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巖
淮安市溪河鎮單洼小學 江蘇淮安 223228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48頁例l,及“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八第1-3題。
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小數加、減法的運算方法,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系,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運算方法,能用豎式正確計算。2.在應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小數加、減法運算的意義和整數一樣。3.增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并解決問題的意識、學會合作,感受成功的喜悅,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教學難點:感受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一致性,體會遷移,類推等思維方法的價值。
教學重點:探究并體會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筆算。
教學過程:
出示:裙子——98元/條;外套——157元/件;講義夾——4.26元/個;筆記本——3.9元/本。
師:一條裙子和一件外套多少錢?可以怎樣列式計算?為什么要用加法?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學生獨立運算后交流討論。
強調:把兩個加數相加要注意數位對齊,同時注意哪一位上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一。
提問:買一個講義夾和一本筆記本一共多少元?怎樣列式進行計算?
學生列式計算后組織展示交流。
明確:列出的豎式讓數位對齊,只有把兩個加數中的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如果像計算整數加法那樣把兩個加數的末位對齊,就不能使相同數位上的數分別對齊。
要求:能結合題中的兩件物體的錢數或小數的意義來解釋為什么不能把兩個加數的末位對齊嗎?
學生交流后指名回答:講義夾是4元2角6分,筆記本3元9角。如果兩個錢數的末位對齊,它們的單位:元、角、分:不能一一對應。
強調:4元2角6分是426分;3元9角是390分。因此:小數加、減法計算時必須注意小數點對齊。
師:根據上面的商品單價:我們怎么計算:講義夾比筆記本貴多少元?
學生列式計算,小組交流答案的正確與否。
引導:1.怎樣才能讓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2.得數個位上的6是哪兩個數相減的結果?“6—0”中的0是怎么想到的?3.可以想到用什么方法驗算結果的對錯?
明確:用豎式計算小數減法時,也要注意把被減數和減數中的小數點對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也就能讓相同單位的數直接相減;列出豎式后,要從最低位減起,依次算出每一位上的兩個數的差;算出結果后,可以用差加減數,看結果是否等于被減數,也可以把題中的錢數改寫成整數重新算一算。
問:用豎式計算小數減法與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法的過程有什么共同點?
強調: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都要細心謹慎、把各數的小數點對齊,都要從最低位開始算起,得數里的小數點都要和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
1.出示:4.75+2.45 4.75 - 2.45
要求:計算這兩道題,用豎式分別算出得數。
學生計算后組織交流討論。(明確兩道題的得數分別是:7.20和 2.30)
啟發:當計算結果都是小數,且末尾都有“0”時,通常要根據小數的性質進行化簡。
2.出示以下算式:16.8+8 16.8-8
要求學生用豎式計算后組織討論。
和此前計算的小數加、減法式題比較,這兩道題有什么特殊之處?
明確:前面的式題計算都是兩個小數相加、減,這里的兩道題分別是小數加整數以及小數減整數。
引導:用豎式計算這兩道題時,必須讓數位對齊。可參與運算的其中一個沒有小數點怎么辦!這就要求我們將整數“8”看成小數“8.0”。
3.回顧反思
通過前面的學習探索,我們明確了筆算小數加、減法或整數加、減法時,都要把相同計數單位上的數對齊,都要從最低位算起,相加滿十向前一位進一,不夠減時都要從前一位借一當十。
小結: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特別注意把小數點對齊;要對著橫線上的小數點在得數里點小數點;計算結果盡量要化簡。
指導完成練習八第1-3題。
1.指名學生板演并說說計算思路。
2.師生共同訂正。明確錯誤原因。
3.學生小結計算訓練的收獲。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筆算小數加、減法。練習了兩個小數相加、減;小數與整數相加、減。明確了用豎式計算時認真細心很重要。一要數位(小數點)對齊。二要謹記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滿十進一、借一當十。三要小數加、減的計算結果能化簡的化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