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林
“智窮”是深度貧困縣發展滯后的源頭,追溯“智窮”,“缺人”是“導火線”。為逆轉深度貧困縣“智窮”的尷尬局面,四川省全面實施深度貧困縣人才振興工程,組織開展人才工作“馬拉松”,擴寬深度貧困縣“求才”渠道,穩定深度貧困縣“用才”需求,增強深度貧困縣人才發展新活力。甘孜州新龍縣在這場人才工作“馬拉松”比賽中,著力在“五大人才工程”下功夫,全力以赴跑好人才振興工程的每段路。
“耐心”用在“定向培養”,抓住本土人才特點
為抓住本土人才培養機遇,把全縣定向培養工作做細、做實、做好,新龍縣在全縣人才振興工程推進會上要求,各部門精準填報培養需求和專業,定期做好定向培養生的跟蹤、了解,全面掌握學生培養和成長情況??h委組織部(縣人才辦)聯合縣委編辦、縣教體局、縣文旅廣影局等部門分解任務、多點發力、精準實施,當好每位定向培養生的“勤務兵”。2018年全縣定向培養76人,其中定向培養農村實用人才10人,推薦就業22人。
“決心”下在“人才招引”,增強吸引人才優勢
為打開“引才難”這道阻礙人才發展屏障,讓更多優秀人才不斷涌來”新龍縣多措并舉,提高“人才強縣”戰略地位,加大獎勵激勵力度,加重引進人才砝碼,不斷增強吸引人才的競爭力。實行大學生引進獎補制度,對非定向培養的省屬高等學校畢業生,符合享受基層學費獎補政策條件的,按規定對其學費予以獎補、助學貸款代償等。落實安家補助政策,對剛性引進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的高層次黨政人才、緊缺專業人才,辦理正式錄用手續并與用人單位簽訂10年以上聘用(勞動)合同的,給予40萬元的安家補助。
“重心”放在“人才培訓”,保障人才提能增智
定期開展專業人才全員培訓,讓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學有所獲、獲有所用”。鼓勵在職人員提升學歷,激勵全縣干部人才積極通過成人教育、網絡教育等方式提升學歷。開展重點專題培訓,注重農業、旅游、環保等領域的人才專題培訓,著力提升各領域人才能力素質。2018年累計培訓1323人次。開展現場技能培訓,通過“科技扶貧萬里行”專家在田間地頭傳授的“科技及時雨”,讓全縣農牧民體驗了一堂生動的“增收課”。
“誠心”留在“人才援助”,注重智力作用發揮
充分發揮雙向人才交流任職作用,新龍縣積極與宜賓、廣東等對口支援地對接,雙向選派干部人才交流任職,讓援藏干部帶著創新理念、成熟經驗走進新龍,幫助本地干部改變觀念、提升能力;讓本地干部轉變身份,作為“取經人”,走進宜賓、廣東等對口支援地,學技術、開眼界、取真經。同時,新龍縣還充分發揮援藏干部人才的智慧作用。援藏干部定期開展“智力幫扶講壇”,切實幫助全縣從事醫療衛生、教育教學、農牧種植等行業的工作人員提能增智,不斷為雪域高原幫帶出一批批干部能人和致富能手。
“愛心”獻在“人才穩定”,穩固人才發展根基
新龍縣持續深入推進正向激勵機制、落實“百千萬康巴英才工程”人才獎勵金等工作,堅持正確的選才用才導向,讓干部人才感受到組織的關心關愛,堵住“流才潮”。堅持把基層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優秀干部的主陣地,對在脫貧攻堅一線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人才,做到優先提拔重用。全縣設立100萬元“新龍縣人才發展專項基金”、20萬元“特殊貢獻專項獎勵基金”、50萬元“碩博人才進甘孜行動”專項資金來穩固人才發展根基。2018年共獎勵各類人才660人次,兌現人才獎勵金85.46萬元,有效激起了干部人才的主動性。(作者單位/新龍縣委組織部)(責編/謝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