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芳芳 中共秭歸縣委宣傳部
媒體融合是指將兩種不同的媒介形態“融合”從而形成一種新的媒介形態。如常見的電子雜志、網絡新聞等。這里所指的“媒體融合”是將報紙、電臺等傳統媒體行業與互聯網、移動手機等通過一定的方式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實現資源共享,集中處理,并將多種形式的信息通過網絡傳送給讀者。對于我們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媒體融合給他們的工作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從信息的來源到采訪與報道的形式和新聞發布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甚至在媒體融合的推動下,傳統媒體行業的人員已經轉向了新媒體行業。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給傳統的媒體行業帶了深遠的變革,對傳統媒體行業而言,它與現在的網絡融合形成了“網絡傳媒”。它的發展依托計算機與互聯網,在信息的傳播者與接收者完成信息交流與傳遞的功能。它與傳統媒體行業相比,具有交互性強、信息處理速度快、針對性強的優點。大眾可利用自己的移動終端隨時隨地的查閱自己想要的新聞信息。
網絡傳媒是依托互聯網而發展起來的,借助計算機它可以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的文字、視頻、音頻、圖片。這有效的加速了新聞傳播的速度,豐富了新聞的內容。網絡媒體的應用,可以節約一定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資源,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務,與傳統的媒體行業相比,信息的傳輸速度大大提升,用戶接受信息的速度越來越快。網絡媒體的出現,改變了信息傳遞的方式,從最初的電報、電話到現在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
在大多數人心中,新聞寫作比較嚴謹,寫作過程中形式比較單一,形式上需遵守固定的格式,選材范圍也比較的狹窄,寫作過程中多用說明與陳述。這種呆板的新聞寫作形式已經與網絡媒體的發展需要不相適應。
當前的新聞寫作形式趨向于多元化,寫作的篇幅不再遵循固定格式,篇幅相對比較靈活多樣,內容可長可短。針對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不同的興趣愛好,提供不同的服務。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加快,很少有人可以靜下心來認真閱讀篇幅較長的文章,他們更傾向于內容較短,文摘內容淺顯易懂,適合短時間內可以讀完的文章,網絡媒體出現恰好滿足了人們閱讀的需要。網絡媒體中新聞的撰寫要求具有層次感,即文章內容淺顯易懂,能夠滿足大多數讀者的閱讀需求;為吸引讀者的眼球,文風大多比較幽默,語言相對比較生動活潑,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新聞在寫作的過程中除了文字,還適量的增加了一些圖片、漫畫、視頻、動圖等,極大的增加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網絡新聞在寫作的過程中,為增加閱讀的趣味性,在寫作的過程中增加了眾多網民原創的詞匯,形成了一些網絡熱詞,如人民日報將“給力”這一網絡原創詞語寫入了新聞的標題當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網絡新聞的發展。
媒體融合時代,大眾獲取信息的途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電腦、手機客戶端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這種靈活多變,信息傳輸速度快,實效性很強的網絡新聞要求新聞創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作用一定的新聞寫作技巧。如新聞寫作需要遵守一定的實效性,網絡新聞雖然沒有固定的交稿日期,但是需要為用戶提供最新的新聞報道,為提高用戶的閱讀量。這就要求新聞創作者需要有一定的新聞敏感度,緊抓社會的熱點新聞,在寫作新聞標題時,要醒目具有吸引力,用明顯的字眼或者概括新聞的主要內容,讓讀者看到新聞標題時就能知道新聞的主要內容,達到吸引讀者的目的。
文章的寫作過程中要注意語言的錘煉,網絡媒體的到來,人們每天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信息,信息同質化比較嚴重,在手機客戶端輸入一個關鍵詞,會有很多條新聞,但作為讀者不知道哪條新聞對自己有用,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還得不到自己想要信息新聞編輯,為改變這一狀況,必須在寫作的過程中錘煉自己的語言,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文本。在寫作的過程中,語言盡量做到簡單快捷,簡明扼要的概括新聞的主要內容。能用圖片代替的用圖片代替。因此網絡媒體的新聞編輯在寫作的過程中就要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不斷提高自身的寫作素養,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斷提高的自己的寫作水平。
根據上文的敘述,新媒體融合的過程中實行了傳統紙媒巨變化,在一定方面促進的新聞寫作方法的變化,這對我們的新聞創作者而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需要新聞工作者不斷的創新,通過創新寫作更有吸引力的文章,在滿足讀者需要的前提下,推動網絡傳統的發展,也為網絡新聞的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