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凡 阿壩師范學院
國產經典IP,泛指那些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具有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受眾對象,并且在文化認同度上獲得高關注度、并產生過廣泛影響的精神文明成果。它可以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經典故事,一種經典形象,甚至一句膾炙人口的話語。換句話說,只要其具有一定的受眾基礎,可以開發、演繹成數字產品的都可以稱為國產經典IP。
2011年,騰訊高層創先提出以IP打造中國動畫電影為核心的“泛娛樂”構思。這也是整個行業內首次提出“泛娛樂”的概念。2012年的時候,則正式宣布推出泛娛樂戰略。在當時,該戰略的核心還只是依托IP授權,在游戲運營與網絡平臺方面的商業合作。2013年,該戰略進行了實體業務的升級運營,把動漫從游戲中分離出來,成為單獨的運營平臺。同時成立了騰訊文學實體業務平臺。2014年,騰訊互娛正式成立,對泛娛樂戰略作出了全新闡述,定義為基于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多領域共生,打造明星IP的粉絲經濟"。2015年,騰訊高層在全國兩會提出未來幾年"泛娛樂"發展的趨勢將以優質IP為軸心、多種互動娛樂內容形態協同發展。同時提出我國的文化產業的發展應深度挖掘 IP的價值,系統性地綜合開發這些IP產業。實現IP的多角度開發,使IP的價值得到真正的重視和體現。2016年,泛娛樂逐步成為騰訊在“互聯網+文創產業”領域進行探索的基礎思維,騰訊互娛以作品和IP為核心,大力推動業務的共融,積極構建活躍的內容生態。2017年,以騰訊為代表的泛娛樂業務實踐帶來了UGC(由原來的以下載為主變成下載和上傳并重)的大爆發,泛娛樂已毫無疑問成了文化領域中最受關注的商業模式。2018年,泛娛樂升級為新文創。開啟了更加強調文化價值,利用“科技+文化”融合創新,打造中國特色文化IP之路。“新文創”是騰訊在文化維度上的一次全新戰略思考,這種思考是基于騰訊關于互聯網與移動媒體時代文化產業發展中一種更加系統的發展思維,即通過廣泛的主體連接,推動文化價值和產業價值的互相賦能,從而實現高效的數字文化生產與IP構建。是騰訊在7年的“泛娛樂”基礎上的進一步升級。
1.劇本荒
互聯網技術在多領域的應用與智能手機的普及使用促進大眾傳媒與數字平臺的進一步融合。各大文化傳媒公司紛紛進軍各個領域的數字平臺。互聯網與游戲、動漫、文學、影視、音樂等文化領域的創作、傳播及其產業均有了快速發展。在這種形勢下,原創的、高品質的劇本不足,無法滿足各大影視傳媒公司拍攝新劇的要求,所以通過新角度改編的文學經典或有較大影響的文學作品成為劇本的一大來源。
2.一劇兩星
2015年1月1日,廣電總局將對衛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電視劇播出方式進行調整。具體內容包括:同一部電視劇在每晚黃金時間最多只能同時在兩家綜合頻道播出,同一部電視劇在衛視綜合頻道每晚黃金時段播出不得超過二集。這一政策進一步均衡、優化了衛視綜合頻道節目資源構成。但是對于電視臺來說,為保障收視率,必須優中選優,選擇制作更加精良的電視劇。對于電視劇制作單位來說,市場的萎縮,必須確保選擇好的劇本,減少投資風險,才能付諸實踐。
3.粉絲效應經濟
電視臺之間為了爭奪優質資源,互相競價,電視劇的首播權水漲船高。高額的成本,使得一些電視臺也不敢輕易嘗試原創制作。擁有大量粉絲基礎的經典IP改編成的影視劇成為了電視臺的“新寵”。經典IP自帶的粉絲效應,具有天然的受眾優勢,可以制造大量的話題,引發關注度,獲得好的前期宣傳效果,極大地保障了投資回報比率的穩定,降低了投資商的風險。
國產經典IP改編熱是后現代多元文化發展期的一個重要形式。后現代文化消解了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界限,更加推崇人人都可享受的雅俗不分、亦雅亦俗的文化。它建立在高度發達富裕的經濟生活基礎之上,深受資本與商品邏輯支配,具有高度商品化。生長于信息社會條件下,與大眾傳媒相聯系,以大眾閑暇為消費條件,進行文化的批量復制。后現代文化時代的特點,決定了經典文化的傳播不再是傳統的原典傳播,而是通過改編產生的異質傳播。通過對經典的多維度解構以滿足當前大眾消費欲望。
