們才能有力應變局、平風波、戰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機。堅持和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是新時代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核心要求,是檢驗黨對一切工作領導成效的根本標尺。一方面,要深刻認識到堅持和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對黨章的遵從。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在制度治黨、依規治黨。黨章是黨內的根本大法,是管黨治黨的總規矩?!吨袊伯a黨章程》第三章第二十二條規定,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中央委員會執行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黨的全部工作,對外代表中國共產黨。因此,黨中央的權威來自于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賦權和黨章的規定,地方黨委的權力來自于黨中央的權威。遵從和維護黨章的第一標志就是堅持和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另一方面,要深刻認識到堅持和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關鍵在踐行“兩個維護”?!皟蓚€維護”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實踐中形成的重大政治成果,也是一條寶貴政治經驗,體現了全黨在革命性鍛造和重塑中形成的普遍共識和共同意志,展示了維護對象的內在一致性及其與黨的根本宗旨的邏輯一致性,是新時代對黨的民主集中制的科學運用和成果結晶。我們要在深刻理解“兩個維護”極端重要性和深刻內涵的基礎上,用實際行動堅定踐行好“兩個維護”。
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必須不斷改善黨的領導,讓黨的領導更加適應實踐、時代、人民的要求?!边@一重大論斷指明了加強黨的領導同時要改善黨的領導的內在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時也指明了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目的是使黨的領導更加適應實踐、時代和人民的要求,使黨始終順應人民愿望、走在時代前列。這就要求我們在領導實踐中,要處理好堅持黨的領導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關系,不能將二者對立起來。加強黨的領導就必須改善黨的領導,而改善黨的領導目的是為了加強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的重大政治原則,而改善黨的領導則為更好地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提供深層動力和持久支撐,二者之間是互相促進、互為保障的有機統一體。這種互動互促關系是一種促使黨的領導更加充滿活力和朝氣蓬勃的內在機制,而這種活力機制是由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及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決定和不斷催化的。新時代如何改善黨的領導?一個重要切入點是推進結構意義上的體制改革,這就是黨中央大力推進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隨著黨的領導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進一步推動功能意義上的機制改革也必將提上議事日程,由此就提出另外一個重要的改革切入點,就是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實踐探索,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目標導向已經越來越明確。黨的領導方式的改革方向,就是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條件下,不斷推進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得到更加有力的執行和落實。黨的執政方式的改革方向,就是在堅持黨的長期執政條件下,大力推進黨實現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副校長 、教授)(責編/陳賢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