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霞 威海市廣播電視臺
“海洋強國”時代,面向海洋、走向海洋、深耕海洋,已經成為我國當前發展的重大方向性戰略。黨的十九大提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1]。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兩會”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做出的“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指示要求,打造國際海洋會展名城。2018年6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東時說:“我們要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科研,一定要抓好。我們對海洋的認識在逐步的加強中,你們要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2]。威海,作為全國首屈一指的海洋漁業大市,承載總書記殷切期望,經略海洋、建設創新型海洋強市的步伐持續加快。2019年8月23日至8月25日,由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指導,休閑垂釣協會、中國太平洋學會、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主辦,威海市海洋發展局承辦的2019世界海洋休閑產業博覽會在威海市隆重開展。在這次規模宏大的海洋盛會的開幕式及各項高端論壇,需要播放介紹威海市海洋休閑產業的專題片。作為專題片的主要策劃、創作人員,筆者分兩步走開展工作。
電視專題片“追求歷史的、文化的和社會的價值”,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對事實和對真實自然的人、人性的高度尊重與揭示”。在《引領休閑 逐夢蔚藍》這部專題片的策劃中,嚴謹、求實的態度貫穿始終。海洋休閑產業作為14大海洋產業的一種,已經成為當前海洋經濟發展的新風口。從一位普通民眾的需求角度理解,海洋休閑包括哪些方面?如何來實現?按照 一般消費者的需求層級,首先要滿足口腹之欲。到威海吃海鮮,威海現代海洋牧場提供天生自然的眾多海產品,完全可以滿足這一需求。再是玩,威海各大海釣場、游艇出海等感官游樂契合這一層級的需求。最后上升到海洋文化、海洋文明層面,契合消費者精神層面的終極訴求。構思確定后,搭建起以“海上糧倉”——“釣具之都”——“游艇中心”——“海洋文化”四部分為主要節點的總體框架。在此基礎上搜索相關專業資料,以嚴謹求實的態度,充實起整部專題片的血肉。
“意境有如‘典型’一樣,如加以剖析就包含兩個方面:生活形象的客觀反映方面和藝術家情感思想的主觀創造方面,為了簡單起見,我們把前者叫做境的方面,后者叫做意的方面,意境是在這兩方面的有機統一中反映出來的客觀生活的本質真實。”[3]在《引領休閑 逐夢蔚藍》這部專題片創作中,在客觀框架搭建完成后,就需要創作者將“意”與“境”兩方面有機統一,從而反映出海洋休閑產業的“本質真實”。通俗來講,就是對客觀事實資料的二次加工,在文稿的修辭手法等方面進行再創作,融入更多美感。于是在專題片的片首,“山東半島最東端,中國大陸海上第一縷陽光照亮了這座海濱城市!這里,是“藍色休閑之都,世界宜居城市”——威海!”為整部專題片奠定了陽光、活力、美感兼具的海洋特色。接下來,對“海上糧倉”——“釣具之都”——“游艇中心”——“海洋文化”四部分進行藝術創作,分別用來四個“這里”作為引領文字。“這里,是中國最大的‘海上糧倉’!”。“這里,是中國最大的釣具制造基地!”“這里,是中國最大的船艇出口生產基地!”“這里,孕育傳承著中華五千年海洋文化!”大氣磅礴的統一修辭讓整部專題片充滿活力。
真實性、客觀性是電視專題片的生命;意境美則是電視專題片的藝術生命。其“意境”的產生是由多方面因素綜合而成的,諸如形象的真實、構思的完整、藝術的創新、細部的描寫、視聽諸元素的和諧統一等,都能影響到意境美的創造。“濃郁的情感是產生意境的基礎,電視片也像其他藝術作品一樣,其藝術的作用在于激發情緒,情感越是濃郁,越能激發觀眾的觀感,引起觀眾的藝術想象和聯想。”[4]在《引領休閑 逐夢蔚藍》這部專題片中,意境美的創作具體到每一處細節,如:“天海環錦,靜謐在北緯37°的黃金海域上”;“揮竿垂釣,揮灑著假日休閑的愜意”;“卓越品質,正引領著海洋生活新時尚”;“中國釣具之都威海,釣起了世界市場的’大魚’”;“卓越性能滿足您對遠航游釣的所有期待”;“躍動著現代海文化的韻律”;“浪尖之上飛揚著藍色夢想”等不一而足,成為整部專題片的繁星點點,激發起觀眾的思維想象和情感共鳴。
建立在客觀真實基礎上的“意境美”的塑造,讓整部專題片有數字但不枯燥,有事例但不呆板,讓觀眾在海韻風情的美感中如身臨其境,全身心享受蔚藍海洋的魅力。片尾處,契合當前海洋產業發展的行業前景,結合威海市城市特點,呼應2019世界海洋休閑產業博覽會主題,這樣寫道:“威海,一座與海一起呼吸的城市,向海圖強,律動時代強音!承載習近平總書記殷切期望,精致威海,筑夢蔚藍!威海,正闊步引領著海洋休閑產業的新時代!”完美契合了電視專題片的客觀真實特性和意境美的創作需求,達到了良好的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