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孟冬 文化學者、永濟市文聯主席
楊自新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任中央開明畫院理事,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館館員,“山西開明畫院”副院長,政協永濟舜都書畫院院長,首屆鸛雀樓書畫名家高層論壇總策劃,永濟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永濟市拔尖人才,“山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畫院訪問學者,西安交通大學人居學院建筑學系客座教授。
獲獎情況:
2018年6月作品《中國夢中華魂》懸掛人民大會堂并收藏;2018年3月作品《清霧山寨》獲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南京市溧水區區委舉辦的“大美中國·精彩溧水”中國書畫展金獎;2017年3月作品《五老峰》懸掛于運城高鐵站貴賓廳并被收藏;2016年1月作品《江南早春》慶祝《中國書畫報》創刊三十周年全國書畫大賽獲優秀獎;2014年11月作品《寒山雪晴》獲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中國陶都·陶醉中國”吳冠中藝術館第二屆全國中國畫展優秀獎(美術最高獎);2015年作品《高秋》參加“文化墨旅名家邀請展”獲二等獎;2013年作品《秋牧》獲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墨韻嶺南——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美術最高獎)。
我們不能不承認,楊自新近些年在寫意山水創作上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我們也不能不認可,楊自新的繪畫藝術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我一直很佩服楊自新的闖勁和毅力。我也一直堅信,憑他對繪畫藝術的孜孜以求和忠誠堅守,終有一日會到達理想的彼岸。
——2015年,楊自新順利地通過中國美術家協會的入會資格認定,成為一名國家級美術創作新會員,實現了他30年渴望的畫家夢。
論基礎,楊自新不是科班畢業。論環境,楊自新沒有受過良好的藝術熏陶。論工作,楊自新身在一個破產的國有企業。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楊自新選擇了一條艱難的道路。我時常想,這條路對于一個苦行僧而言,或許都有中途而廢的可能。然而,楊自新沒有放棄,他一步一步堅實地往前走著,始終沒有回頭。

楊自新 《秋牧》 200cm×200cm 2012年
我們總愛欣賞一個人成功的光環,有誰愿意去看他勞動付出背后的辛酸??梢赃@樣說,楊自新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是一位踽踽獨行者。正是這樣,他才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子。而這條路子一被他辟開,就引起了畫界的充分關注。就好像一股春風撲面,讓人從心底里覺得清新、清爽,又讓人感到大自然的神奇、博大、雄渾、壯觀和美好。
——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楊自新的繪畫創作,起初是花鳥魚蟲,后來轉為山水氣象。其創作內容,多以北方山川形勝為主。在他的心里,融入自然界,以萬千氣象為師,才能為畫家提供創作的源泉和力量。從他頻頻入展全國展和獲獎的作品來看,“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意識和理念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畫自己最熟悉的東西,畫自己最喜愛的事物,應當不是件難事。難的是,要畫出個性,畫出靈性,畫出情懷,畫出魂魄,畫出美的藝術感覺。藝術感覺是什么?藝術感覺,是精神層面的映射,既微妙又刺激,它能直接麻醉人的視覺感官,進而又能讓人獲得超越物質擁有的快感。楊自新的寫意山水,就有著讓人觸電般禁不住獲得快感的性情。北方的一丘、一塬、一溝、一壑、一澗、一溪,以及大河高山,都是他描繪的對象和內容。他的作品,大尺幅居多,或橫式鋪陳,或豎式展開,四季景物在他的創作思維中皆能妙筆入化,成為大氣大雅之作。
藝術,是用腳走出來的。這些年,楊自新的雙腳始終沒有離開養育他的這片黃土地。他的所有作品,都跳動著黃土高原的血脈。黃土地的那種淳樸,那種情趣,那種粗獷,那種深厚,那種雄渾,那種蒼莽,那種高遠,那種廣博,豐富了他的藝術思想,歷練了他的人生志趣,為他意筆抒發情感、表現生活、彰顯個性、完美生命,無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用他的話說,就是“每當我跋涉在萬壑縱橫的高原之上,我的整個身體都賦予了剛強的力量;每當我站立在波濤洶涌的大河之上,我整個身體里的血液都在滾滾流淌”!
中國山水畫,講究的是“筆墨精神”。楊自新的山水作品,在注重筆墨運用的同時,更突出的是“寫意”的實踐。面對大自然,他沒有細細地照搬和描摹,也沒有反復地積墨與皴擦。他更多的是運用水與墨的交融和渲染,來強調中國寫意山水畫的肌理和妙趣。所謂“大象無形”,在他的作品中有著自覺意識的存在。因而,他的寫意山水畫讓人目光一觸及,就有一種酣暢淋漓的興奮。在意境的取舍和營造上,突出“境由心造”的意筆抒情,讓畫家本身對黃土地的情結肆意在筆尖揮灑和流淌。他很會運用中國畫“散點透視”的構圖原理,恰到好處地處理主觀與機械的關系,主體與客體的關系,近景與遠景的關系,著色與時令的關系,墨色與渲染的關系,點綴與畫眼的關系。在整體統籌和把握上,大膽地運用“計白當黑”的藝術表現手法,使畫面富于萬般空靈的深邃格調。

楊自新 《月照寒山》 200cm×160cm 2012年
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歷來講求道禪意蘊。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從楊自新的作品中亦可窺得一斑。當然,這不是他藝術行為的一種刻意,而是長期積累學養生成的一種體現。因為,真正的藝術家都應該是具有一定文化素養的人。反之,你的畫作即便畫得再“像”,也只是個空殼或表面,更不符合“相由心生”的文化精神。應該說,楊自新是一個具備一定學識素養的人。他對傳統美學,有著一定的理解。同時,他又對現代美學有著一定的把握。他的寫意山水作品,既有傳統的意蘊,又有現代的創新,包含著遵循傳統又不囿于傳統且具有獨創精神的個性特點。
欣賞楊自新的意筆山水,滿眼都是萬壑雄姿。這種以黃土高原為主要素材的繪畫,讓人甚感天地之廣闊,而“我”之渺小。自然萬物尤其是巨壑連綿的雄渾氣魄,給人的心胸和氣量增添了多少無形的力量?。≡跅钭孕碌墓P下,山是那樣的厚重,水是那樣的澄明,世間一切物象的共融共生,顯得那樣自然和美好。而這種美的生成,又的確是藝術語言的一種塑造?!度鹧┖健贰陡咔铩贰多l野牧歸》《云浮南山》等,包括他新近創作的被人民大會堂懸掛并永久收藏的巨幅作品《中國夢g中華魂》,都展示了一種雄大的氣魄和厚重的力量。
胸有萬壑入畫來,看似無法勝有法。楊自新的寫意山水畫,就是這樣厚積薄發地展現著他的面貌。他已達到了藝術創作的突破,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藝無止境,藝貴乎新。愿他在以后的創作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朝著一個更高的臺階邁進,取得更引人注目的成績,來回報生他養他的這片黃土地!

楊自新 《雪霽南坡》 68cm×136cm

楊自新 《黃河魂》 68cm×13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