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曄
(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8)
所謂深度報道,指的是對重大社會問題與新聞事件進行系統反映、闡明和挖掘新聞事件內在因果關系、揭露新聞事件意義與本質、探索和追蹤事件發展的報道方式。由于在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受到了巨大沖擊,亟須尋找正確的發展方向,因此,研究我國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未來發展趨勢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在中國,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出現于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起步相對較晚,一經出現便得到了受眾與業界的廣泛關注,使其獲得了良好發展環境。中央電視臺在1980年推出了首個深度報道電視欄目“觀察與思考”,該欄目中《包產到戶后》《兩個縣委書記》《北京居民吃菜難》等電視新聞反映的都是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社會問題。比起常規新聞報道,深度報道最大的特點在于并不局限于述說事件本身,能夠立足于探尋事件背后的故事這一受眾需求,關注社會敏感處與生活深處,對新聞人物與事件進行深入評析、追蹤、訪談、透視等,讓我國電視新聞百花齊放,穩固了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發展根基。
(1)深刻啟發性。與其他類型的新聞報道相同,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在采訪過程中既需要形象思維、知覺、感覺等,又離不開理性思維的判斷,通過理性思維對新聞事件表面下存在的深層次文化、社會等影響因素進行探究、剖析。因此,深度報道需要以第一手資料的整合為基礎,認真挖掘其內在本質,并借助獨特的電視媒體表現技巧與手法、傾向性的輿論宣傳來揭露新聞事件內在根源與真相,使人們了解真相并得到警示與啟發,讓深度報道起到社會道義功能。
(2)準確客觀性。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通常借助電視媒體準確、客觀、快速地將新聞事件記錄下來,在經過一系列的取證調查工作對新聞事件起因、經過與結果的整個過程進行追蹤與展現,然后以此為基礎力行地歸納和思考,將事件真相挖掘出來。因此,準確分析與客觀真實是深度報道區別于常規報道的一個重要特點,而且還是其生存與發展的動力。
(3)整體宏觀性。深度報道既著眼整體又立足宏觀,能夠將單方面記錄轉變成多角度掃描,追求思辨、凝重和質樸的風格手法,揭露新聞事件中人們的意識與想法,把握與觀察社會脈搏,提出的社會問題關乎國計民生、意義重大。同時,深度報道與常規報道相比,能夠將更多新聞信息提供給人們,并指引其探尋深層次的新聞本質與內涵。
縱觀主流媒體當前深度報道的種類,大致可以分為連續報道、系列報道與組合報道,它們在深度報道的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1)連續報道。在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中,連續報道是十分常見的類型,通常會在社會熱點、重大事件等報道中使用,該方式將調查過程作為主線,特定時間內對得到的調查素材展開新聞連續報道,記者往往深入事件內部和當事人互動、交流,根據新聞事件時間順序整體把握事件全貌,再將其系統、真實地為廣大受眾展示,并產生一定程度社會影響[1]。
(2)系列報道。深入報道中的系列報道指的是由新聞事件出現原因展開報道的一種方式,能夠在多個角度、不同側面對相同新聞主體與題材進行反復報道,把原因分析當作報道線索,對新聞事件層層深入,并將多方面、多層次的狀況展示給人們,對新聞背后的故事進行探討,使人們對新聞事件長期關注,增加其收視興趣。雖然整個系列報道的各篇報道不具有嚴格的連續性,不過這些報道的主題思想相同,從而通過該系列報道使深度報道的廣度與深度大大增加。
(3)組合報道。組合報道在深入報道中也是一個主要類型,快速型組合報道實現了電視新聞編排形式的突破,能夠全面組合平時生活中出現的多種重大事件,最大限度地要求報道快,追求新聞報道時效性。深度報道的快速組合報道在報道中能夠將一篇變成多篇,出現重大事件后,電視新聞通常先進行主要信息的報道,隨后伴隨推移,在多個角度深度報道新聞事件,從而使人們及時地在大體上了解事件情況,并跟隨持續報道對新聞時間有更多的了解[2]。另外,該報道方式還增加了深度報道的可信度,深受人們喜愛。
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中發展中往往存在兩種矛盾,一種是深和快的矛盾,深度報道,尤其是調查類型深度報道具有技術手段高、流程煩瑣、周期長等較深的追求,這使得調查類常規深度報道的快無法得到保證,從而電視新聞受到負面的時效性影響,也就是說,在具體工作中難以做到又深又快,這使得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往往有舍時效求深刻或是舍深刻求時效的現象出現。另一種則是隱私權和暗訪的矛盾。具體新聞實踐中,人們習慣將暗訪叫作隱性采訪、隱蔽采訪等,屬于新聞記者使用相對頻繁的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方法,該方法具有隱蔽性高、表現力強、更具說服力等優勢,不過暗訪往往是在被監督方、當事人完全不知情時開展,這使得人們的隱私權易受到侵犯,若使用方法不合理還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社會負面影響,可能引發二次傷害、傷害無辜人員等,因此,雖然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離不開暗訪的方法,但是科學掌握暗訪方式及尺度,調節隱私權和暗訪的矛盾是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發展中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在未來,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發展的趨勢。
