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蓮
(榆林傳媒中心,陜西 榆林 719000)
聲音信息屬于信息傳遞的重要組成,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人們對信息傳播技術和聲音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將廣播電視聲音制作的錄音技術應用到電臺監聽系統當中,對促進廣播電視行業快速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錄音技術是對聲音信息進行采集、處理、整合的方法[1]。該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廣播員借助話筒、聲音控制臺等音頻設備進行聲音傳遞,音頻設備在接收到聲音信息后,將其轉換成電信號暫時存儲到磁帶上,技術人員利用相關設備對磁帶信息進行調整、處理,然后將磁帶內容進行播放,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廣播電視節目。而專業監聽系統的構成非常簡單,該系統主要由音頻播放器、聲音擴大器、功率放大器、話筒、監聽房間、集成線路組成。音頻播放器是對聲音信息對外進行傳遞的設備,有錄音機、碟片機、電腦等;聲音擴大器是將音頻聲音進行放大,以找尋聲音存在問題,便于系統進行信息修復的設備;音頻信息采集裝置的功率相對較小,此類信號在上傳系統的過程中,容易導致信息完整度下降,功率放大器為信息傳遞提供足夠動力,確保信息傳遞的完整性;話筒是采集聲音的主要裝置;監聽房間和集成線路是輔助各項功能正常運轉的基礎設施,也是系統的重要組成結構。在廣播電臺錄音過程中,很多節目需要對其進行綜合考量,根據評測結果確定該節目的可播放性。對此,廣播電臺在進行聲音錄制時,需要錄音師對播報者發出聲音的音色、音質進行準確控制,同時結合聲音應用環境對聲音進行調整,借此提高聲音播放的影響力。
在對錄音進行評價時,需要應用到保真度較高的監聽音箱[2]。此類音箱的性能要求較高,在對聲音進行評測時,需要對聲音真實度準確進行還原,同時在監聽音頻區域較高的聲音時,需要具備較高的功率承受能力,使其在音頻動態波動頻率較高的環境中可以保持穩定的監聽性能。另外,電臺監聽系統還需要,滿足以下性能要求:第一,聲壓級要求。根據不同節目需求,聲音錄制所產生的聲壓級也存在差異。監聽系統輸出聲壓級需要滿足110dB/m的要求。第二,輸入能力。輸入能力決定了監聽系統的運載能力,通常情況下,系統輸入能力需要超過額定功率兩倍以上。第三,失真系數。失真系數是評價系統性能的重要參考指標,性能越強的系統失真度越低。在監聽系統中,監聽設備的失真系數不能超過5%,振動系統的失真系數需要控制在10%以內。第四,輸出頻率。聲音輸出頻率是進行音色監聽評價的重要依據。在監聽系統當中,所有設備的輸出頻率不能超過5%。第五,指向頻率。指向頻率是對內應和正面特性的考量,如果指向性過大,表示聲音信息音色不穩定,需要將其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通常情況下,在角度偏向三十度以內的指向頻率需要與正面特性保持一致,同時系統不均度需要控制在10dB以下。第六,順態性。部分廣播節目需要錄制低沉的聲音。相較于高頻區聲音,低音音色采集比較復雜,監聽需要確保順態性良好,借此對低音進行科學評價。第七,音響頻率。在進行聲音監聽時,為了提高評價結果的科學性,需要在監聽時擺放多個監聽音響,不同工作頻率設備會產生不同的工作效果。對此在擺放監聽音響時,需要確保音響頻率保持一致,提高監聽評價結果的合理性。
(1)監聽音箱擺放。監聽音響是錄音技術中的核心組成,音響擺放位置的科學性,直接影響電臺監聽系統的監聽效果[3]。利用物理學知識可以了解到聲音在傳播過程中,受到障礙物的影響會出現折射和消減的情況,如將監聽音響擺放在監聽室墻角的位置,該位置會將音頻低音頻率提高1.5到2sdB,增加發射到墻面上低音波,導致低音加重,聲音顯示出不自然。為了提高聲音的保真度,在進行監聽音響擺放時,可以把監聽音響擺放在距離監聽后墻十五公分的位置,同時確保音響與周圍墻體保持一定距離,防止聲音折射干擾原有聲音頻率。另外,在音響上不能放置物品,其周圍需要保持空曠,不能擺放鐘表、瓷花瓶等容易與聲音頻率產生共鳴的物件。在擺放音響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監聽音響的避震性能,不能音響擺放在對金屬架上,這樣在監聽音響工作過程中,揚聲器所產生的輕微振動會通過金屬架傳遞給音響,導致聲音保真度下降。對此,在擺放音響時,應盡量避免音響與金屬物品接觸,音響擺放高度需要與監聽者耳朵和揚聲器設備的中軸線保持水平,進而提高高音監聽效果。考慮到低音傳遞與桌面厚度和桌面高度有直接關系,對此,在監聽低音效果時,需要確保低音揚聲器與監聽者耳朵保持水平,以提升評價結果的科學性。
(2)室內聲場設置。為了減少聲音擴散對監聽評價的影響,需要對室內聲場進行科學化控制,以保證聲音的均勻擴散。通常情況下,進行聲音監聽時,由于室內聲音聚集、回音、房間雜聲、顫動等不和諧音色的出現,會對監聽效果帶來一定的污染。其中聲音聚集屬于最為嚴重的聲音污染,該聲音的產生原理是聲波觸碰到墻面后,由于墻面平整度較差,會產生不同的反射情況,其中部分聲波會聚集在墻面的凹面形成集中反射,所有聲波從聚集點發出,導致聲音異常響亮的情況發生,進而影響監聽的有效性。聲音回聲是位于空曠監聽室,在聲波達到障礙物后形成的均勻反射現象;房間雜聲和顫動是設備自帶噪音,在物理學中,此類聲音屬于計算誤差范圍,除異常響動的聲音外,此類噪音對聲音質量的污染程度較小。可見,室內聲場控制的重點是進行聲音聚集和回聲處理,最簡單的處理方法就是保證監聽房間內部的平整度,包括墻面、地面等水平面。在布置室內聲場時,可以利用最新的降噪材料進行鋪裝,該類型材料可以對常見聲音污染進行控制,確保聲音監聽結果的有效性。
(3)混音效果處理。在聲音錄制的過程中,動聽聲音效果除了依賴聲音源頭外,室內空間所產生的反射聲也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對此,在進行聲音錄制之前,監聽人員需要對房間所產生的混響時間進行了解,根據時間長短進行聲音處理,借此升華聲音的音質,使聲音效果變得更加飽滿。在進行混響時間確定時,監聽人員可以在錄音室中間位置進行鼓掌,完成該操作后,開始記錄鼓掌所產生的聲波所延續的時間長度,根據記錄結果評價該錄音房間聲音反射的活躍程度。如果混響時間較長,在進行聲音錄制時,雖然聲音比較寬闊,但是聲音音色較差,容易出現聲音定位不清晰,并且傳遞聲比較模糊的情況。若混響時間較短,那么所錄制的聲音具有較高的清晰度,但飽滿度相對較差,容易降低聲音錄制效果。對此,在進行聲音錄制時,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選擇對應的解決方案,通常情況下,在錄制人聲時,對聲音保真度有較高要求,需要選擇混響持續時間較短的房間進行錄制;在錄制音樂時,對音樂的意境要求較高,可以選擇混響持續時間較長的房間進行錄制。
綜上所述,在廣播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監聽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就電臺監聽系統而言,為了提高監聽評價結果的有效性,需要配置高性能標準的電臺監聽系統。通過將錄音技術應用到電臺系統當中,對提高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