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馮家鎮上口村的農家書屋已經開啟了點單式配書,一周左右就可以拿到需要的圖書。
乳山市的圖書點單式服務,將選書的話語權下放到村民手中,讓村民根據自身的閱讀需求和喜好自由選擇圖書,將國家、省的重點推薦圖書目錄制作成一張“圖書點單一覽表”,里面包含了政經類、科技類、少兒類、文化類等6個大類、近2500種圖書,村民根據自己的需求,在一覽表中打勾即可,再由市圖書館收回、統計,確定出最終的各村圖書采購表,由招標單位統一采購,確保“點單”的圖書盡快到達村民手上。目前已為全市村民購買點單各類圖書近3萬余冊,花費資金62.5萬元,滿足了基層群眾的閱讀需求。
市圖書館副館長陳景恒介紹,為了進一步提高農家書屋的人氣,乳山市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圖書資源,在全市推行了圖書交換制度,鼓勵各鎮、各村相互間每月定期進行圖書交換。“你有一本書我有一本書,進行交換,每人都有兩本書。通過圖書交換,不花一分錢保證了農家書屋每月都有新書。”陳景恒說,如今的農家書屋一改往日冷清,人氣旺了起來,不少村民選擇趁著冬閑的時候,到農家書屋里坐坐,讀讀報、看看書,充實一下自己。
下一步,乳山市還將大力推行“互聯網+書屋”模式,為每個農家書屋購置電腦和電子圖書閱讀器,依托計算機電子閱讀平臺,進一步擴展文化內容和文化形式,將農家書屋打造成集圖書、報刊、聽書、電影、農業講座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服務平臺。
——乳山文明網
冬日寒氣逼人,但在肅北縣馬鬃山鎮馬鬃村、明水村的農家書屋熱鬧非凡。有的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有的學習養殖種植技術,有的閱讀文學名著……學技術、長見識,及時了解致富信息、學習致富經驗,為來年生產做準備、忙“充電”。
“以前冬天的時候,我就蹲在家里看電視劇或者約上鄰居串門聊天,蹲在家里越來越懶。現在好了,村里農家書屋比家里還暖和,沒事干我就出來看書。”正在看書的馬鬃山鎮馬鬃村村民薩仁格爾力說。
據悉,馬鬃山鎮結合黨員冬季集中教育活動,把農家書屋建設作為提高群眾素質、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針對不同層次群眾的需要,及時對農家書屋的圖書進行更新,配套畜禽養殖技術、病蟲害防治、文學、法治等方面的蒙漢書籍,為牧民群眾閱讀和尋找科技致富信息提供了方便,把農家書屋辦成了牧民致富路上的“加油站”。
——酒泉日報

近年來,安徽省舒城縣依托農家書屋,以“送戲進村、進社區、進校園”為契機,舉辦了鄉村春晚、免費書寫春聯、老年書畫展、玩龍燈舞獅子和鑼花船等一系列文化活動,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業余生活。縣圖書館依托農家書屋舉辦“經典誦讀”和“鬧新春、熏書香、猜燈謎”等閱讀活動。
如今,廣大農戶只需在手機或電腦上安裝“數字農家書屋”APP,通過手機或電腦在家即可看書、聽戲、觀看種植養殖技術視頻等,此舉提升了農家書屋使用水平、深化延伸服務的同時,也滿足了不同群體多樣化的閱讀需求,有效緩解基層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借書難、看書難和看報難”的問題,讓喜愛讀書的群眾不出家門便可享受免費的文化大餐,讓廣大貧困戶能通過這一平臺學習到更新、更實用的致富技能。
數字農家書屋的投入使用,解決了貧困地區群眾閱讀和技能學習過程中的實際困難,真正發揮了文化工作在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中扶志、扶智的作用,保障了貧困地區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同時傳播了全民閱讀的理念,助力書香社會建設,打通公共數字文化“最后一公里”。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