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
之前,我已給大家介紹了“初唐四杰”,本周,再來和大家說說陳子昂。他跟“四杰”的關系,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關系。如果說“四杰”是最早向唐初文壇大行其道的只重形式不重內容、“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的齊梁文風,發起沖擊的人,那陳子昂就是最后將齊梁文風徹底打倒,同時迎來了以“風骨”、“氣象”而著稱的盛唐詩時代的人。
是故李白稱他為“麟鳳”,韓愈說他“始高蹈”,劉克莊說他“首倡高雅沖淡之音,一掃六代之纖弱”,朱熹說他“其旨幽邃,音節豪宕,非當世詞人所及”……
又,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說他:
沈宋橫馳翰墨場,風流初不廢齊梁。
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而最近出版的一本《陳子昂傳》的作者吳因易教授更稱他是“唐詩之祖”。
陳子昂,字伯玉,顯慶四年(公元659年)生,梓州射洪(今四川遂寧射洪)人。陳家是當地的望族,其家老祖可追溯到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陳平。他的父親名叫陳元敬,史書上說他“即習儒業,兼采百家之說,輕財好施,慷慨任俠”,嘗“一朝散萬鐘之粟”,賑濟受災的群眾,乃至出現了“遠近歸之,若龜魚之赴淵”的情況。這對于年少的陳子昂來說,影響無疑是巨大的,也為他后來傳奇的一生埋下了伏筆。
與“初唐四杰”不一樣,“四杰”小時候,都是遠近聞名的神童,十來歲,就都文名滿天下了。而陳子昂小時候,卻不喜讀書,“少好縱橫術,游楚復游燕”、“馳俠使氣,年十七八未知書”,也就是說,是個不學無術,還一天到晚四處惹事生非的紈绔子弟,用現在的話講,就是一個“問題少年”。
后來,一種說法是:因為他打傷了人,虧得他家有錢,上下打點,才沒被抓去坐牢,使他受了刺激;一種說法是:因為他有一天和幾個跟他一樣整天游手好閑的小兄弟去縣學玩,聽到學子們的讀書聲,頓覺羞愧難當。總之是有一天,他突然就改好了,從此閉門謝客,深鉆經史。不幾年,就已學涉百家,成為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但他又不是一個死讀書、讀死書的人。當年,其家老祖陳平,雖書讀得不多,卻是一個極聰明的人,不僅深諳王霸之術,還特別擅于出奇制勝,漢高祖打江山和坐江山的時候,乃至漢高祖死后,在平定諸目的過程中,他都是建有大功的。從陳平到陳子昂,別看已傳了二十八代,但陳子昂血管里流的血和其老祖血管里流的血,還是一樣的。其在讀書的過程中,尤于歷代興亡之本、治國安邦之術最為上心。
中國讀書人的理想,大約都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但是怎么個“貨”法呢?最直接的,就是“學而優則仕”。陳子昂也不例外。
調露元年(公元679年),20歲的陳子昂,覺得自己書已讀得差不多了,就離開了家鄉,來到長安,先在太學進修了幾個月(也不知上的是不是一個考前輔導班),然后又趕到東都洛陽,參加了進士考試,結果卻落榜了。這次科場失意,對他無疑是個不小的打擊。那個月明星稀的夜晚,黯然走在回鄉路上的陳子昂,投宿于長江邊一個小客棧里,望著月下的江流,聽著嶺上的猿聲,初識愁滋味的少年,夜不能寐,提筆寫下一酋五言排律《宿空舲峽(也作崆嶺峽)青樹郵浦》:
的的明月水,啾啾寒夜猿。
客愁浩方亂,洲浦寂無喧。
憶作千金子,寧知九逝魂。
虛聞事朱闕,結綬騖華軒。
委別高堂夢,窺覦明主恩。
今成轉蓬去,嘆息復何言。
陳子昂回到家鄉以后,又閉門苦讀起來。
永淳元年(公元682年),24歲的陳子昂再到東都洛陽,參加進士考試,卻又一次落第。但這一次落第,他沒把原因歸咎于自己的學問不足、發揮不好,而是歸咎于了考官們的有眼無珠和趨炎附勢。因為很多不如他的人,就因為有背景(這個背景倒不一定是指家世。之前,我們曾多次提到過,唐朝的學子,在參加科舉考試前,都會帶著自己寫的一些詩文,去拜見一些在官場或在文壇有一定影響力的人,因為一旦受到這些人的褒獎,那對考上進士,是十分有幫助的,這其實是一種自我營銷的方式),都考中了進士。
在此之前,陳子昂并不是不知道“干謁”的重要。但一來他心高氣傲,二來他在洛陽也不認識什么大官,所以也就沒去做這個事。
但是現在,他卻不能不去想這個事了。因為這個事不做,他很可能這輩子也別想考中進士了。考不中進士,就無法做官,做不了官,那自己的一腔抱負叉如何施展?
可是,怎么才能把自己推銷出去呢?很陜他就得到了一個機會——
一日,陳子昂帶著一個書童,在洛陽城中閑逛,忽見路邊圍著一群人。他擠進去一看,只見人群中坐著一個賣胡琴的人。那人的手里舉著一把琴,看樣子十分一般,但要價卻高得離譜,竟然要一百萬錢!圍觀的人全都議論紛紛,覺得這個人是個瘋子。
陳子昂突然靈機一動,突然高聲叫道:“這琴,我買了!”隨后,就叫跟在他身后的書童,馬上回到他們的處住,雇一輛車,運一千湣銅錢過來。古時,一湣為一千錢。其實,這個有點不合理,他就是再有錢,來洛陽參加考試,完全沒有可能隨身攜帶這么多銅錢,但書上就是這么說的:“輦千緡市之”。當書童把錢取來后,他就把錢全都交給了那個賣琴的人,然后,便把琴接了過來。
這系列操作下來,圍觀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忙問他此琴到底有何特別之處,竟然值這么多錢。他朗聲說道:“我非常善于演奏這種樂器,這把琴的確是把好琴,它能奏出如同仙樂一樣的聲音。你們看不出來,但我豈能不識?”
“那你能不能為我們演奏一曲呢?”有人說道。
“當然可以,不過此處不是演奏之所,如果你們想聽,就明天到我住是宣陽里來吧,我給大家演奏。”說完,他就轉身走了。
陳子昂,一個落第書生,用一百萬錢買了把胡琴這事,很陜就傳遍了洛陽。第二天一大早,在他下榻的宣陽里客棧,人頭攢動,很多洛陽的名流也都趕了來。大家都想聽一聽這把價值一百萬錢的胡琴到底能發出什么樣聲音來,也想見一見這位一擲千金的貴公子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