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飛楊,倪振輝,王喆,凌征冬,黃國波,鄒積祥
?
智能花草養護裝置*
蒲飛楊,倪振輝,王喆,凌征冬,黃國波,鄒積祥
(武漢理工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針對家庭花草智能養護,利用傳感器的各項功能研發出一種可行性強、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裝置,主要功能為家庭盆栽智能護理,當用戶長時間外出、工作繁忙無時間打理時,對花草進行智能養護。通過傳感器檢測植物土壤溫濕度、光照強度等,反饋回系統控制中心,做出判斷后給予合理的操作,如自動澆水、提高溫度和給予光照等。裝置功能多樣化,可自動控制植物對光照和水分的攝取,利用傳感器進行反饋、自動調節、智能化控制,還有缺水自動檢測保護和提醒的功能。
家庭花草;傳感器檢測;自動控制;智能養護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在家里養盆栽可以陶冶情操,豐富生活,同時空氣也會變得清新,因此養盆栽逐漸成為一種潮流。
盆栽水量是否適時適量、接收的光照是否能適時適量是養花成敗的關鍵。因此,我們想通過設計一種集土壤濕度、空氣溫度、光照度監測、自動澆水、自動補光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花草養護裝置,讓家庭盆栽在人們無暇照顧時也能得到精心照料,同時此裝置還可以通過用戶手機APP遠程查看盆栽生長情況并且實施遠程控制。
通過濕度傳感器監測土壤濕度,利用傳感器顯示的數值與盆栽所需土壤濕度對比,小于所需數值則啟動自動澆水設備,打開水管閥門,及時供應水分;當達到預先設置的濕度值時,自動關閉閥門,停止供水。此功能能夠時刻讓盆栽處于適宜的濕度,既不會因為澆水過多導致盆栽死亡,也不會因為缺水而干死。
通過光電式傳感器及時感知外界光照強度,對盆栽做出一定的補光措施。系統內置一套補光系統,針對不同的植株,設定一定的光照強度值,通過調節燈光亮度以及補光時長來調控補充光照的多少。當外界光照不足時,進行補光,最終達到額定值時,關閉光源停止補光;當外界光照充足時,自動關閉光源,光照強度由系統控制。并且通過額定的光照強度,使之產熱,可以使植株維持在一定的溫度,讓植株正常生長。
裝置外部裝有一個攝像頭,可以對盆栽進行攝像監控,并且及時將數據通過互聯網上傳到用戶APP客戶端。用戶可以下載相匹配的APP軟件,通過互聯網,接收裝置傳過來的數據,即使身處異地,也可以實時看到盆栽的生長狀況,如果用戶需要,也可以通過手機APP遠程控制裝置,對盆栽進行澆水或者補光操作。
運用SolidWorks三維建模軟件,對本裝置進行整體結構的大致設計,如圖1所示。

1—水槽;2—控制部分;3—伸縮桿結構;4—電機;5—補光燈具。
箱體整體結構尺寸為500 mm×300 mm×800 mm,數字1為水槽,由于水槽較重,為了降低裝置重心,增加裝置的穩定性,因此將水槽置于裝置的最下部分,水槽可以取出,需要加水時,可以人工添加。水槽接出一根水管,插入盆栽土壤之中,通過系統自動控制閥門,來實現盆栽的自動供水;數字2為裝置的控制部分,主要是來放置內部的電路板、電線等相關電子儀器,顯示屏可以放置在2的正前面(未畫出),方便用戶進行操作,設置相應參數。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濺到2中,引發裝置發生短路,因此在1和2之間安裝隔板,起到隔斷的作用。
如圖1中數字3部分所示,伸縮桿為平行四邊形式結構(也可用圓柱形),總長大約為1 m,由粗桿和細桿兩部分組成,每部分長0.5 m左右。箱體2和伸縮桿3之間的連接部分可以使用棘輪機構,當需要將燈調高的時候,可以將伸縮桿往后拉,并且將伸縮桿拉長,由于棘輪的自動卡死功能,伸縮桿無法后退,需要后退的時候,可以按住棘輪的特定按鈕,使棘輪倒回,并且配合伸縮桿的伸長縮短功能,可以完美地實現燈的高度調節功能。
如圖1中數字4和數字5所示,數字4部分為一小型電機,可以實現360°旋轉功能,電機和燈具5通過連接軸連接。燈泡偏心安裝在燈具的邊緣部分,當電機轉動的時候,帶動燈泡進行360°旋轉,對盆栽進行光照。之所以設計為偏心結構,是因為當燈泡旋轉的時候,可以對盆栽各個角度進行充分光照,保證盆栽受光均勻,使其良好生長并且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系統總結構如圖2所示。本系統由控制模塊、傳感器模塊、通訊模塊、燈光模塊、澆水模塊和顯示器組成。傳感器模塊有土壤濕度傳感器、空氣溫濕度傳感器、光照強度傳感器。土壤濕度傳感器使用YL69模塊,直接插入土壤中,檢測得到電壓(電流)信號并反饋到D/A轉換模塊,再將所得土壤濕度數值傳輸到控制模塊;空氣溫濕度傳感器使用DHT11模塊,置于空氣中,檢測得到溫濕度數值直接傳回控制模塊;光照強度傳感器采用GY-30光照傳感器,采用先進光電轉換模塊,將光照強度值轉化為電壓值,再將數據傳送回控制模塊。
燈光為植物生長燈,可根據植物需求變換不同波長的光照,燈泡位置固定,燈具可旋轉,可以對植株進行360°照射;通訊模塊由系統WiFi模塊、手機端APP組成,WiFi模塊無線連接手機后可傳輸盆栽各項信息數據以及系統工作狀態,手機端設計控制界面,可遠程控制澆花系統;澆水模塊由繼電器、水泵組成,可對土壤進行澆水;顯示器可顯示傳感器反饋的數據。
控制模塊是由單片機控制的系統,通過編程控制,對各個傳感器反饋的信號進行分析比較,各項數據都設定一定數值范圍,而且可以通過外部調整來進行相應操作。

