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暉 恩施廣播電視臺
新聞是我們對國家大事進行推廣的一種主要方式。在如今科技發達的社會,要想讓電視新聞欄目的發展能夠穩步向前,還是要對當前的發展趨勢有所了解。進而改變原有的方式,在不斷的創新中進行自我完善。久而久之,就能夠得到更多觀眾的支持和厚愛,真正地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當前地融媒體時代,手機和網絡上的很多信息都深深吸引了很多的群眾,比如:微博、微信等等。它們通常為了吸引更多的讀者,采用各式各樣的標題來進行信息的推送。而新聞欄目則不同,它所報道的新聞大多都是千篇一律,沒有一點新意。時間一長,觀眾就會失去興趣。新聞講究的是其真實性,但是很多新聞欄目為博人眼球而對其新聞內容夸張化,甚至黑化。比如:“紙箱餡包子”事件等等。這樣的行為嚴重違背了新聞最真實的特性,無法真正發揮電視輿論監督新聞欄目的真正意義。現如今,我們已經得融媒體將在2020年真正實現全覆蓋,這樣就意味著,如果電視新聞欄目不做出改變的話,它將逐漸被群眾所淘汰,將越來越不受重視。因此,我們就要對其電視輿論監督新聞欄目采取相應的發展策略。
做新聞我們還要保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它是我們做新聞的根本。無論時代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都要崇尚真實。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人的一面之詞或者一篇文章的夸夸其談就直接判定其結果。雖然一些夸大的新聞能夠博人眼球,但是其內容終究不是真實的,這些報道最終會被觀眾所摒棄。因此,我們在報道新聞的時候,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確保報道的內容是客觀的,不帶有個人色彩的。在報道內容的選擇上,也要更加貼近生活。不僅報道國家大事,還要對市井生活中的小事加以關注。久而久之,觀眾不僅對其報道新聞的真實性感到滿意,還能基本上滿足觀眾的需求。
在當前的社會上出現過很多思想偏激的人對社會進行報復的行為。他們大多都是自身利益受到損害或者生活上得不到滿足,而產生不滿的情緒。這類人往往會產生不公平的情緒,對大眾進行一些思想上的誤導、散播謠言等等。在這種關鍵的時候,新聞媒體就需要正確處理這類事件,將這些社會輿論進行正確的引導,確保人民群眾不會受此侵擾。與此同時,新聞在報道的過程中還要對這些不正當的作風進行披露,并且警示觀眾要做個正直的人。在違法處理上,政府要做到一視同仁。通常情況下,明星作為公眾人物,往往會對人們帶來一定的影響。而有些明星吸毒、偷稅等不正當的行為就要對其錯誤進行批判,避免出群眾模仿的行為發生。舉個例子來說,《關注》這個欄目對某企業的污水排放問題進行報道,之后該事件受到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關注,對附近田地的污染進行彌補,也讓企業受到一定的處罰,真正明白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隨之,該欄目的收視率也因此有所提升。總的來說,在其輿論監督方式方法上,要公正處理問題,并且秉持真理,給人們帶來更加積極、正面的作用。
有些新聞欄目不同于央視新聞聯播,其局限性比較大。要想讓收視率等方面有所提高,還是要在選材上、報道方式上下功夫。要想得到更多的關注,就需要我們在選材上更加親近于我們的群眾生活,從小事做起。相關負責人要引導新聞選材者對其群眾的需求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群眾也很容易接受。除此以外,還可以將一些與我們群眾有共鳴的國外新聞進行一定的挖掘,讓群眾在觀看新聞的同時也能反思自己。比如,《第一時間》欄目,不追隨主流,報道了關于孤寡老人和老年公寓的問題,直接體現出了當前相關部門對該工作不夠重視的現象。對老人的權益進行維護工作,也呼吁更多的人去關愛他們。總之,我們在挖掘新聞的時候,要突破之前新聞的局限,將其新聞選材更好的貼近人們的生活,這樣才更有利于其價值的體現。
創新是任何一個欄目不可缺少的意識,通過創新才能更加順應時代的發展、更加滿足群眾的需求。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欄目的創新就可以通過合作來進行。現如今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就是很好的一種方式。新聞欄目可以將相關的新聞內容投放到微信公眾號上,或者在公眾號上與群眾進行互動,在聽取群眾建議的時候,選取一些可行的建議進行一定的改進。這樣不僅讓播出的新聞更加滿足群眾的需求,還能讓自身的收視率大大提高。久而久之,整體新聞欄目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比如:在《焦點訪談》節目中,就講述了領導階層的人為了自己的政績而強迫群眾去獻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能夠正確認識當前領導階層的腐敗現象。將他們的丑惡嘴臉暴露出來,讓群眾更好的發現他們的真實面貌。這樣的新聞更能與群眾有心與心的感應,能夠讓群眾在觀看的重視有更多的共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整體欄目收視率的有效提高。
總而言之,在融媒體時代,要想讓電視輿論監督類新聞欄目更好地開展。不僅需要對當前新聞欄目的發展趨勢了解清楚,還要不忘初心、秉持最初地理念做新聞。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新聞欄目進行一定的創新,真正改變當前的現狀,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