要想讓電視新聞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得到保證,就應多角度、全方位地進行,對新聞事件做出客觀、公正的結論,提高電視新聞自身說服力,尤其是對于爭議多的新聞事件,更應全面地開展深度報道,讓觀眾知曉新聞事件背景與過程,方便其理解新聞事件,形成自己觀點。若深度報道的批判性較強,還應對證據的真實性進行全面檢查,并邀請相應領域的專家參與其中。因此,全面化的深度報道是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趨勢。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經濟領域獲得了良好的深度報道契機,并且國內開通的各種電視財經頻道提供了經濟深度報道平臺,這使得經濟方面深度報道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熱門的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內容。近年來,所有深度報道中經濟深度報道的比重逐漸上升,中央電視臺的經濟與法、經濟觀察、經濟半小時欄目和諸多地方電視臺經濟對話、分析欄目,都對我國入世以后的問題、措施、成就等內容進行了分析,通過宏觀分析經濟的發展形勢,變成了鮮活的經濟咨詢晴雨表。另外,每次金融危機帶給我國經濟的挑戰與機遇、影響世界經濟格局等方面也是電視新聞未來的深度報道趨勢[3]。
高度關注人民群眾能夠為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提供強大生命力,但是,若只進行批評性質的曝光報道,則容易降低人民群眾的關注度,因此需要把更多的建設性議題加入到深度報道中,提高人們的認可度。為了做到這一點,應將人們平時關心的話題當作深度報道焦點內容,如建設社區文化、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幫困扶貧、再就業等。通過深度報道貼近人民群眾生活的話題,使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始終保持先進性,因此,民生深度報道是一個重要發展趨勢[4]。
電視新聞節目應不斷創新,采用多種不同的表達技巧進行深度報道,讓人們可以快速、充分了解新聞事件。深度報道的選題關系到電視新聞質量,選取的民生題材盡可能在社會中有較大影響力。電視新聞記者不能把個人觀點強加于觀眾身上,而是要將更多思考空間留給觀眾,使其觀看深度報道后可以在內心進行評價或是把自己的意見發布于社交媒體平臺。除此之外,民生深度報道還應加強對層次的重視,全面調查新聞事件的各種北京信息,將原汁原味的新聞事件呈現給人們。
若新聞事件相對復雜,那么在深度報道新聞事件以后,還應繼續跟進其后續發展,用追根追底的方法挖掘新聞事件的真相,并真實地還原電視新聞。一般來講,已發生的新聞事件無法還原為之前的面貌,但是,新聞工作人員若認真投入其中,深入現場,盡可能多的收集新聞材料,依然可以憑借發達的現代化媒體高度還原該新聞事件。在這一過程中,應加入目擊者、當事人等多方的回憶,提高新聞事件再現的程度,讓人們對新聞事件有一個更直觀的感受,發揮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優點。因此,新聞事件再現是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趨勢。
在新媒體環境下,論壇、微博、微信等傳播媒介得到了人們的廣泛使用,新聞工作人員利用這些渠道對電視新聞展開深度報道,能夠使人民群眾對電視新聞的關注度大大提高,防止新聞稿件因涉及相關者利益而被封殺,奠定新聞工作人員進一步報道的基礎。與此同時,豐富的操作流程中還應具備多元化報道目標。由于新媒體傳播平臺不斷增多,使得新聞記者得到第一手新聞信息的渠道也更多,更及時地確定深度報道目標。除此之外,在操作流程中應引導網民對電視新聞展開評論,豐富深度報道的內涵。新時期,人們有了更高的信息需求,但電視新聞傳統的深度報道難以充分滿足這一需求,這要求新聞工作人員創新新聞傳播觀念與工作方法,積極邀請人民群眾加入深度報道中,給予其評論權,增加報道的深度與廣度。例如,2017年《人民報》就邀請廣大網民加入到中國女性消費調查中,短短四十多個小時內,廣大網民審查了兩萬多份文件,審查效率極高,將深度報道中豐富操作流程的作用充分體現出來,順應了人民群眾參與報道的趨勢和潮流。
長期以來,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都具有重報道輕言論等思維定式。在新時期,重報道輕言論正朝著評論和報道相結合的方向發展。由于人們的信息需求更大,使得新聞事件的簡單報道無法滿足人們,人們希望了解到更多的新聞事件內容。即使深度報道具有一定廣度與深度,也依然停留于就事論事的層面,主張少評論、多報道,沒有過多的社會熱點問題、重大事件評述,這阻礙了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發展。現階段,雖然人們能夠借助多種媒體渠道快速得到多種新聞信息及評論,但是面對各式各樣的評論,人們仍然需要權威媒體給出一個定論,換句話說,人們會主動體驗新聞事件,并在媒體渠道交流對新聞事件的看法,最后需要有關的權威媒體“發聲”。由此可以看出,評論和報道相結合是深度報道的重要傾向,能夠讓主觀見解和客觀報道互為補充,在多個層面上融合新聞評論與新聞報道,讓深度報道提高思辨性。
與此同時,深度報道應突破曝光的思維定式,轉變人們對深度報道的印象。例如,《焦點訪談》是一檔新聞類欄目,該欄目報道和解決了社會中的大量問題,引起了極大反響,使人們印象頗深,然而人們印象中《焦點訪談》報道帶有較大的曝光、批評性質,甚至成為批評報道主要代名詞。在新形勢下,深度報道需要打破這一思維定式,意識到批評性深度報道不是唯一提升收視率的內容,人們還熱衷于充滿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的深度報道。因此,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需要依托自身優勢,不斷引導和帶領人民群眾尋找真善美。
總而言之,研究我國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未來發展趨勢具有重要的意義。相關人員應對當前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概況有一個全面了解,充分把握深度報道的深刻啟發性、準確客觀性、整體宏觀性等主要特征,順應其全面深度報道、經濟深度報道、民生深度報道、新聞事件再現、豐富操作流程、打破思維定式等發展趨勢,從而增強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具有的社會影響力,推動新聞行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