圖2 系統總示意圖
智能控制利用傳感器將采集到的數據轉變為有用信號,傳感器由敏感元件、轉換元件以及相對應的電子電路共同構成,在使用過程中直接響應于被測物理量并且產生可用的信號。本系統溫濕度傳感器采用YL-69土壤濕度傳感器,濕度測量范圍為0.01~0.99 RH,分辨率為0.5 %RH,正常使用電壓為3.3~5 V,獲取濕度信息的方式有2種且可同時使用,分別是:①從傳感器的D0引腳。土壤濕度大于某個閾值,則D0輸出0,否則輸出1(多用于濕度閥值控制開關)。②從傳感器的A0引腳。土壤濕度越大,獲取的模擬量值越大(多用于顯示實時濕度值)。YL-69傳感器檢測到外界環境土壤濕度,先經過放大電路后,由A/D轉化為數字信號送入單片機處理,與設定的濕度進行比較,然后命令執行機構采取相對應的措施,同時連接WiFi模塊,向APP軟件輸送數據并接收其指令。
光照強度傳感器選用GY-30數字光強度檢測模塊,光照強度檢測范圍0~65 535 Lux,正常工作電壓3~5 V,傳感器內置16 bitAD轉換器,直接數字輸出,接近于視覺靈敏度的分光特性,可對廣泛的亮度進行1 Lux的高精度測定。針對不同的植株,設定一定的光照強度值,由引腳輸出的電流信號經過驅動電路的放大,與設定值進行比較,通過控制繼電器的啟閉來控制LED植物生長燈的開關。當外界光照不足時,使之補光,最終達到額定值;當外界光照充足時,自動關閉光源,光照強度由系統控制。通過額定的光照強度,使之產熱,可以使植物維持在一定的溫度,讓植物正常生長。
輸出顯示部分采用常用的LCD1602液晶顯示屏進行人機交互界面的顯示控制,它具有體積小、超薄輕便、功耗低和顯示內容豐富等優點。顯示容量為16×2個字符,芯片工作電壓為4.5~5.5 V,工作電流為2.0 mA/5.0V,模塊最佳工作電壓為5.0 V,字符尺寸為2.95 mm×4.35 mm(×)。管腳電源直接接在5 V電源上,方便1602的輸入端直接與Arduino的I/O進行并行數據傳送。
WiFi模塊與單片機系統連接在一起且WiFi模塊工作在STA模式下,借助服務器和無線路由器的支持,將WiFi模塊的MAC地址綁定在服務器中,這樣整個互聯網中服務器相當于一個路由器,智能終端只要在網絡(2G/3G/4G/WiFi)的支持下,即可實現無線遠程控制單片機引腳輸出高電平或低電平,通過控制繼電器的通斷實現澆水和補光動作。
為了使澆花系統中的各種硬件設備正常運行,對澆花過程進行實時測控和管理,還需要一套相應的軟件系統來支持。軟件系統包括定時程序、報警程序、監控程序及主程序。主程序的流程如圖3所示。
利用安卓開發平臺設計用以控制的APP,用安卓socket編程實現TCP/IP數據通信,將APP安裝到移動端后,通過地址找到并連接到設備,從而實現通信。APP具有顯示土壤溫濕度的作用,這時,單片機將從傳感器收集的溫濕度信息通過串口通信方式傳輸給WiFi模塊,WiFi模塊通過無線通信將信息傳到APP端,從而在APP上顯示出來。

圖3 系統軟件流程圖
連接后,可打開APP端溫濕度、光照強度等信息頁面,當在APP端有相應操作時,APP端會將控制量發送到WiFi模塊,WiFi模塊通過串口通信方式與單片機進行數據傳送,從而使單片機I/O口輸出不同的電平狀態,并控制水泵的啟停及植物生長燈的亮滅。
本裝置利用溫濕度傳感器對花草生長土壤的溫濕度檢測,實現24 h檢測,且考慮到光照對花草的重要作用,本裝置利用光學原理,采用先進的光電轉換技術,由微電腦控制光學感應系統,能夠感應及判斷環境光線的亮度變化,自動控制補光燈的開啟光閉。裝置簡單,成本低廉,相比于現有的澆花裝置,此裝置的功能更全面、強大,可適用于家庭、辦公室等場所,適用性強,安全性高,所以應用前景廣闊。
[1]王李冬,安康,徐瑋,等.單片機與物聯網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
[2]吳險峰.51單片機項目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
[3]劉國柱,杜軍威.Android程序設計與開發[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2095-6835(2019)05-0108-03
S68
A
10.15913/j.cnki.kjycx.2019.05.108
蒲飛楊(1997—),男,四川綿陽人,研究方向為機械工程。
倪振輝(1995—),男,河南周口人,研究方向為機械工程。
武漢理工大學自主創新研究基金項目(編號:2018-JD-B1-11)
〔編輯:嚴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