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華 蔡成恩
《春之聲圓舞曲》
《蝙蝠》的成功,讓小約翰·施特勞斯興奮不已。由此,他步入了輕歌劇創作的高峰。之后的幾年里,他連續創作了《威尼斯之夜》《吉普賽男爵》等共計16部輕歌劇作品。
1883年2月,年近花甲的小約翰·施特勞斯來到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參加他新創作的輕歌劇《愉快的戰爭》的首演儀式,并親自指揮了首演的演出。
第二天,有人安排小約翰·施特勞斯會見匈牙利文學泰斗約考伊,這次的會見給雙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幾天后,約考伊邀請小約翰·施特勞斯到一個貴族家庭參加晚宴。或許是主人的有意安排,年已71歲的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也到了現場。
晚宴后,在眾人的提議下,李斯特先演奏了自己創作的《匈牙利狂想曲》,隨后又和女主人共同表演了四手聯彈,精彩的演奏博得了熱烈的掌聲。
小約翰·施特勞斯來到鋼琴前,望著窗外皎潔的月光,他想起了遙遠的故鄉,此刻的維也納應該是冰雪消融,萬物復蘇的景象,一幅初春的美景浮現在他的眼前。他樂思泉涌,即興演奏了一首圓舞曲。
就在這天夜里,極度興奮的小約翰·施特勞斯徹夜未眠。他不停地敲擊著琴鍵,整整一夜,那首極具青春氣息的《春之聲圓舞曲》誕生了。德國作曲家理查·格涅聽到《春之聲圓舞曲》的旋律,感慨萬千,隨即為它填了詞。
2月27日,《春之聲圓舞曲》搬上了布達佩斯的舞臺。《春之聲圓舞曲》成為小約翰·施特勞斯繼《藍色多瑙河》之后,又一部享譽世界的作品。
最后的演出
1892年起,嚴重的風濕病折磨著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身軀。每年的夏季,他都要來到伊施爾溫泉度夏,也很少進行創作和登臺演出了。
1899年5月22日,是奧地利傳統的圣母升天節,古斯塔夫·馬勒特意在宮廷劇院安排了一場《蝙蝠》的演出,因小約翰· 施特勞斯從未在宮廷劇院指揮過,馬勒特意邀請小約翰· 施特勞斯親自指揮。
74歲高齡的小約翰·施特勞斯已是力不從心,他僅僅指揮了序曲,便已大汗淋漓。邁出劇院,他想放松一下演出帶來的疲勞,徒步向家走去。
5月的維也納,紫丁香、金合花的芳香四處洋溢,街道兩旁的七葉樹也開滿了白色的花朵,小約翰·施特勞斯漫步在這綠蔭樹下,貪婪地吸吮著怡人的氣息……
就是這天晚上,他感冒了,還發高燒。一連幾天,他披上厚厚的罩袍,一面打著寒噤,一面為他的第一部芭蕾舞劇《灰姑娘》譜曲。最后,他累倒在了床上。
6月1日,小約翰·施特勞斯已經昏迷不醒,開始說胡話了。3日一大早,他突然從床上坐起來,費勁地喘息著,一邊喘氣一邊哼著兒歌:“小朋友,我的小朋友,現在我們只得分手了……無論艷陽多么明媚,終也有下山的時候……”下午4時15分,小約翰·施特勞斯安詳地躺在他第二位妻子阿黛勒的懷里與世長辭。
弱音組成的訃告
當天下午,維也納公園里,正在舉行音樂會,人們群情激昂,紛紛被小約翰·施特勞斯優美的旋律所陶醉。
這時,宮廷劇院的一位工作人員走上舞臺,他附在指揮的耳旁說了些什么……指揮沉默片刻,什么也沒說,他示意第一小提琴手給樂器加上弱音器。輕柔徐緩的《藍色多瑙河》驟然響起,聽眾頓時從音樂中聽出了一種異樣的感覺。很快,人群中傳開了悲哀的消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在一個小時前逝世了。
6日中午,維也納10萬市民自發地參加了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葬禮。一位身穿古代西班牙服裝、騎著黑馬的傳令官行在隊列的前面。他手持黑色的王杖,后面是6輛黑馬牽引的花車,車上載著161個花圈,由8匹黑馬牽引的靈車,緩緩駛過維也納的中央大街,車頂上放著的王冠表明,死者是一位極為受人愛戴的人。
維也納市長盧埃格爾致悼詞:“小約翰·施特勞斯不僅是全維也納人的首席小提琴手,還是奧地利人們心目中一座偉大的豐碑,是奧地利的一座永恒的寶庫。”小約翰·施特勞斯的遺體被安放在維也納中央公墓另一位著名音樂家勃拉姆斯的墳墓旁邊。
1921年6月的一個星期六,小約翰·施特勞斯紀念碑在維也納的城市公園揭幕。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在指揮家阿圖爾·尼基什的指揮下,再次演奏了小約翰·施特勞斯那首風靡世界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