復旦大學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周斌教授在其《關于文學經典IP改編與傳播的若干斷想》中指出文學經典IP的改編有助于擴大原著的影響,是對影視劇原創的補充和拓展,他提倡經典正說,避免碎片化改編,重視多次開發,加強多元傳播。周教授的論斷,雖然是以文學經典IP為研究對象,但是,對我們在泛娛樂與新文創的轉換與升級過程對整個國產經典的IP劇改編與傳播的研究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國產經典,有兩個重要的文化因子,一個是國產,另一個就是經典。簡單的幾個字,卻包含了本質的東西。國產影視劇的受眾對象最初的定位是面向本土居民。傳統文化的延續,雖然歷經波折,但是不可否認,當代絕大多數國人骨子都是有民族情節的,這種民族情節是與中國傳統文化想暗合的。19年上映的科幻電影《流浪星球》之所以獲得巨大成功,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其想象大膽的“中國式救援計劃”,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中“安土重遷”的濃烈情感和對故鄉親人的深切思念。這種精神內核與西方文化傳達的價值觀是截然不同的。
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是因為它不因時間流逝,而磨滅在觀者心中的美好形象,它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精神符號。當前生活節奏的加快與網絡平臺快速的傳播,衍生出了快餐文化,既缺乏內涵,也不可能體現和代表主流。它只是這個時代的過客,而經典就比如我們的靈魂家園。我們這一代人中一部分人因為獵奇心理,恰恰是分不清過客與家的本質區別,對過客趨之若鶩,對家嗤之以鼻。或者成為了過客與家園矛盾的結合體。
縱觀現代各大電視平臺,一部劇的熱播,必然帶動同類題材劇的上映。今年上映的《延禧攻略》、《如懿傳》、《扶搖》、《獨孤天下》等古裝女性勵志電視劇,從劇情傳達的中心思想,無非是平凡低層少女歷經磨難披荊斬棘,走向權力巔峰的故事。其傳達的價值觀真的就如同它們的制片人所宣揚的是傳遞現代社會所崇尚的女性價值觀?這個問題,我們不用急的去討論,時間是最好的佐證。
藝術的本質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是指富有創造性的方式,形狀獨特而美觀。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國產經典的電視劇的改編和播出本來就屬于一種藝術范疇,所以在翻拍的同時,是不是應該站在貼合藝術的本質角度去進行藝術表現?貼近當代不同群體的生活,去關注他們的喜怒哀樂,將其提升到精神文化水平,進行經典的現代演繹,這樣才能更受觀眾歡迎。
在 IP 劇改編熱潮現象的推動下,國產影視劇的運營初步形成了一套產業鏈。產業鏈的上游是以自帶流量IP為代表的版權交易,中游是IP的劇本改編與數字化的呈現,下游為附屬衍生品的開發與IP的多重變現,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在拓寬IP的市場交換之路,獲取最大的利益空間。在 IP 產業運營方面,國內騰訊產業鏈運營模式處于行業領先,其對自身文化品牌的定位與發展策略,值得其他文化傳媒類企業學習和借鑒。
1.成立精英團隊,在IP資源的選擇上精準定位,確定有價值的IP資源進行儲備,并進行長期性開發,通過大數據對受眾對象進行趣好分析,并針對其特性開發對應需求產品,變被動于主動,擴大消費空間。
2.以市場需求為研究對象,選擇適合時代發展脈絡的IP資源改編成數字產品,尋求后續產業鏈的開發,本著恪守從業者職業道德的理想追求,專注于作品的改編同時、更加注重經典IP內容的重塑與創新、把握貫穿劇情的主線與分線,避免虎頭蛇尾等,進而提升原著 與表現當代精神的有機融合,避免照搬原著與其碎片化呈現,真正的表現出經典IP 的價值,獲得市場與觀眾的認可。提升其社會、文化經濟價值。
3.借助國家大力推崇“互聯網+”模式的東風,圍繞以打造優質IP為核心,推行向全產業鏈和全平臺領域滲透的IP運營模式。與產品設計研發公司多方面合作,開發出一系列基于這些IP資源衍生品,利用互聯網與實體平臺擴大營收市場,開創大規模產業鏈。成立海外研究中心,研究不同地域環境下的IP開發模式,吸取先進經驗,打造適合自身發展規律的IP產業鏈運營途徑。在未來的發展中,吸取傳統行業寶貴的發展經驗,將單純的依靠IP版權交易盈利升級為對外授權的模式發展。
IP 影視劇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短短幾年里,發展迅速,在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需要意識到部分IP 影視劇過分注重經濟效益,存在立意膚淺、傳達不良價值觀等問題,急需國家相關部門出臺更為強硬的法律法規,引導規范行業秩序,優化受眾的體驗環境,給予國產經典IP 影視劇發展的更大空間。隨著行業競爭激烈與運營成本的提高,現在許多文化傳媒公司將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作為發展方向,多方共同開發、分工合作、共同盈利、共謀發展的模式漸漸成為行業內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